諸葛亮草船借箭:為何曹操寧願射光10萬支箭,都不曾用一支火箭?

2020年03月29日07:36:28 歷史 1025

草船借箭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經典故事,當年周瑜故意刁難諸葛亮,限他在十日之內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抬頭望天,他明知這是一條害人之計,卻還是淡定表示只需三天。結果,諸葛亮藉由大霧天氣和曹操多疑的性格,成功「借」到了十萬支箭,使周瑜啞口無言。可是,為何曹操寧願射光十萬支箭,也不曾射出一支火箭呢?難道是他考慮不周?

諸葛亮草船借箭:為何曹操寧願射光10萬支箭,都不曾用一支火箭? - 天天要聞

其實不然,諸葛亮十分聰明,他將出兵時間選在了凌晨4點左右,那時候大霧最濃,能見度極低。反觀曹操,他本就敏感多疑,見到如此大霧,料定諸葛亮定會有所作為,但為了安全起見,他還是選擇將營寨緊閉,同時做好防禦措施,防止敵人襲營。此外,曹操營寨內的士兵都穿戴好盔甲,隨時準備應戰。

諸葛亮草船借箭:為何曹操寧願射光10萬支箭,都不曾用一支火箭? - 天天要聞

當前方暗哨傳來諸葛亮船隻襲來的時候,曹操隔著濃霧,根本無法看清敵船,只能下令放箭,進行全方位打擊。不過,諸葛亮擔心的正是如此,他為了集中獲取箭矢,不停地大聲擂鼓,讓曹操可以大致判斷他的方位。眾所周知,當箭矢綁上帶火的布條之後,殺傷力會降低,而且射程也會變短,曹操為了不浪費箭矢,就沒打算使用火箭,此其一。

諸葛亮草船借箭:為何曹操寧願射光10萬支箭,都不曾用一支火箭? - 天天要聞

其二,在濃霧中使用火箭會暴露己方的位置,雙方在能見度極低的環境下作戰,誰先發現對方,誰就佔據優勢,曹操自然不會率先暴露方位。另外,由於曹操營寨的位置固定,他不確定敵船上是否有易燃易爆物,一旦射出火箭,儘管可以引燃敵船,但如果上面空無一人,而且筆直地向己方營寨一頭撞來,他的大營很可能會燒成一片火海,得不償失。

諸葛亮草船借箭:為何曹操寧願射光10萬支箭,都不曾用一支火箭? - 天天要聞

其三,火箭的造價昂貴,成本太高。三國時期,硫磺、火油是稀有材料,不像竹子、羽毛那麼廉價,不能隨意使用。更何況,由於事發突然,曹操也來不及讓將士們拿出火油、布條,再綁在箭頭上,一旦貽誤戰機,後果不堪設想。再者,好鋼用在刀刃上,在晴天使用火箭的效果,不知比霧天好了多少倍。

諸葛亮草船借箭:為何曹操寧願射光10萬支箭,都不曾用一支火箭? - 天天要聞

最後一點,曹操不喜歡採用火攻的方式獲勝。當年的曹丞相戰無不克、攻無不勝,擁兵百萬,大有席捲天下之勢。如果對付小小的孫劉聯軍都需要火攻,豈不讓世人笑掉大牙?更何況,諸葛亮才是玩火的高手,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火燒藤甲兵都是他的傑作。獲勝後,他自己都說玩火不好,容易折壽。

諸葛亮草船借箭:為何曹操寧願射光10萬支箭,都不曾用一支火箭? - 天天要聞

事實上,諸葛亮早就做好了防火措施。《北堂書抄》卷一百三十二記載:戰時,皆取船上布幔、布衣漬水中,積聚之,以助水淹。賊有火炬、火箭,以掩滅之也。違令者髡翦耳。由此得出結論,即使曹操使用火箭,也註定徒勞無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新華社原香港分社副社長、深圳市委原副書記秦文俊逝世,享年94歲 - 天天要聞

新華社原香港分社副社長、深圳市委原副書記秦文俊逝世,享年94歲

據《深圳特區報》報道,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新華社原香港分社副社長、深圳市委原副書記秦文俊同志(享受省部長級醫療待遇),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8日18時25分在深圳逝世,享年94歲。秦文俊,1932年5月生,湖北黃岡人。1949年7月在武漢中原大學政治學院學習並參加工作,1952年7月加...
甘於被「圍獵」,廣東韶關樂昌市政協原主席鄔賢有被開除黨籍 - 天天要聞

甘於被「圍獵」,廣東韶關樂昌市政協原主席鄔賢有被開除黨籍

據韶州清風消息:日前,經韶關市委批准,韶關市紀委監委對韶關樂昌市政協原主席鄔賢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經查,鄔賢有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無視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收受禮品;違背組織原則,在組織函詢時不如實說明問題;甘於被「圍獵」,將公權力當成謀取私利的工具,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工...
寧德市委書記調整 - 天天要聞

寧德市委書記調整

福建日報5月20日消息,日前,福建省委決定,張永寧同志任寧德市委書記。張永寧(資料圖)福建省委組織部5月13日發布任前公示公告。其中:張永寧,男,漢族,1967年10月生,大學,中共黨員,現任寧德市委副書記、市長,擬任設區市黨委正職。公開簡歷顯示,1989年,張永寧從福建師範大學物理系畢業後進入晉江縣養正中學任教,...
古代盛行「表哥娶表妹」為何很少生出智障兒?原因其實很簡單 - 天天要聞

古代盛行「表哥娶表妹」為何很少生出智障兒?原因其實很簡單

影視劇常常會設定一個「青梅竹馬」的橋段,尤其是古偶劇,還是古言小說。編劇或者作者,設定的「青梅竹馬」大多是從小一起長大,對彼此都很了解的小夥伴,同一個村子的,或者家裡離得不遠的。嚴格來說,在古人的觀念里,這都算不上青梅竹馬,他們覺得真正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