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隨筆】永恆的記憶

2025年06月13日20:23:04 歷史 1010

【木易隨筆】永恆的記憶 - 天天要聞

  撰文/木易·陝西西安

  編輯/渝夫·天津南開

  【渝言不止】

  迄今為止,最令渝夫動容甚至慟哭失聲的電影,非《八佰》莫屬。深入骨髓的家國讎恨,捨生忘死的英雄壯舉,時而讓人血脈噴張,時而讓人無語凝噎……

【木易隨筆】永恆的記憶 - 天天要聞

【木易隨筆】永恆的記憶 - 天天要聞

  你看過電影《八佰》嗎?你到訪過上海的四行倉庫嗎?當你觀影后再親臨四行倉庫,目光所及之處,心靈定會受到強烈震撼。那一刻,你會與我一樣,從心底升騰起對八百壯士的崇高敬意。

  站在四行倉庫廣場,遠遠望去,這座建築的西牆,宛如一位飽經滄桑的歷史巨人,靜靜佇立在蘇州河畔。牆體高大厚重,由堅實磚石堆砌而成。歲月的侵蝕與戰爭的洗禮,讓牆面斑駁陸離,紅灰相間的磚石,無聲訴說著那段不堪回首的烽火歲月。

  回溯歷史,1937年10月26日,國民革命軍第88師262旅524團中校副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率420餘名官兵(外界尊稱他們為「八百壯士」),在此堅守,與侵華日軍展開了四天四夜的殊死激戰,壯舉聞名中外,電影《八佰》正是以此為藍本拍攝。

  因四行倉庫獨特的地理位置,侵華日軍主要從西、北兩面發起進攻,倉庫西牆也成了日軍火力最為集中的方向,至今仍留存著巨大的炮彈孔與密密麻麻的槍彈痕迹。

  走近細看,這些彈孔恰似無數深邃的眼眸,凝望歲月長河。大的炮彈孔直徑可達數米,邊緣犬牙交錯,如同巨獸張開的血盆大口,訴說著日軍炮火的猛烈與殘酷;小的槍彈孔如繁星密布,每一個都像是沉默的證人,無聲記錄著那場慘烈戰役。牆體表面的磚石,在戰火衝擊下多處剝落,露出粗糙內里,仿若歷史留下的道道傷疤。有些地方甚至大面積坍塌,形成巨大缺口,讓人不禁想像當年八百壯士在槍林彈雨中,如何以血肉之軀築起防線。

  如今,四行倉庫西牆所在之處已成為繁華都市一景,周圍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但這面傷痕纍纍的西牆,與現代化建築形成鮮明對比。它如同歷史的切片,將那段硝煙瀰漫的歲月永遠定格,提醒著享受和平繁榮的人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牆體下台階上擺放的鮮花、點燃的香煙,便是人們最真摯的懷念。

  八百壯士,為了國家與人民,浴血奮戰、誓死堅守,他們是民族的脊樑;一座倉庫,因英雄們的無畏堅守,化作民族永恆的豐碑;一面西牆,浸染著先輩的熱血,成為民族永不褪色的記憶。(作於2025年6月11日)

  【作者簡介】木易,本名楊民全,1962年生人,西安市第十一中學退休教師,高級職稱。

【木易隨筆】永恆的記憶 - 天天要聞

【木易隨筆】永恆的記憶 - 天天要聞

【木易隨筆】永恆的記憶 - 天天要聞

【木易隨筆】永恆的記憶 - 天天要聞

【木易隨筆】永恆的記憶 - 天天要聞

【木易隨筆】永恆的記憶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新華全媒+|「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天天要聞

新華全媒+|「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當地時間2025年7月11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7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60項。7月9日在西夏陵博物館拍攝的西夏陵出土的文物。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7月10日拍攝的西夏陵3號陵(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7月10日拍攝的西夏陵3號陵(...
沿海省市6台聯播!620年前鄭和的「羅盤」我們這樣接過…... - 天天要聞

沿海省市6台聯播!620年前鄭和的「羅盤」我們這樣接過…...

7月11日上午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體資訊中心·福建新聞廣播南京廣播電視集團上海第一財經廣播江蘇太倉融媒體中心福建長樂融媒體中心福建福清融媒體中心聯合開啟滄海雲帆絲路新——紀念鄭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中國航海日特別直播【點擊圖片回看直播】本次直播以福建新聞廣播為總直播間,通過多地記者連線、現場採訪、專題視頻...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軍統頭子顏面盡失的三天 - 天天要聞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軍統頭子顏面盡失的三天

資料圖片:戴笠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報均以醒目的通欄標題登載了一則消息《軍統局特工首腦戴笠被香港警務處拘留》。戴笠,這個掌握著5萬多名軍統特務、世人皆知的殺人魔王、國民黨許多軍政要員都忌憚三分的軍統頭子,是怎麼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好好的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 天天要聞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滾滾長江東逝水」,改朝換代多了去。可中華民族的根,一直沒斷過。不過,在此期間,也是險象環生,這根,曾四次差點被刨被斷。好在,每一次,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此乃中華國運!頭一次是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八王之亂把國家攪成爛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