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將帥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經102歲高齡,身體依舊健朗!

2025年05月22日06:02:03 歷史 1267

2024年4月2日,開國將軍張力雄在南京去世。

至此,1955年參加大授銜的開國將帥中,僅剩下一位健在的老將軍——今年102歲高齡的王扶之。

在歲月的長河中,他們曾為新中國的革命事業立下過汗馬功勞。

正因為有了他們的無私奉獻,如今的我們才能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

奈何英雄遲暮,不免令人唏噓。

開國將帥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經102歲高齡,身體依舊健朗! - 天天要聞

王扶之是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一生都充滿了傳奇的色彩。

1923年,王扶之出生在一戶貧苦人家。

小時候的他,除了念書,就是給地主打工放牛。

12歲那年,王扶之在延安一帶見到了許多因戰亂受苦的百姓,又在路上偶遇紅軍,被他們的的革命行為所觸動。

從那時起,他心中便萌發了想要當紅軍的念頭。

但當時他年齡太小,人家根本不要他。

開國將帥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經102歲高齡,身體依舊健朗! - 天天要聞

王扶之靈機一動,就說自己已經17歲了,只是因為經常吃不飽飯,所以個子長得有點矮。

就這樣,他成功加入了紅軍少共營。

王扶之是隊伍里最小的,但他卻是最能吃苦的。

為了不給隊伍拖後腿,他總是訓練到很晚,第二天又起的非常早。

憑藉堅持不懈的訓練,小小年紀的他竟然在一次行動中順利斃了一個國民黨士兵,用梭鏢繳獲了人生中第一支槍。

開國將帥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經102歲高齡,身體依舊健朗! - 天天要聞

毫無疑問,這次行動在他的腦海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16歲,王扶之成為了一名紅軍測繪員,靠著一幅手繪地圖被認為是戰場上的制勝法寶。

當時,所有人都驚嘆這個娃子是難得一遇的奇才

抗戰時期,王扶之曾騎自行車馱著近視度數高達1200度的師長黃克誠指揮六次反掃蕩作戰,被大家調侃為「移動的司令部」。

自加入紅軍以來,王扶之經歷了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戰爭,因其表現出色,屢次立下戰功,很是被看好。

開國將帥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經102歲高齡,身體依舊健朗! - 天天要聞

戰場上,更能考驗一名戰士的精神和意志。

而王扶之,從未動搖過殺敵的決心。

他歷經土地革命、抗戰、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七次負傷,次次九死一生。

每次生死線上走一遭,他都會變得更加堅強。

1950年,王扶之率領343團全殲美軍騎1師某連,創下了志願軍連級建制全殲美軍的最高記錄。

抗美援朝那會,他已經擔任了師長。

在一次行動中,幾人突然遭遇了敵人的偷襲。

隨著一聲炮響,他們所在的山洞轟然倒塌。

開國將帥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經102歲高齡,身體依舊健朗! - 天天要聞

王扶之一邊鼓勵隊友自救,一邊尋找機會自救。

就在他們筋疲力盡之時,有幾隻蒼蠅從他們被埋之處的縫隙中飛出,幾人這才被前來援救的隊伍發現,死裡逃生。

沒想到,幾隻蒼蠅,竟然救了幾位戰士的性命!

長達38小時的被埋經歷,王扶之印象頗為深刻。

不過,這也更加堅定了他身為一名軍人的勇氣和決心。

任總參作戰部部長期間,他曾參與指揮了珍寶島西沙海戰等重大國防行動。

開國將帥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經102歲高齡,身體依舊健朗! - 天天要聞

憑藉著赫赫軍功,王扶之也獲得了不少榮譽勳章

1955年,王扶之被授予大校軍銜和三級八一勳章、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1964年,王扶之晉陞為少將軍銜。

1988年7月,王扶之榮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勳章。

10年後,離職休養。

開國將帥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經102歲高齡,身體依舊健朗! - 天天要聞

現如今,王扶之已是102歲高齡的老人了。

晚年的他,仍舊保持著規律的作息,飲食上也注重清淡。

陝北小米粥和窩頭,就是他的最愛。

對於他而言,這兩樣是他記憶中揮之不去的味道。

他一直關注著關注台海局勢和軍隊現代化進展。

開國將帥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經102歲高齡,身體依舊健朗! - 天天要聞

為了能及時獲取最新信息,他不僅自學了電腦,還用平板電腦看新聞。

平常,他也不肯閑著。

不是讀書看報,就是練習書法,寫戰爭回憶錄。

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打仗見多了生死,能活著就是賺的!」

人老了之後,總是格外懷念以前,王扶之也不例外。

開國將帥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經102歲高齡,身體依舊健朗! - 天天要聞

他定居北京,卻總是挂念著陝西家鄉。

他曾多次自掏腰包,資助老家修路、建學校,還總是不厭其煩的叮囑子孫「別忘了根在黃土高坡......

這位百歲老人,每天總是樂呵呵的。

他笑稱「閻王爺不願意收我,嫌我話多。」

開國將帥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經102歲高齡,身體依舊健朗! - 天天要聞

沒事的時候,王扶之就會給孩子們講過去,聊自己的親身經歷。

他親歷紅軍改編八路軍朝鮮停戰談判、中蘇對峙等重大歷史事件。

可以說,王扶之的記憶,就是一本活著的歷史書。

開國將帥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經102歲高齡,身體依舊健朗! - 天天要聞

大家說他是英雄,可王扶之卻表示:「我呀,不過就是個倖存者,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犧牲了的戰友。」

從戰爭到和平年代,王扶之的紅色信念貫穿了全部。

他那跨越世紀的革命精神和忠誠品格,永遠值得後人銘記。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 天天要聞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5月21日,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消息,浙江省台州市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林虹(副廳級)涉嫌受賄一案,由浙江省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浙江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林虹作出逮捕決定。公開簡歷顯示,1967年6月出生的林虹是浙江溫嶺人,參加工作後長期在浙江台州任職。林虹2011年7月起任浙江...
如果梁鄉是反派,將會是納蘭元述、閻孝國之後的另一個經典角色 - 天天要聞

如果梁鄉是反派,將會是納蘭元述、閻孝國之後的另一個經典角色

最近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經歷種種風波後在今年重新開播,講述了在晚清動蕩時期,幾位中國青年在時代的背景下代表不同的群體在革命浪潮中經歷的成長與犧牲。電視劇主角梁鄉,皇族宗室、父親早亡、留學日本、主張立憲,種種經歷都在說明此人的歷史原型是清末
大明 開國六公之一--李文忠墓 後 有一 神秘的墓 - 天天要聞

大明 開國六公之一--李文忠墓 後 有一 神秘的墓

前兩天,抓住了機會,終於看到了大明 開國六公之一的李文忠墓,李文忠墓平時不開放,平時去時,陵園都是關閉的。李文忠是朱元璋的親外甥,是朱元璋二姐的兒子。李文忠也是一個英勇善戰的將領、統帥,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今天主要說的不是李文忠,而是
晉綏八分區: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 天天要聞

晉綏八分區: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古交市岔口鄉關頭村的晉綏八分區(專署)舊址。牛利敏 攝  古交市岔口鄉關頭村,位於呂梁山深處,曾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交通關隘。抗日戰爭時期,晉綏八分區黨政軍機關(以下簡稱「八分區」)在此駐紮,譜寫了氣壯山河的抗戰史詩。
【三國季漢秘史265】樊伷:武陵煙雲中的叛者悲歌 - 天天要聞

【三國季漢秘史265】樊伷:武陵煙雲中的叛者悲歌

【烽火初燃·南陽子弟的野心】建安二十四年冬,樊伷獨自立於武陵城頭,寒風吹得他衣袍獵獵作響。這位南陽世家出身的武陵從事,此刻正凝視著手中那封自益州輾轉而來的密信——"關將軍敗亡,荊州易主,然漢中王必不棄忠義之士。"竹簡邊緣的毛刺扎入掌心,他卻
在近現代軍史上,有支以個人命名的部隊所向披靡,知道是誰嗎 - 天天要聞

在近現代軍史上,有支以個人命名的部隊所向披靡,知道是誰嗎

在世界近現代軍事史上,曾經有一些以個人命名的部隊,不僅是榮譽的象徵,更承載著新的歷史使命。這種現象不僅外軍隊有,我軍也有。而我軍以個人命名的部隊,還蘊含著人民軍隊的紅色基因與戰鬥精神。這些部隊從護國戰爭到抗日戰爭,再到解放戰爭,始終是戰場上
魏晉人有多潮?把哲學玩成了「玄學脫口秀」! - 天天要聞

魏晉人有多潮?把哲學玩成了「玄學脫口秀」!

在咱們今天聊5G、刷短視頻的時代,一千多年前的魏晉人也沒閑著!他們搞出的「魏晉玄學」,堪稱古代哲學界的「文藝復興」,把老莊思想玩出了新花樣,活脫脫一場超有梗的「哲學脫口秀」!要說這「玄學」,和咱們現在說的「玄學」可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