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歷史】不走尋常路的商朝帝王—太甲

2025年04月11日17:23:03 歷史 1252


商都歷史

今天來聊聊

不走尋常路的商朝帝王

太甲

看看他是如何從叛逆少年

」成長為一代明君



太甲,那可是商湯的長孫,商朝第四位帝王,本該是繼承祖父遺願、開創盛世的君王,但沒想到,一登基就放飛自我、暴虐百姓,簡直是商朝的「問題少年」,但他也有表現好的地方。


廟號的由來



【商都歷史】不走尋常路的商朝帝王—太甲 - 天天要聞

太甲有個被世人傳頌的廟號「太宗」,面對太甲的放肆,四朝元老伊尹又急又氣,多次苦口婆心勸說無果後,做出了大膽的決定,放逐到成湯墓旁的桐宮,讓其面壁思過。


在桐宮期間,對太甲來說是一次重生,反思自己的過錯,痛改前非,彷彿脫胎換骨。三年後,伊尹見其真心悔改,將其接回都城,還政於他。太甲複位後一心撲在治理國家上,推行德政,讓商朝從之前的混亂中恢復過來,百姓安居樂業,因為他的貢獻,後世子孫給他追封了個廟號叫「太宗」。



主要的功績


政治穩定與法治重申


太甲重新當上君主後,重拾商湯的仁政,廢除殘酷的法令,減輕刑罰,老百姓的日子逐漸好轉,社會矛盾也逐漸減少。同時,注重講道德、做表率,這種「靠德行治國」的理念後來被儒家學派大肆宣揚,把他捧成了古代明君的榜樣。


經濟與民生恢復


太甲將農業視為國家根基,面對商朝因內亂導致的社會凋敝,採取農業激勵與技術推廣。

一是鼓勵墾荒。通過分配無主荒地、減免新墾土地的賦稅,吸引百姓開墾農田,擴大耕地面積。二是改良農具與耕作。推廣青銅農具(如耒、耜)的使用,提高耕作效率。三是組織人力疏浚河道,改善灌溉條件,減少旱澇災害的影響。四是重視曆法指導。沿用夏代夏小正》的農事曆法,按季節安排播種、收割,避免農時混亂。


【商都歷史】不走尋常路的商朝帝王—太甲 - 天天要聞




減輕負擔與秩序整頓


太甲在位期間,洞察民間疾苦,心繫社稷安穩,為實現國民富強、社會和諧,推行了極具成效的改革措施:

一是將部分貴族佔有的公田分給平民耕種,減少貴族對農民的壓榨,同時降低賦稅縮短勞役周期,調動農民耕種積極性。二是嚴懲強佔土地、奴役農民的貴族,打擊豪強兼并,重新分配土地資源,緩解階級矛盾。三是規範商品交換,打擊囤積居奇的商人,穩定糧價,重建市場秩序,保障民生基本需求。


後世的影響


根據史記記載,太甲在位的具體年數存在不同說法,他一生經歷了從昏庸到明君的轉變,為商朝的穩定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故事也被後世傳頌為「浪子回頭金不換」的佳話。


策劃:區委宣傳部出版發行科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著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著麥穗、望著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裡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 天天要聞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來源:解放軍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要抓黨性、嚴黨紀習主席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學習陳雲同志的豐富領導經驗」。陳雲同志關於改革開放條件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許多前瞻性、戰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當年,陳雲同志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等錯誤觀...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 天天要聞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日前,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了一批「四強」黨支部。記者留意到,駐守在深港邊界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獲評2025年度國移民管理機構「四強」黨支部。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擔負著福田口岸出境旅客邊防檢查任務,自2019年成立以來,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獲評廣東省青年文明號、深圳邊檢總站「先進基層...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 天天要聞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說起拉丁美洲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辭彙:香蕉共和國。這個辭彙指的是在近代的時候,拉丁美洲因為被美國控制,很多國家處於產業單一的狀態。比如瓜地馬拉只生產香蕉,所以得出個名字:香蕉共和國。其實拉丁美洲在世界歷史上頗為尷尬:很多人印象里,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