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浦按針:一個英國人怎麼成了德川家康麾下武士?

2025年04月03日01:42:07 歷史 1374
三浦按針:一個英國人怎麼成了德川家康麾下武士? - 天天要聞

熟悉日本歷史的朋友知道,日本自德川幕府以來就閉關鎖國,直到被黑船踹開國門。不過真實的歷史不是這樣的,別的不說,德川家康就讓一個英國人當過自己的高級顧問,還給冊封武士,並賜予了日本姓名三浦按針。這個「洋武士」三浦按針不但對當時的日本影響很大,甚至也影響到了後來日本的歷史進程。

◇ 三浦按針來日本的始末

三浦按針原名威廉·亞當斯,1564年出生在英國。1598年,他和弟弟加入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一個船隊,試圖找到去往香料產地的新航線,結果一路倍經坎坷,兩年之後,船隊五艘船就剩下一艘,在日本九州靠岸。

三浦按針:一個英國人怎麼成了德川家康麾下武士? - 天天要聞

◇ 亞當斯畫像

當時日本高層接觸的西洋人主要是天主教耶穌會的傳教士,亞當斯身為英國人給荷蘭打工,新教背景非常濃厚。天主教和新教那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傳教士們得知此事,跑到日本大當家豐臣秀賴那裡指控亞當斯他們是海盜,要求豐臣秀賴將他們即刻處刑。

三浦按針:一個英國人怎麼成了德川家康麾下武士? - 天天要聞

◇ 威廉.亞當去往遠東的船隊

三浦按針:一個英國人怎麼成了德川家康麾下武士? - 天天要聞

◇ 威廉·亞當斯的航海路線

關鍵時刻,德川家康作為輔政五大老之首,出於對西洋的興趣接見了這些船員,亞當斯得到機會向他申訴,這位重點講的是歐洲宗教分歧咋回事,而且詳細講了荷蘭和英國等新教國家與葡萄牙西班牙等舊教(天主教)國家間的紛爭。總之,他們想殺了我們,不是為了你們好,就是為了報復。

三浦按針:一個英國人怎麼成了德川家康麾下武士? - 天天要聞

◇ 西方插圖中威廉.亞當斯受到德川家康接見

德川家康聽到之後對此非常感興趣,再接著問問,亞當斯跨越兩大洋十九個月漂泊在海上,這在德川家康聽來宛如外星球的生活,當他得知亞當斯還會數學和工程之後,就決定出面袒護,在他的保護下,船員得到赦免,並來到德川家康的地盤江戶

◇ 受封武士

到了德川家康的地盤,亞當斯乾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按著西洋的樣式給德川家造船。

當時的日本造船術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洋,德川家康過去對這些只是有所耳聞,但他親眼看到亞當斯他們漂流來的破船之後,就更堅定了這個想法。德川家康命令亞當斯牽頭,為日本建造他們歷史上的第一艘西式帆船。

三浦按針:一個英國人怎麼成了德川家康麾下武士? - 天天要聞

◇ 17世紀的英國蓋倫帆船

於是,亞當斯以自己乘坐的帆船為模板,設計監工了一艘120噸的蓋倫帆船。這種船也是當時歐洲流行的航海船型,1607年,這艘船建造完畢,這對於造船業欠佳的日本來說,可謂是非常巨大的跨越。

這船造好之後馬上就派上用場了。1609年,西班牙的菲律賓總督乘坐帆船,結果在日本近海觸礁,船算是留在日本了,但船上的西班牙人總得給人送去。當時的將軍德川秀忠就讓這些人駕駛亞當斯造的船離開日本,還借給他們四千金幣。西班牙人把這艘船命名為本圖拉號,駕駛著它到達墨西哥的新西班牙總督區,這是有史以來第一艘日本人造的船可以橫渡太平洋

三浦按針:一個英國人怎麼成了德川家康麾下武士? - 天天要聞

◇ 17世紀荷蘭畫家Harmen Steenwijck的靜物油畫《 An Allegory of the Vanities of Human Life》中就有一把日本刀

這件事情在西班牙人這裡引起了轟動,日本人友善地對待西班牙人,給他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此基礎上,亞當斯以德川家康的名義向西班牙總督提出建立直接貿易關係。雙方交換了友好文書,互派使節,德川家康也從西班牙那裡得到了一大票的武器,尤其是一大堆最新式的西方火槍,這對於他鞏固自己的統治至關重要。

從造船到和西班牙建立外交關係,這些事情都是亞當斯一手操辦的,貢獻巨大。德川家康特別滿意,封亞當斯為武士,賜予佩刀,給他封了250石的領地,這地方在三浦郡,也就是現在的橫須賀

有了封地,德川家康給亞當斯賜名「三浦按針」,正式成為日本第一位白人武士。名字的「按針」是領航員圖上作業的一種工具,後來在日本被作為職業領航員的代稱,德川家康以此賜名,可見他對於亞當斯貢獻的極大認可。

◇ 荷蘭英國商館

有了武士地位,三浦按針就成了德川幕府的紅人,他雖然過去在英格蘭有妻小,但這麼多年是死是活都不知道,於是娶了德川家康御用商人的女兒阿雪,還在日本生兒育女。

三浦按針:一個英國人怎麼成了德川家康麾下武士? - 天天要聞

◇ 電影《幕府將軍》海報

在此期間,他繼續主持對西班牙的貿易,把番薯引進了日本,這種作物產量非常高,生長周期也短,這等於給日本提供了穩定的糧食供應。日後德川幕府能夠穩定統治幾百年,三浦按針引進的番薯功不可沒。

當然,三浦按針畢竟是英國人,而且之前也在給荷蘭東印度公司做事,所以他除了主持跟西班牙的貿易,也想辦法通過各種途徑跟英國荷蘭取得聯繫。別說還真聯繫上了。

在他的建議下,德川家康跟東南亞的荷蘭勢力建立聯繫,邀請他們來日本貿易。兩名荷蘭使節帶著奧蘭治王子拿騷的文書前往江戶,亞當斯協助這些使節談判,並讓荷蘭人獲得德川家康授予的朱印狀許可進行貿易,後來,這些荷蘭人在日本建立了商館,地點在九州長崎邊上的平戶

三浦按針:一個英國人怎麼成了德川家康麾下武士? - 天天要聞

◇ 英王詹姆斯一世寫給德川幕府的國書

再之後,三浦按針通過荷蘭人跟英國取得聯繫,1613年,英國船長薩里斯抵達平戶,帶來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的親筆信和禮物,並且希望建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的貿易據點。

亞當斯帶著薩里斯拜訪現任將軍德川秀忠。秀忠同意了英國人的請求,並給了薩里斯一套日式盔甲,要求轉送給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這套盔甲現在還被保存在倫敦塔。這個時候,德川秀忠允許三浦按針回到英國,但他婉拒了邀請。雖然想念在英格蘭的家人,但是在日本有封地、有地位,要是回國便一無所有了。

三浦按針:一個英國人怎麼成了德川家康麾下武士? - 天天要聞

◇ 德川幕府贈送給英王詹姆斯一世的武士鎧甲

兩國商館建立以後命運各有不同。英國能到日本賣的商品非常有限,主要是棉花,日本也不缺。所以這個商館沒過多久就不行了。但荷蘭人不一樣,當時他們打通了遠東全部的貿易,從香料到火槍鐵炮,都能給搞到,日本人要啥有啥。而且,荷蘭人就只管做生意悶聲發大財,根本不關心傳教,這就很對日本人的胃口。

等到三浦按針去世的時候是1620年,幕府迅速地倒向新教,荷蘭商館得以長期保存,並一直作為西方技術傳播的橋頭堡,直到19世紀。這期間荷蘭人傳授的知識,被稱為「蘭學」,這麼一來,日本跟西方的接觸其實從來沒停過,歸根結底,還是三浦按針給他們打開了一扇窗戶。

等到19世紀日本開國之後,三浦按針被隆重紀念,被譽為「帶日本走向世界的人」。每年4月三浦按針登陸日本的日子,日本都會舉行「按針祭」,他墳墓和遺迹也被保留下來。到了21世紀,隨著動漫二次元的發展,關於他的故事也一再被搬上電影屏幕,甚至遊戲《仁王》也拿他當原型塑造角色。

三浦按針:一個英國人怎麼成了德川家康麾下武士? - 天天要聞

◇ 豎立在日本的威廉.亞當雕像

三浦按針:一個英國人怎麼成了德川家康麾下武士? - 天天要聞

◇ 三浦按針墓

三浦按針:一個英國人怎麼成了德川家康麾下武士? - 天天要聞

◇ 遊戲《仁王》中成為日本武士三浦按針的亞當斯

三浦按針的故事反映了17世紀西方和日本的衝突和協作。雖然總體來講,日本是偏向保守的,但三浦按針以實用主義的角度給他們開了一扇窗戶,讓日本和西方的交流從17世紀往後就沒斷過,這也成了日本在明治時代騰飛的一塊基石。

如此看來,三浦按針可謂是確確實實影響東方的第一個西方人了。

*本文首發於「循跡曉講」公眾號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高舉關稅大棒,是在歷史輪迴中自掘墳墓! - 天天要聞

美國高舉關稅大棒,是在歷史輪迴中自掘墳墓!

當美國再次舉起關稅大棒時,回看歷史:羅馬帝國因高額關稅流失東方商路,明朝海禁讓東南沿海淪為海盜樂園,奧斯曼帝國的商路壟斷反促歐洲大航海時代 —— 所有試圖用貿易壁壘構築霸權的文明,最終都被自己鍛造的致命絞索勒住咽喉。
台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赴新鄉市比干廟參訪 - 天天要聞

台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赴新鄉市比干廟參訪

中國台灣網4月3日訊 4月1日,台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林銘聰一行20人赴新鄉市衛輝比干廟開展交流活動並祭祖。比干廟講解員帶領台胞們參觀了比干廟各個殿宇、河南省對台交流基地和霧峰林家圖片特展,詳細講解比乾的生平事迹、比干文化的歷史淵源,以及比干精神在兩岸的傳承和影響。 4月1日,台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理事...
34年來逾八萬人選擇海葬 上海有哪些節地生態葬惠民政策? - 天天要聞

34年來逾八萬人選擇海葬 上海有哪些節地生態葬惠民政策?

東方網記者項穎知4月3日報道:清明小長假前夕,在市民政局主辦下,一場跨越34載的致敬儀式今天下午在上海濱海古園舉行,拉開了今年上海海葬文化周的序幕。記者了解到,自1991年首次海葬活動以來,上海已累計護送80247位逝者骨灰撒向大海,服務家庭超31萬戶,成為全國海葬數量最多、服務體系最完備的城市之一。為紀念丈夫來...
AI技術重現音容:向秀麗烈士後人與奶奶「跨時空對話」 - 天天要聞

AI技術重現音容:向秀麗烈士後人與奶奶「跨時空對話」

中新網廣州4月3日電 (蔡敏婕 劉馨齡)清明時節,廣州市銀河烈士陵園銀河廣場,松柏蒼翠,木棉花火炬熊熊燃燒,氣氛莊嚴肅穆。 廣州市民政局3日舉行「英雄花開英雄城」緬懷先烈·致敬英雄——2025年清明祭英烈活動。社會各界來到烈士陵園,通過向烈士墓獻花、參觀烈士紀念館等形式,緬懷革命先烈,賡續紅色血脈。廣州舉行202...
吉林省舉行紀念楊靖宇烈士公祭儀式 - 天天要聞

吉林省舉行紀念楊靖宇烈士公祭儀式

中新網通化4月3日電 (李彥國 高龍安)吉林省紀念楊靖宇烈士公祭儀式3日在通化市舉行,700多名各界代表向楊靖宇烈士、東北抗聯英烈以及所有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共和國建設事業英勇獻身的烈士們致敬。 清明節前夕,楊靖宇烈士陵園松柏蒼翠、莊嚴肅穆,各界代表手持鮮花、列成方陣。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戎裝銅像屹立在陵園正中...
山西這座城市2600年沒有改過名,只為紀念一位千古先賢和一個正在被遺忘的節日 - 天天要聞

山西這座城市2600年沒有改過名,只為紀念一位千古先賢和一個正在被遺忘的節日

節氣童謠《清明》作詞:李姝 作曲:鄒頔童聲合唱:深空少年合唱團三月三,天氣新,上巳祓禊祈平安。搖春光,盪鞦韆,盪走百病笑開顏。寒食節,蒸寒燕。飛向雲端彩虹現。插春柳,思親人,全家團圓是美滿。中國人一向有慎終追遠的傳統,一年中除了清明節,還會在中元節、寒衣節、冬至、除夕等節日里虔誠地祭奠祖先。每一個祭祖...
清明節傳統禁忌知多少? - 天天要聞

清明節傳統禁忌知多少?

清明節溯源傳統,銘記禁忌。清明節溯源傳統,銘記謹記。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背後藏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刻文化。租傳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流亡,途中饑寒交迫,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煮湯給他喝。後來重耳當上了國君,卻忘了介子推的功勞。等想起時,介
陽泉市郊區河底小學少先隊員清明節祭掃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陽泉市郊區河底小學少先隊員清明節祭掃 傳承紅色基因

山西青年報記者孟存田 通訊員張琪 為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在清明節來臨之際,4月3日上午,陽泉市郊區河底小學部分師生前往郊區河底鎮河底村革命烈士墓碑前,開展「紅色耀三晉,青年永傳承」主題清明節祭掃活動,少先隊員們通過敬獻花束、集體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