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來逾八萬人選擇海葬 上海有哪些節地生態葬惠民政策?

2025年04月03日21:20:23 歷史 4902

34年來逾八萬人選擇海葬 上海有哪些節地生態葬惠民政策? - 天天要聞

東方網記者項穎知4月3日報道:清明小長假前夕,在市民政局主辦下,一場跨越34載的致敬儀式今天下午在上海濱海古園舉行,拉開了今年上海海葬文化周的序幕。記者了解到,自1991年首次海葬活動以來,上海已累計護送80247位逝者骨灰撒向大海,服務家庭超31萬戶,成為全國海葬數量最多、服務體系最完備的城市之一。

為紀念丈夫來參加儀式的章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婆婆在2000年過世時選擇了海葬形式,她和丈夫及其他家人也早早就決定了要延續這一生態理念。「回歸大海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的方式,這已成了我們家風傳承的一部分。」

34年來逾八萬人選擇海葬 上海有哪些節地生態葬惠民政策? - 天天要聞

章女士在海葬紀念儀式上獻花

34年來逾八萬人選擇海葬 上海有哪些節地生態葬惠民政策? - 天天要聞

市民參加海葬文化周紀念活動

海葬文化周(3月28日—4月5日)期間,市民可在濱海古園參與海葬公祭、「樹」說思念紀念林植樹紀念、海葬逝者人生故事徵集等文化活動。

記者從市民政局殯葬管理相關部門了解到,目前上海正在研究制定積極推進骨灰海葬服務的規範性文件,對海葬的服務範圍、服務流程、服務補貼進行規範,以進一步推進海葬工作發展。此外,上海目前已實現海葬服務網路在全市貫通,通過「隨申辦·身故一件事」或通過962840熱線電話,以及在全市15家殯儀館均可登記預約或諮詢了解。

【實用問答】上海殯葬領域有哪些惠民政策 

哪些葬式屬於節地生態葬

「節地葬式」主要包括壁葬、廊葬、亭葬、室內葬等將骨灰長期安放在骨灰格位中的立體葬式,以及樹葬、花壇葬、草坪葬等將骨灰藏納於土、不樹碑的安葬方式,以及家庭成員合葬的方式,節地葬的最大特點是佔用土地極少。

「生態葬式」則是指將骨灰撒散如海葬、深埋入土等不保留骨灰、不建墓基、墓碑的安葬方式,這樣的安葬方式土地完全可以循環使用,更生態環保。

辦理「節地葬」或「生態葬」有何補貼

每位本市戶籍的市民過世後,其喪事承辦人若在本市經營性公墓、經營性骨灰堂選擇節地生態葬式的,均可申請補貼,節地生態安葬補貼標準為1000元。

市民在為已故親人辦理完落葬後,可通過「隨申辦」的「公民身故一件事——殯葬服務辦理——節地葬補貼申請」這一應用服務申請補貼,也可前往辦理落葬的經營性公墓、經營性骨灰堂,辦理補貼登記。辦理過程中,需要提交喪事承辦人的身份證件、亡故居民的戶籍證明材料、墓穴(格位)證書、火化證明、墓穴(格位)購銷合同、《上海市節地生態安葬補貼登記表》,以及喪事承辦人的銀行卡。

本市戶籍人員過世後,喪事承辦人若為其辦理骨灰撒海並不再保留骨灰的,也就是俗稱「海葬」的,可以申領海葬補貼,每份補貼的標準是4600元。其中,3000元直接補貼給喪事承辦人,1600元用於為喪事承辦人提供乘坐骨灰撒海活動的車船票、保險費等服務費用,補貼給承辦機構。

什麼人群可以申請「喪事減免」

根據《關於全面推行惠民殯葬政策的指導意見》的規定,具有本市戶籍的國家和本市確定的重點優撫對象、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享受民政定期定量救濟人員、享受因病支出型貧困生活救助人員、未享受社保喪葬費補貼人員及其家庭成員(具有本市戶籍)在本市實行遺體火化,可申請「基本殯葬服務補貼」。補貼最高限額標準為980元,在限額標準內實報實銷。

對符合申請條件的亡故市民,其喪事承辦人可持惠民基本殯葬服務補貼申請表、喪事承辦人身份證件、亡故居民戶籍證明材料、火化證明、補貼項目相關票據、喪事承辦人銀行卡等有關材料,向逝者生前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遞交申請。(具體事宜請諮詢各區民政局)

34年來逾八萬人選擇海葬 上海有哪些節地生態葬惠民政策?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清明祭英烈:「紅岩精神」育時代新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祭英烈:「紅岩精神」育時代新人

4月2日,重慶市渝中區大中小學「行走的思政課」暨「清明祭 紅岩魂」活動正式舉行。圍繞「紅岩精神」的重要發祥地——紅岩村、曾家岩、虎頭岩,讓黨員、團員、少先隊員共上一堂「三岩思政課」,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傳承和發揚「紅岩精神」。 活動現場。重慶市渝中區教育委員會供圖 「同學們,你們知道『紅岩精神』的內涵是什...
2025年還健在的開國將帥僅剩一人,如今101歲,曾被蒼蠅救過一命 - 天天要聞

2025年還健在的開國將帥僅剩一人,如今101歲,曾被蒼蠅救過一命

方以智站在南京城牆上,望著遠處戰火蔓延的天際線。這位曾經的明朝大臣此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要剃髮為僧,隱姓埋名。康熙年間的文字獄風暴即將來臨,這位學貫中西的思想家選擇了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這一選擇,讓他避過了殺身之禍,卻也幾乎讓後世遺忘
清明節的代掃墓人:有陵園工作者一天代掃十多座墓,有大學生趁假期嘗試兼職代掃 - 天天要聞

清明節的代掃墓人:有陵園工作者一天代掃十多座墓,有大學生趁假期嘗試兼職代掃

4月4日,清明節上午,在遼寧瀋陽一家陵園工作的蒲女士帶上水桶和鮮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每年清明節都是她全年工作較為忙碌的時候,除了陵園日常的管理外,幫逝者家屬「代掃墓」也是其重要的工作之一。今年清明節這一天,她就要代掃十多座墓。紅星新聞近日採訪發現,由於逝者家屬工作生活在異地等原因,近些年找人代掃墓的...
《2666》譯者趙德明逝世,享年85歲 - 天天要聞

《2666》譯者趙德明逝世,享年85歲

據世紀文景出版社消息,翻譯家、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趙德明先生,於2025年4月3日逝世,享年85歲。 趙德明先生。 趙德明先生曾任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遼寧文學院客座教授、解放軍藝術學院客座教授、青島大學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系教授。前些年,中國掀起波拉尼奧閱讀熱潮,而波拉尼奧的代表作《266...
清明插柳 歲歲念情清明門前插柳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清明插柳 歲歲念情清明門前插柳的傳說

清明節的時候,人們都會采一束新鮮柳枝插在門前,這是為什麼呢?從前的時候,在一個古老的小鎮,有個叫阿成的孩子,他和爺爺一起生活。爺爺是鎮上最懂節氣和傳統的人,每到清明節,他都會帶著阿成做各種特別的事,其中最讓阿成期待的,那就是在門前插柳枝。
為什麼張無忌不能把那麼多女孩都娶了? 又不是只能一夫一妻!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張無忌不能把那麼多女孩都娶了? 又不是只能一夫一妻!

是張無忌不肯收嗎?是人家不肯被收!張無忌自己想:「這四位姑娘個個對我情深愛重,我如何自處才好?不論我和哪一個成親,定會大傷其餘三人之心。到底在我內心深處,我最愛的是哪一個呢?」因為彷徨難定,於是「只得逃避」:「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盡想這些兒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文化中華·思政「新」講|文山故里高唱《正氣歌》 - 天天要聞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文化中華·思政「新」講|文山故里高唱《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清明前夕,江西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中心小學上百名師生前往愛國英雄文天祥陵園祭奠。帶隊老師為學生們講述了文天祥的故事,並鼓勵學生學習文天祥以身報國的民族氣節和愛國主義精神,刻苦學習、掌握本領,為中華民族復興奉獻力量。作者:黃和遜、王永鋼、陳啟道新華社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