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2025年03月26日22:52:20 歷史 1735

點擊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晚年張瑞芳生活照)

張瑞芳是德高望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主演了《松花江上》《南征北戰》《李雙雙》《泉水叮咚》《大河奔流》《T省的84、85年》等眾多耳熟能詳的影片。

1962年,張瑞芳榮獲第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同年,她入選「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

「細品名人」在此前的文章中,詳細介紹了張瑞芳坎坷的人生歷程,及她與余克稷、金山兩次失敗的婚姻。

今天,「細品名人」在這裡重點介紹張瑞芳與第三任丈夫的家事、情事。鮮為人知的是,張瑞芳的兒子嚴佳在澳大利亞一家殘疾療養院打工……

01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1951年,張瑞芳與著名演員金山辦理了離婚手續。同年,張瑞芳申請調往上海,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工作。

張瑞芳在上海沒有親人,住在上海市委招待所。一個星期後,上影廠為她安排了宿舍,這是一間9平米的小房子,位於上海市愚園路62號。

張瑞芳將行李搬進宿舍,很多東西還沒來得及打開,上影廠就通知她去山東拍《南征北戰》的外景。

半個月後,張瑞芳從山東回來,才開始收拾自己的小家,開啟快樂的單身生活。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張瑞芳在《南征北戰》中塑造的「趙玉敏」

隨後,張瑞芳拍《南征北戰》室內的戲,還要參加廠內的各種學習,每天都緊張忙碌。

靜下心來,張瑞芳回想自己與余克稷、金山兩次失敗的婚姻,覺得自己今生不會再結婚了,做好了單身到老的心理準備。

這時上海工作人員實行薪金制,代替了此前的供給制。張瑞芳一個人不愛做飯,便去同事家裡搭餐。

張瑞芳的樓上住著上影廠的女會計,女會計的丈夫是上海某文工團的行政幹部,他們有一個上小學的女兒,家裡請了一個保姆做飯。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張瑞芳與嚴勵)

張瑞芳向女會計表明自己的想法,對方欣然應允。女會計還告訴張瑞芳,同事嚴勵早就在她家搭夥。

張瑞芳對嚴勵並不陌生。原來嚴勵是上影二場的主任,張瑞芳拍《南征北戰》的室內戲時,嚴勵經常幫著搬道具、拉燈光,還在影片開會的場景中扮演過角色。

嚴勵1917年出生於上海,比張瑞芳大1歲,他早年參加新四軍,是「三八式」老黨員。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嚴勵從華東軍區文工團轉業到上海電影製片廠。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嚴勵擔任編劇的作品)

嚴勵多才多藝,集作曲、編劇、演戲、美工、繪畫等各種才能於一身。當時他已經34歲了,還未婚單身。

嚴勵性格開朗、隨和,張瑞芳經常與他開玩笑,叫他「萬金油」。嚴勵一點也不生氣,回復張瑞芳燦爛的笑容,這讓張瑞芳心中湧起一絲暖意。

02

張瑞芳與嚴勵都在女會計家搭夥,兩人的接觸自然多了起來。嚴勵邀請張瑞芳到他的小房間做客,見他將屋子收拾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比張瑞芳的宿舍整潔多了,她不由對嚴勵又生出了一絲好感。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張瑞芳《李雙雙》劇照)

同事們得知張瑞芳與嚴勵在一個桌子上吃飯,熱心給他們當紅娘。

張瑞芳與嚴勵都有這個想法,但張瑞芳有結核病,離過兩次婚,也不能生孩子,擔心嚴勵不會同意。

張瑞芳性格直爽,心裡藏不住話,她將自己的顧慮告訴了嚴勵。嚴勵說:我不介意。這讓張瑞芳很感動,認為這是一個值得託付終身的好男人。

1952年11月7日,張瑞芳與嚴勵在上海結婚了。同事和朋友們來新房道賀時,張瑞芳突然接到上海市委打來的電話,要她趕去參加一個活動。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張瑞芳(右)與緬甸著名演員欽友梅

原來當天是慶祝十月革命勝利的日子,一些外賓也來了。張瑞芳二話沒說就坐車趕了過去,她沒說今天結婚。

傍晚天黑了,張瑞芳不準備在酒店吃晚飯,便對領導說:我得走了。領導說:大家都在,現在你怎麼能走?

張瑞芳說:今天我結婚,家裡還有客人呢。領導這才派車將張瑞芳送回家。

新房裡坐滿了人,大部分是嚴勵在文工團的戰友,有的張瑞芳認識,有的不認識。

張瑞芳雖然是大演員,但沒有一點架子,親切地與大家握手、打招呼。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張瑞芳與嚴勵結婚照)

嚴勵早就買來了醬肉、鹽水鴨、醬雞等美食,大家一邊吃一邊聊,開心極了。

張瑞芳不能生寶寶,而嚴勵渴望做爸爸。夫妻倆商量後,於1957年收養了一個兒子,名叫嚴佳。

張瑞芳將嚴佳接到家裡時,小傢伙還不到兩歲。張瑞芳和丈夫將孩子當親骨肉呵護,家裡家外從不叫養子,口口聲聲「我們的兒子」。

張瑞芳是上影廠的當家女星,戲約多,社會活動多,在家的時間有限。嚴勵的工作相對清閑,於是他主動承擔了照顧兒子、料理家務的重任。

03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上海第十七棉紡織廠

1954年,張瑞芳在上海第十七棉紡織廠體驗生活,一直在廠里住了10多天沒回家。

那天得知張瑞芳要回來,嚴勵特意做了妻子愛吃的菜,然後和兒子坐在餐桌旁等她。

張瑞芳一進家門,看到溫馨的一幕,眼裡湧出了淚水。

1960年,張瑞芳的母親在北京病逝,她與丈夫趕過去料理後事。嚴勵很能幹,將方方面面的事處理得很周全,這讓張瑞芳再次見證了丈夫的好。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張瑞芳《李善子》劇照(1964年)

1966年特殊年代來臨,張瑞芳和丈夫都遭受衝擊,經常在單位遭受批鬥。張瑞芳批鬥結束還要打掃廁所,去道具倉庫搞衛生。

兒子嚴佳在學校受到歧視,經常與孩子們打架,他的臉被打傷了,上衣和褲子被撕破了。晚上張瑞芳強忍淚水給兒子的傷處抹藥膏,縫補他撕破的衣服。

1967年12月8日,張瑞芳被關進了監獄。嚴勵有胃病,天一冷就發作,他想將兒子寄養到鄉下的親戚家,張瑞芳不同意。

當天,張瑞芳與趙丹、鄭君里一道被押走了,被關進同一所監獄。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張瑞芳)

張瑞芳的牢房裡沒有床,沒有桌椅,她只能睡在地板上。張瑞芳的腰不好,坐久了就腰疼,便站起來走一走。

冷風從窗戶里吹進來,張瑞芳凍得瑟瑟發抖。她不知道自己還能否出去,還能否見到丈夫和兒子,眼裡湧出酸澀的淚水。

當時張瑞芳的姐姐張楠也在北京接受批鬥。看管人員逼張瑞芳寫材料揭露姐姐的「罪行」,張瑞芳性格剛烈,接受不了對方黑白顛倒,便與看守人員爭辯,為此她沒少挨打。

張瑞芳想到了解脫,然而她放不下兒子和丈夫,只得咬牙活下去。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張瑞芳)

1968年6月,張瑞芳被轉到了上海少教所。近兩年來,她與家人徹底失去了聯繫,不知道他們的情況怎樣。

不為張瑞芳所知的是,1968年,嚴勵因為在上影廠吃憶苦飯,導致胃穿孔大出血,生命垂危。

看守人員卻不允許他就醫,同事韓非冒著危險強行將嚴勵送到醫院。嚴勵的胃被切除了三分之二,脾臟也被切除了,幸運地保住了性命。

04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張瑞芳夫婦與兒子嚴佳)

嚴勵住院期間,兒子嚴佳每天早上從衡山路的家中走路一個小時,買一塊小奶油蛋糕,去醫院送給父親吃,然後再去學校上課。

那時張瑞芳與丈夫的工資都停發了,家裡每月只發15元生活費。不得已,嚴佳將家裡的收音機、照相機等物品賣掉,換點錢給父親買營養品。

1969年12月17日,張瑞芳離開了監獄,被下放到上海郊區奉賢五七幹校勞動。

直到這時,她才能與丈夫和兒子取得聯繫。嚴勵父子得知張瑞芳還活著,激動得放聲大哭。

1970年12月,張瑞芳星期天可以回家了,一家人終於得以團聚。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1970年12月,一家三口終於重逢)

張瑞芳的頭髮基本上白了,到家時,看到兒子已經跟她一樣高了,百感交集。

嚴佳穿著時興的綠軍裝,將臉埋在張瑞芳的肩頭,哽咽著說:媽媽,你走了3年零18天,我和爸爸都很想你。我們沒有你的音信,但相信你會好好的。

張瑞芳一把抱住兒子,流下了長長的熱淚。兒子已經14歲了,在他最需要母愛的時候,張瑞芳沒有在身邊陪伴兒子。可也正是家庭的變故,讓兒子變得早熟、懂事。

張瑞芳一進門,丈夫就下廚做飯。兒子將零花錢省下來,給媽媽買了一包巧克力,張瑞芳又流淚了。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重新工作的張瑞芳)

1973年3月,張瑞芳回到了上海電影製片廠。不久,她被安排參加中日友好訪問代表團,帶隊的是廖承志。張瑞芳在日本的名氣也很大,受到廣泛的歡迎。

從日本訪問回來後,張瑞芳的工作和生活基本恢復了正常。

1974年,張瑞芳參加了重排《年輕的一代》《赤腳醫生》兩部話劇。1975年,她還參加了美國影片《瓊宮恨史》的譯制工作。

1976年特殊年代結束,張瑞芳徹底迎來了新生。不久海燕、天馬兩個分廠的演員合併組成上影廠演員劇團,張瑞芳擔任團長。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為了培養新生力量,張瑞芳與上影廠同仁發掘培養了郭凱敏、張瑜、毛永明等一批新人。

張瑞芳夫婦的兒子嚴佳成年後在上海無線電廠工作,後在圖書館上班,是最普通的工作人員。其實張瑞芳和丈夫只要找關係,可以給兒子安排好一點的工作,但夫妻倆一身正氣,沒有這樣做。

05

上世紀80年代,嚴佳去澳大利亞打工,並在那邊結婚成家,他的妻子名叫顧詠玫,也是上海過去的打工者。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張瑞芳夫婦與兒子兒媳)

最開始,嚴佳在悉尼一家殘疾人療養院當護工,後來這裡缺廚師,他又開始在療養院做飯。

張瑞芳和老伴因為身體原因很少去澳大利亞,兒子兒媳每年都回國探望他們。

1998年6月,上海電影家協會及有關單位,舉辦了張瑞芳表演藝術研討會暨 80華誕慶祝活動,盛況空前。學林出版社還為張瑞芳推出了自傳《難以忘懷的昨天》。

1998年,嚴勵被查出胃癌,在醫院接受治療。病情有所好轉後他出院了,隨後張瑞芳又住進了醫院。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張瑞芳與老伴嚴勵)

原來張瑞芳的右股骨頭無菌壞死越來越厲害,不光右腿酸痛無力,連腰都直不起來了。張瑞芳在醫院接受了股骨頭置換手術,承受巨大的痛苦。

1999年11月1日,嚴勵不幸因胃癌在上海病逝,享年81歲。

老伴走了,張瑞芳在悲痛中堅強。兒子兒媳將她接到澳大利亞,她不會說英語,天天被關在家裡,生活很孤寂。

張瑞芳在澳大利亞住了一段時間後,又回到了上海。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張瑞芳)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張瑞芳與仲星火)

張瑞芳早年參加革命,為電影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組織上將她的晚年安排得很好,為張瑞芳配有專車,還安排保姆照顧她。

雖然經濟條件優越,但張瑞芳從不表現出優越感,她經常在家自己做飯、搞衛生,當作鍛煉身體的方式。

張瑞芳生活特別節儉,睡衣破了,她用縫紉機補完後再穿。

2012年6月28日,張瑞芳在上海華東醫院不幸逝世,享年94歲。張瑞芳臨終前,兒子回到上海照顧她。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百度百科張瑞芳(1918年6月15日—2012年6月28日)

滄桑張瑞芳:她三婚嫁嚴勵找到了真愛,兒子在國外療養院打工 - 天天要聞

(芳華永不謝幕)

嚴佳抓住媽媽的手,眼裡涌滿淚水。張瑞芳深情地看著兒子,然後微笑著閉上了眼睛。

張瑞芳情感滄桑,但在與嚴勵的第三段婚姻中收穫了幸福。

張瑞芳雖然早已離我們而去了,但她在銀幕上塑造的「李雙雙」「趙玉敏」等經典角色,永遠活在觀眾心中。

-END-

首發作品,抄襲必究!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