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0多年來,印度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一直是考古學家關注的焦點。
這裡的發掘改寫了早期文字的歷史,揭示了印度與世界的海上貿易路線,並且發現了高度發達的古代城市遺址,進一步鞏固了泰米爾納德邦作為早期文明和全球貿易中心的地位。
然而,最新的考古發現或許比這些更具顛覆性。
外媒報道,近日研究人員在泰米爾納德邦的多個遺址中,發現了距今約5000至5400年的鐵製品,這一時間遠遠早於此前公認的世界鐵器時代起點。
這表明,在印度次大陸上,提取、熔煉、鍛造和塑造鐵以製造工具、武器和其他物體的過程可能獨立發展。
這一發現立馬引發了印度國內的媒體熱議,諸如:
「鐵器時代始於泰米爾納德邦?」
在此之前,考古學界普遍認為,最早的冶鐵活動發生在現代土耳其,約公元前13世紀。
最早的鐵器製品是九顆由隕鐵製作的管狀珠子,但真正的大規模冶鐵技術是從礦石中提取鐵(冶煉鐵),而非隕石鐵。
如今,泰米爾納德邦的考古證據表明:
印度次大陸可能獨立發展了冶鐵技術,而非由外部傳播。
鐵礦石的提取、冶煉、鍛造和成型技術,在南印度可能比西亞更早。
不過,印度科學教育與研究學院考古學教授帕爾斯·r·喬漢卻發出警告:
「我們需要謹慎解讀這一發現。鐵器時代可能在世界多個地區獨立發展,而不僅僅源於單一地點。」
他強調:「最早證據仍然不確定,因為世界上許多地區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或者已知考古證據但尚未正確定年」。
目前,在泰米爾納德邦已發現超過3000座鐵器時代墓葬,其中僅一小部分被挖掘,但已經出土了大量鐵器:
1、鋤頭、矛、刀、箭頭、鑿子、斧頭、劍
2、鐵質首飾,如戒指
3、埋藏在陶罐、石棺中的鐵製品
4、鐵器冶煉爐遺址
在某個墓葬遺址,考古學家發現了:
超過85件鐵制武器和工具,其中包括劍、刀、箭頭、鑿子、斧頭等。
20多個關鍵樣本在全球五家實驗室進行了測年,證實這些鐵器的年代極為久遠。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歷史學家奧斯蒙德·博佩阿拉奇指出:
「最驚人的發現之一,是一把超高碳鋼劍,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13至15世紀。」
超高碳鋼劍的發現表明,泰米爾納德邦的冶鐵技術遠超一般的鐵器加工水平,甚至達到了早期「鋼鐵製造」的高度。
考古學家奧伊西·羅伊進一步分析:
「泰米爾納德邦的鐵匠不僅僅是鐵器的使用者,而是鐵器的製造者。他們掌握了複雜的高溫冶煉技術,並且可能比世界其他地區更早。」
儘管泰米爾納德邦的發現意義重大,但印度的其他地區仍然缺乏系統的考古發掘。
印度著名考古學家卡特拉加達·帕達亞指出:
「泰米爾納德邦的發現只是一個起點,而不是終點。」
「我們需要追溯鐵器技術的發展過程,並尋找真正的冶鐵起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