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旭華同志遺體送別儀式在武漢舉行

2025年02月10日16:50:25 歷史 3793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全國道德模範,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長、黨委書記(代理)、名譽所長黃旭華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2月6日20時30分在湖北武漢逝世,享年99歲。2月10日上午,黃旭華同志遺體送別儀式在武昌殯儀館舉行。


黃旭華同志遺體送別儀式在武漢舉行 - 天天要聞


黃旭華同志病重期間和逝世後,中央有關領導同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中國工程院、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海軍、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有關領導同志,院士家鄉各級領導等,前往家中、醫院探望或以各種方式對黃旭華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


10日上午,武昌殯儀館天元廳莊嚴肅穆,哀樂低回。黃旭華同志的遺體覆蓋著中國共產黨黨旗,安卧在鮮花翠柏叢中。10時許,王忠林、李曉紅、李殿勛、孫偉、李德仁、王國強、諸葛宇傑、李仲平、王艷玲、郭元強、張文兵、琚朝暉、邵新宇、蔚盛斌、賈海英等在哀樂聲中緩步來到黃旭華同志遺體前肅立默哀,向黃旭華同志遺體三鞠躬,作最後送別,並與黃旭華同志親屬一一握手,致以深切慰問。


國家有關部委、有關地方、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海軍和省直有關單位負責同志,黃旭華同志親屬、同事、生前友好、家鄉代表,部隊官兵代表等也前往送別。


黃旭華同志逝世後,送花圈或發唁電的還有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國家發展改革委、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國防科工局、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科協,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海軍等有關單位和地方。


黃旭華同志1926年3月12日出生於廣東省汕尾市(原海豐縣),祖籍廣東省揭陽市,1945年至1949年就讀於國立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造船工程系,1949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核潛艇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黃旭華同志生於中華民族苦難深重之秋,在顛沛流離的求學生涯中立下了科學報國的遠大理想。1944年報考大學之際,目睹日寇的暴行,開始立志船舶報國;1945年至1949年在國立交通大學造船工程系學習期間,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引導和培養下,加入國立交通大學進步學生社團「山茶社」,積極宣傳進步思想,並成長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開啟了不忘初心聽黨話、牢記使命跟黨走的奮鬥者人生。


黃旭華同志始終將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聯繫在一起,服從組織安排,全身心投入黨和人民的事業。新中國成立以來,他先後在華東軍管會船舶建造處、國防部第七研究院第十五研究所、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等單位工作;先後擔任七院十五所副總工程師、第一代核潛艇工程副總設計師、總設計師;歷任七一九所副總工程師、副所長、所長、代理黨委書記、名譽所長。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2018年8月離休。


黃旭華同志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中國核潛艇事業。1958年,憑藉過硬的政治素質、精湛的專業技術,黃旭華同志被秘召進京。此後三十年,他隱姓埋名、默默耕耘,與第一代核潛艇研製人員一道白手起家、潛心鑽研,攻堅克難、砥礪奮進,鑄就深海利劍,實現了毛澤東主席「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偉大誓言。在第一代核潛艇研製過程中,他與第一代核潛艇其他總師等密切協作,帶領科研團隊克服重重困難,共同攻克了核潛艇研製的七大關鍵技術——史稱「七朵金花」。1974年,中國核潛艇首艇交付部隊使用時,他和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科研人員回顧其艱難研製歷程,總結提煉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無私奉獻」的核潛艇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核潛艇人自立自強、銳意進取、刻苦攻關、創新超越,為中國核潛艇事業不斷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紮實的技術基礎。1988年,我國核潛艇首次進行極限深潛試驗,作為核潛艇總設計師,他以「花甲痴翁、志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的豪邁氣概和無畏擔當,親自上艇坐鎮,隨艇下潛到極限深度,開創了世界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參加極限深潛試驗的先例,為後來者樹立了榜樣。退出領導崗位後,他仍牽掛著中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推動培養年輕科研人員、傳承弘揚核潛艇精神,通過各種形式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建言獻策。


黃旭華同志勤儉樸實、淡泊名利、甘於奉獻、言為士則、行為世范。1978年以來,黃旭華同志先後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全國先進工作者、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全國道德模範、影響世界華人、共和國勳章、最美奮鬥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多項重大獎項,期間三次被習近平總書記親授國家級重大獎勵,並作為獲獎代表發言。在榮譽面前,他始終謙虛地表示,黨和國家給予自己的表彰獎勵是對中國核潛艇事業的肯定和鼓勵,自己只是作為其中的一員代為領取,自己要不斷發光發熱、報效祖國。他時刻關心國家科技事業、核潛艇事業的長遠發展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長,魂牽家鄉、情系「戰友」,先後向科研、科普、教育機構捐獻自己的獎金逾2000萬元。其中,他捐資1100萬元設立的「黃旭華科技創新獎勵基金」激勵著一大批科研工作者繼承和發揚科學家精神,開拓創新、勇攀高峰;他多次到多地大中小學作報告、作科普,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宣講中國核潛艇創業故事,在武昌區中山路小學設立黃旭華院士科技教育中心,激勵青少年立志為祖國、社會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


黃旭華同志的一生,是為中國核潛艇事業勇毅深潛、不懈奮鬥、竭忠盡智、德高流光的一生。他「三十載赫赫而無名,花甲年不棄使命」,猶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他「攻堅苦戰兩鬢白,猶有餘勇再建功」;他「此生屬於祖國,屬於核潛艇」,是整個船舶工業乃至整個國防科技工業的一面旗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黃旭華同志遺體送別儀式在武漢舉行 - 天天要聞來源 | 湖北日報
編輯 | 楊潔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血色經緯:解碼朱溫的亂世強軍密碼 - 天天要聞

血色經緯:解碼朱溫的亂世強軍密碼

"朱三的刀,砍自己人時比砍黃巢還快三分!"——汴梁城頭的三百顆潰兵頭顱尚在滴血,坊間的私語已道破梟雄的治軍玄機。在晚唐藩鎮林立的亂局中,這個出身鹽梟的草莽,竟打造出橫掃中原的戰爭機器。
明朝無宰相:誰在替皇帝管天下? - 天天要聞

明朝無宰相:誰在替皇帝管天下?

洪武十三年(1380年),南京城的血腥味還沒散盡。朱元璋坐在奉天殿里,把玩著胡惟庸案的卷宗。這個跟他打天下的老夥計,因為"專權不法"被處決,九族盡誅。史書記載:"帝以歷代丞相多專權,遂罷中書省"(《明史·職官志》)。從此,中國延續千年的宰相
肖愛華履新!曾是「亞洲第一女劍客」 - 天天要聞

肖愛華履新!曾是「亞洲第一女劍客」

3月25日,江蘇省政府官網發布最新人事任免通知。其中,任命肖愛華為省體育局副局長。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肖愛華1971年3月出生,江蘇江都人,最為大家熟悉的是「亞洲第一女劍客」的稱號。2012年7月,肖愛華任南京體育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至此履新。圖片來源:南京體育學院官網肖愛華,女,漢族,1971年3月生,江蘇江都人,...
日本人對「性」的開放程度有多高? - 天天要聞

日本人對「性」的開放程度有多高?

日本的性文化不是一天兩天蹦出來的,得追溯到好幾百年前。平安時代(794-1185年),貴族們就已經把情愛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那時候的文學作品,比如紫式部的《源氏物語》,就大大方方寫出了貴族間的風流事兒。這本書的主角光源氏跟各種女人糾纏,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