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2025年02月09日18:43:05 歷史 1946

文字/編輯:貳玖

在古代,沒有現代的鐘錶和電子設備,人們如何精準地記錄時間呢?

答案就是——漏刻,一種古老而神奇的時間計量工具。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漏刻的外形像一個壺,壺中裝滿水,底部有一小孔,它是我國古代用來計時的一種裝置,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周朝,但問題是:

這麼普通的工具究竟是如何精準記錄時間流轉的?真相竟然就「藏」在壺中的水裡!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漏刻的起源與原理

漏刻,又稱漏壺或水鍾,據《周禮》記載,早在周朝就已經有了漏刻的雛形,它的工作原理簡單,就是靠水的穩定流速來幫忙計時。

一個標準的漏刻,主要包括兩大塊:漏壺和箭壺。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漏壺是一個裝滿水的容器,底部有個小洞,水就從這個洞裡面勻速地往外流。

為了讓水流得穩穩噹噹,漏壺的設計和打造可是相當考究,這樣才能保證計時準確無誤。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箭壺呢,就是一個帶刻度的容器,專門用來接收漏壺流出來的水。這些刻度通常是以時辰、刻、分這些單位來標的,一目了然,非常方便。

後來為了提高計時的精確度,箭壺上的刻度做得更加細緻,有時候甚至能精確到更小的時間單位。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箭壺裡面的水位會一點點往上漲,人們只要瞅瞅水位爬到哪兒了,就能心裡有數,知道時間多久了。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漏刻的結構與製作

做漏刻這事兒,得手藝特別好,因為漏刻準不準,全看做得細不細。首先,漏壺和箭壺用什麼材料特別重要。

古代工匠一般用銅或者陶土做漏壺,因為這兩種材料均勻,不容易變形,能讓水流得比較穩定。

銅質的漏壺得鑄造、打磨、拋光,陶土的漏壺得制模、燒制。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漏壺底下的小孔最難做,孔得特別精確,才能保證水流得穩。古代工匠用手工鑽或者簡單的機械來鑽這些小孔。

為了孔精確,工匠們得一遍遍測試,調整鑽頭粗細和鑽孔深度。

而為了計時更准,古代工匠還發明了分水器,分水器上有好多小孔,能讓漏壺的水流到好幾個箭壺裡。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這樣就算環境不一樣,箭壺裡的水位變化也能差不多,計時就更准了。

到了漢代,漏刻用得多了,不僅材料和設計更講究,功能也多了。

比如有的漏刻帶報時裝置,像銅壺滴漏里的銅人或銅鳥,到點兒了就自動報時,漏刻更好用了,也更好看了。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唐代以後,漏刻的工藝和精度更是牛了,樣式也更複雜多樣。

比如唐代的漏刻有時候好幾個漏壺和箭壺,時間量得更准。

而且唐代的漏刻裝飾也更漂亮,雕刻彩繪啥的,展現了唐代工藝美術的高水平。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漏刻的使用與校準

漏壺這玩意兒得時不時校準一下。水溫、水壓啥的都能影響水流速度,所以古代那些管漏壺的得經常檢查調整,保證時間準確。

那時候負責漏壺的官員叫「漏刻博士」,他們得負責保養和校準漏壺,確保時間記錄得靠譜。

校準漏壺一般用個叫「夜測法」的辦法。晚上,漏刻博士會把漏壺放在恆溫的地方,看著水位變化,跟標準時間比對一下。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要是有誤差,他們就得調整漏壺底下的小孔,或者調整箭壺裡的水位,保證漏壺走時准。

漏刻博士們通常用個叫「水則」的玩意兒來量水位,這東西跟現在的尺子差不多,能精確量出水位變化。

漏刻博士還得考慮季節變化對水溫的影響,夏天水溫高,水流得快;冬天水溫低,水流得慢。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所以,漏刻博士得根據季節調整校準值,保證時間記錄得准,同時他們還得負責漏壺的日常保養。

比如清理漏壺和箭壺,確保水流通暢,沒堵住,另外漏刻博士還得記錄時間數據,給天文觀測和曆法編製提供準確的時間參考。

在我國古代,漏刻博士一般歸太史局或者欽天監這樣的官方機構管,漏壺的準確性直接關係到朝廷的行政管理和天文曆法的編製,所以漏刻博士在古代社會裡地位挺高的。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漏刻的種類與演變

漢代時期的漏刻技術有了全新發展,搞出了個十分複雜的「水運儀象台」,這台裝置不僅能告訴你現在幾點,還能展示一出「天文秀」:

比如日月星辰是怎麼轉的,這東西簡直就是古代的天文鐘,計時、觀星、演示,樣樣精通,展現了古代工匠們的手藝和智慧。

再看漏刻,也有好幾種類型,浮箭式和沉箭式漏刻是當時最流行的。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浮箭式漏刻就是在箭壺裡放個帶刻度的浮箭,水位一漲,浮箭就跟著往上走,一看浮箭的位置就能知道現在幾點了。

沉箭式漏刻則是箭壺裡放個帶刻度的沉箭,水位漲了,沉箭就慢慢沉下去,你得看沉箭露出水面的部分來判斷時間。

這兩種各有千秋,浮箭式漏刻看時間方便,沉箭式漏刻在某些情況下更穩當。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就這樣到了宋代,又有了更高級的多級漏刻出現,用好幾個箭壺連著,一個壺的水位變化會影響下一個壺,這樣時間就能測得更准了。

不過這種多級漏刻通常由幾個漏壺組成,每個壺的水位變化都得配合得天衣無縫,才能實現精確的時間計量。

還有那種把日晷和漏刻結合起來的複合式計時器,這種計時器白天用日晷,晚上用漏刻。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日晷白天准,漏刻晚上准,兩者一結合,全天候時間測量就搞定了,解決了單一計時器在某些時段不準的問題。

漏刻算是古代的一種「黑科技」,但如今大家用科學角度來看,它其實就是利用了流體力學中的穩定流動原理。

確保水以恆定的速率流出的同時,再對時間的分割和度量。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古人計算時間用的是時辰,一個時辰差不多就是現在的兩小時,而漏刻能把時辰再切成更小的塊兒,即「刻」。

一刻大概就是現在的14.4分鐘,人們就靠看水位怎麼一點點往下掉,來判斷時間過得有多快。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準記錄時間的流轉,看完嘆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聞

那個年代,漏刻非常重要,無論是安排晨起夜寢、種地農耕還是觀星辯日,都得靠它來精確地掐准幾點幾分。

雖然現在高科技已經取代了漏刻的工作,但漏刻作為古代科技的代表,它對後來的鐘錶製作、時間測量甚至現代科技的進步都有重大意義。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大清白銀帝國:晉商、徽商、粵商的財富戰爭與江湖恩仇 - 天天要聞

大清白銀帝國:晉商、徽商、粵商的財富戰爭與江湖恩仇

一、晉商:縱橫歐亞的金融帝國締造者1. 皇商發跡秘史1628年,一支駱駝商隊頂著沙暴穿越戈壁,馱著20萬斤茶葉抵達恰克圖。領頭的范家掌柜不會想到,他們正開啟中國最早的國際貿易通道——這條由晉商開闢的萬里茶道,每年運輸量高達25萬噸。2.
二戰小歷史:二戰序幕 - 天天要聞

二戰小歷史:二戰序幕

本文旨在:追憶、解讀、揭秘二戰歷史,絕無宣揚納粹主義精神或其它意圖,請勿曲解。謝謝合作!二戰是由兩個社會主義國家,既希特勒領導的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和斯大林領導的國家社會主義蘇聯共同侵略瓜分波蘭拉開序幕的。(德國民族社會主義原文:德國納粹。
已故「世紀嬰兒」母親發聲:女兒住院治療9小時後去世……為何又是年輕人?心內專家提醒 - 天天要聞

已故「世紀嬰兒」母親發聲:女兒住院治療9小時後去世……為何又是年輕人?心內專家提醒

3月24日,山西長治的岳女士發布視頻,感謝網友對女兒千千的關愛和悼念,她在配文中寫道,「她以千禧寶寶、世紀嬰兒的身份降生,在人們的歡呼聲中降生,如今又在人們的關愛祈願聲中歸去。」視頻發出後,引發廣泛關注,不少網友為這個2000年1月1日0時0分出生的女孩感到惋惜。岳女士告訴記者,千千於3月9日去世,「孩子剛剛開...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兩位大家為何出書同名 - 天天要聞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兩位大家為何出書同名

(更多新書好書推薦,點擊知事薦書)201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梁啟超版199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錢穆版《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一字不差的書名出過兩個版本,作者分別是中國兩位學術巨擘——梁啟超和錢穆。兩位大家為何出書同名?兩本著作有何異同?參照比較後,愈見兩人學術思想的開明與見識立論的犖然。梁啟超系公認的清代學...
抗戰史上的今天:3月24日 - 天天要聞

抗戰史上的今天:3月24日

歲月無聲,歷史有痕。八十載光陰流轉,抗戰的烽火歲月依然銘刻在中華民族的記憶深處。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觀察者網特別推出「抗戰史上的今天」欄目,每日與您共同回望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1932年3月24日 上午,在上海英領事署舉行中日正式停戰會議,中國方面外交次長郭泰祺、軍代 表...
Uzi表示要是能讓小明代播就好了,網友表示不想出力又想賺錢? - 天天要聞

Uzi表示要是能讓小明代播就好了,網友表示不想出力又想賺錢?

在電競直播的舞台上,Uzi 一直是備受矚目的焦點人物。然而,近期他在直播中透露的內心困惑,讓大眾看到了這位頭部主播在職業與生活之間艱難掙扎的一面。Uzi 坦言,自己當下處於一種矛盾的心理狀態,既渴望能休息一個月來調整身心,可又擔憂休息過後會影響收入,畢竟直播賺錢對他而言仍是重要的經濟來源。他甚至半開玩笑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