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川不成軍」:四川人為何被稱為中國最有血性的群體?

2025年02月09日16:53:03 歷史 1780

「無川不成軍」:四川人為何被稱為中國最有血性的群體? - 天天要聞

四川人的血性從何而來?

別看今天的四川有近一億人口,但真正的「純血」四川人其實少得可憐。為什麼呢?因為歷史上,四川人幾乎被打光了。每當國家危難之際,四川人總是第一個站出來,用血肉之軀築起防線。

宋代,蒙古鐵騎橫掃中原,朝廷都跑了,唯有四川人死守故土,寧死不降。這場仗打了整整60年,1300萬川人,最後只剩下不到80萬。雖然最終未能改變命運,但他們的不屈精神,讓敵人付出了慘痛代價。

到了明朝末年,滿清入關,全國再次陷入動蕩。這一次,又是四川人站了出來,誓死不降。從1644年到1776年,四川人抵抗了整整一百多年。剛繁衍到600萬的川人,最後只剩下不到10萬。幾乎全省殉國,這種捨生取義的精神,深深烙在了四川人的骨子裡。

「無川不成軍」:四川人為何被稱為中國最有血性的群體? - 天天要聞

近代史中的川軍:350萬人出川抗日

到了1937年,中華民族再次面臨外敵入侵。這一次,350萬川人出川抗日。什麼概念?十戶人家,九戶無兒郎。川軍穿著草鞋,千里行軍,奔赴前線。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川軍的傷亡率高達20%,但被俘虜的比例卻極低。為什麼?因為川軍打起仗來,真的是玩命的。

日本沒打到四川,四川人就主動出擊了。出去350多萬人,回來的只有10多萬人。這種犧牲,讓人心疼到落淚。川軍寧死不降的精神,幾乎刻進了他們的DNA

「無川不成軍」:四川人為何被稱為中國最有血性的群體? - 天天要聞

川軍的血性:日軍都怕

在日軍的記載中,川軍的評價只有四個字:英勇無敵。網上流傳著一種說法:日軍最怕遇見的,恐怕就是川軍了。這種說法並非空穴來風。川軍的血性,不僅體現在戰場上,更體現在他們那種「寧死不降」的骨氣上。

20%的傷亡率,不是川軍內部的比較,而是全國範圍內的佔比。川軍的犧牲,遠超其他地區。寧死不屈的比例,佔到總人數的3%。這種數據,足以說明川軍的血性。

「無川不成軍」:四川人為何被稱為中國最有血性的群體? - 天天要聞

四川人的血性:骨子裡的不屈

有人說,四川人是最有血性的群體。這話不假。從宋代到近代,四川人總是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他們的血性,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骨子裡的不屈。

「無川不成軍」,這句話不僅是對川軍的讚美,更是對四川人血性的總結。四川人的血性,不僅體現在戰場上,更體現在他們那種「寧死不降」的精神上。

「無川不成軍」:四川人為何被稱為中國最有血性的群體? - 天天要聞

四川人的血性:今天的意義

前段時間,網上有人問:「如果國家發生戰爭,中國人還敢上嗎?」我可以告訴你,四川人絕對第一個上,而且上的人數也絕對最多。這種血性,不是一時的熱血,而是骨子裡的不屈。

四川人的血性,不僅是對歷史的總結,更是對未來的承諾。「四川不滅,華夏不亡」,這句話不僅是對歷史的總結,更是對未來的承諾。

「無川不成軍」:四川人為何被稱為中國最有血性的群體? - 天天要聞

四川人的血性,不是一時的熱血,而是骨子裡的不屈。從宋代到近代,四川人總是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他們的血性,不僅體現在戰場上,更體現在他們那種「寧死不降」的精神上。

「無川不成軍」,這句話不僅是對川軍的讚美,更是對四川人血性的總結。四川人的血性,不僅是對歷史的總結,更是對未來的承諾。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廣州一棵千年荔枝樹時隔4年再次結果!預估樹齡1024歲 - 天天要聞

廣州一棵千年荔枝樹時隔4年再次結果!預估樹齡1024歲

隨著氣溫攀升,嶺南大地處處荔枝飄香。這幾天,廣州一棵千年古荔為廣州最古老的荔枝樹,時隔數年後再結碩果,這一罕見的景象吸引了周邊村民前來拍照觀賞。千年古荔位於廣州黃埔玉岩書院,為一級古樹,據估測迄今有1024歲,這個年齡對於具有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廣州來說,可謂見證了城市半部的歷史,承載著市民對嶺南佳果的記...
長知識!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 - 天天要聞

長知識!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

原標題: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文物有話說)中國科學技術館展出的記里鼓車復原模型。中國科學技術館供圖張蔭麟復原《宋史》記載的記里鼓車齒輪裝置圖。中國科學技術館供圖計程車是現代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主要通過記錄行車裡程計算費用,因此也
3個被史書隱藏的真相:夏侯惇0勝仗卻成曹魏第一大將? - 天天要聞

3個被史書隱藏的真相:夏侯惇0勝仗卻成曹魏第一大將?

在三國群雄逐鹿的璀璨星河中,夏侯惇的名字似乎總帶著一絲微妙的光芒。當五子良將馳騁沙場、威震敵膽時,這位曹魏元勛的軍事履歷上卻難覓耀眼的勝績。史書冷峻的筆墨下,一個令人費解的謎題浮出水面:一位鮮有戰功的將領,為何能登上曹魏權力之巔,成為曹操時
明朝張七姐:一代皇后被廢,滿朝文武無一人為她發聲 - 天天要聞

明朝張七姐:一代皇后被廢,滿朝文武無一人為她發聲

作者:青燈雖然說皇帝後宮那些事,都是皇帝自己的家務事,可是自古以來,都是天下大事,都要放在朝堂上辨一辯。特別是在明朝,皇帝娶什麼樣的嬪妃,立後還是廢后,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勢必要鬧上一場。可偏偏有這麼一位皇后,她被廢黜的時候,滿朝文武無一人說
楊六郎與肅寧地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楊六郎與肅寧地名的傳說

地名故事:楊六郎與肅寧 不少人聽說過「劉秀夜走三陽」的傳說。三陽指的是饒陽、宰陽、高陽三座縣城。饒陽、高陽人們都知道,宰陽在現在的地圖上找不到了。其實宰陽就是現在的肅寧。 相傳楊六郎與遼國交戰在宰陽東紮下營寨,每日親自監督訓練牤牛,準備用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