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毛主席的親切看望,周士第永遠都不會忘記。
這是因為,在周士第看來,毛主席的工作已經十分繁忙了,是不用專門到醫院看望自己的。
1955年1月23日,中央軍委發布了《關於評定軍銜工作的指示》。不久後,在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通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在這個《條例》中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採用世界通用的軍銜體制。
9月27日,中央軍委專門發出電報,並公布了授予粟裕等1038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軍官以將官軍銜的命令。其中,10名大將、55名上將,175名中將,798名少將。其中,周士第包含在55名上將之列。
當天,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舉行的上將授銜典禮上,周士第等55位開國上將被授予了上將軍銜。期間,周士第等人接受了毛主席和朱德遞給他們的的授銜證書。
在接過上將軍銜證書時,周士第的心裡非常激動。那一刻,周士第想了許多,想了自己的革命經歷。
1900年9月9日,周士第出生於廣東海南島樂會(今海南瓊海)新昌村的一個農民家庭里,原名周力行、周平、周士悌。
1917年,周士第在參加了私塾和高等小學的教育後,考入瓊崖中學。學習期間,周士第參加了學生愛國運動,還被選為瓊崖學生聯合會幹事。
1922年,周士第前往廣州,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外圍組織「瓊崖評論社」,在黨的領導下,從事革命工作。
1924年5月,周士第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與徐向前等人成為了同學。
從黃埔軍校畢業後,周士第加入了孫中山組建的國民革命軍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先後擔任了副隊長、隊長等職務。
後來,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葉挺獨立團」成立,周士第成為了該團的核心成員之一,為第1營營長。
那時候,周士第在戰火的淬鍊下,革命思想和軍事指揮才能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職務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歷任了獨立團參謀長、代理團長、團長。
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後,周士第周士第率部參加了武漢國民政府舉行的北伐。
不久後,周士第率部駐紮在江西九江馬回嶺。此時,獨立團已經改為了國民革命軍第25師第73團。
8月1日,周士第率部參加了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的南昌起義。期間,周士第為起義部隊提供了強大的軍事力量。
那時候,周士第被任命為起義軍第25師師長,負責指揮起義軍的一部分主力部隊。在攻打南昌城的過程中,周士第率部迅速佔領了重要的政府機構和軍事要塞,為起義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
8月3日後,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計劃,中共前委指揮起義軍分批撤出南昌,準備進入廣東。周士第也參加了這一行動,參加了三河壩戰役和會昌戰役。
在三河壩戰役中,周士第率領的部隊雖然最終失敗,但卻頑強阻擊了國民黨軍隊的追擊,為主力部隊的撤退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得到了廣泛的讚譽。
起義軍南下廣東失利後,周士第輾轉於香港、南京、上海、西安、福建等地,積极參与策劃推翻蔣介石的反動統治,表現出了堅定的政治立場。
1931年夏,周士第被捕。後來,在宋慶齡的營救下,周士第走出了監獄。
後來,淞滬抗戰爆發,周士第擔任了上海抗日義勇軍隊長。之後,周士第來到蔡廷鍇的第19路軍,先後擔任了第49師參謀處長、團長。任職期間,周士第積极參加反蔣活動,
1933年底,周士第來到中央蘇區,擔任了紅軍大學的軍事教員,為紅軍培養軍事人才。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周士第參加了這一偉大的戰略轉移。在長征過程中,周士第先後擔任了軍委幹部團上級幹部隊指揮科科長、隊長。
1935年9月,周士第率領部隊進入位於甘肅和四川交界嘉陵江上游的鐵布溝,進行探路。
期間,周士第拉著騾子在半山腰的棧道上探路時,不慎跌進了江里。
此時,由於江水很深,周士第只好利用早年間在家鄉瓊海九曲江練就的好水性,一隻手夾著大衣和雨伴,用另一隻手劃著江水,一直在江水裡翻滾了幾里路才在一個拐彎處,拚命抓住岸上的石頭,爬到了岸上,成功死裡逃生。
來到陝北後,周士第被任命為紅15軍團參謀長,參加了直羅鎮戰役和東征戰役。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周士第被任命為八路軍第120師參謀長,跟隨師長賀龍開赴晉西北,參加抗日戰爭。
後來,周士第奉命轉戰冀中,參與指揮了齊會戰鬥、陳庄戰鬥、黃土嶺戰鬥等戰鬥。
1940年後,周士第又兼任了晉西北軍區參謀長、抗大第7分校校長等職。
1942年1月,賀龍和關嚮應奉命前往延安。賀龍和關嚮應離開後,晉綏軍區的工作落到了周士第的頭上。
由於長期的繁忙工作,周士第的身體出現了健康方面的問題。
1944年6月,周士第因肺結核日益加劇,不得不回到延安,接受住院治療。
那時候,周士第雖然不願意離開前線,但身體狀況卻不容樂觀,周士第也只好服從中央的決定,返回了延安。
在周士第住院後,毛主席十分關心,特意抽出時間來到醫院看望了他。
看到毛主席在繁忙的工作中依然惦記著自己的身體,周士第的心裡十分感激,動情地對毛主席說:「我沒事,還可以為黨工作二十年,請主席放心!」
聽了周士第的話,毛主席說:「你是長期從事武裝鬥爭的將領,在葉挺獨立團,在紅二方面軍,在120師,在晉綏軍區,你指揮了很多漂亮的勝仗,立下了赫赫戰功。但,革命是長期的。如今,你患了病,要耐心治病,治好了病,養好身體,還可以再為黨工作嘛。」
毛主席的話,溫暖了周士第的心。
隨後,毛主席又親切地說:「同志們都很挂念你,都希望你快點治癒出院,再立戰功!」
聽了毛主席的話,周士第點了點頭。
後來,在見到賀龍的時候,毛主席對他說:「周士第有無產階級共產主義的堅決性。」
在聽到賀龍轉述來的話後,周士第心裡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干起革命來更加有力量了。
後來,周士第被任命為晉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指揮了晉北戰役,打出了解放軍的威風,令敵人聞風喪膽。
1948年,周士第被任命為華北軍區第1兵團副司令員兼副政委,協助黃埔一期的老同學徐向前,指揮了晉中戰役和太原戰役。
1949年5月,周士第被任命為第18兵團司令員兼政委,跟隨彭德懷司令員參加了扶郿戰役和秦嶺戰役,為大西北的解放戰爭,作出了重要貢獻。
建國後,周士第又先後擔任了西南軍區副司令員、解放軍防空軍司令員、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軍外訓練部部長等職。
1959年,由於身體原因,周士第上將從一線的工作崗位上退了下來。
此後,周士第在周恩來總理的建議下,帶病堅持寫作,先後創作了《北伐先鋒》《起義中的二十五師》《東征回憶》《回憶賀龍同志》等54篇文章。
周士第創作的這些文章,都成為了後人了解歷史的、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