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就職演講打破了傳統演講的刻板形象,他重申了對美國未來的激進願景:「美國的黃金時代現在就開始了。」雄心勃勃的宣言之後,特朗普政府的四大優先事項一一亮相:安全、經濟、政府清理和價值觀重塑。

(美國總統特朗普)
首先聊聊安全問題。特朗普明確宣稱要讓美國再次安全,這顯然不止是簡單的口號。他的安全策略包括修築邊境牆,遣返非法移民等。從表面看,這似乎是一份傳統的計劃,但其背後的戰略意圖卻不可小覷。通過將焦點對準移民議題,特朗普試圖鞏固他在保守派中的支持,同時向那些因為經濟原因而憂心忡忡的選民傳遞保障信息。

(美國邊境牆)
然後是能源議題。特朗普政府把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作為重中之重的舉措之一,理由是解除能源生產和使用上的負擔。仔細想想,這可能是對美國本土能源生產商的巨大利好。美國有豐富的頁岩油和天然氣資源,放寬環境限制或許意味著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但與此同時,也可能引發環境惡化的風險。
接下來是對美國政府內部「動刀」,在特朗普眼中,政府內部充斥著效率低下的因子。他試圖建立一個更為高效且問責的政府機構。這樣的態度無疑會收穫一些掌聲,但也同樣可能引發諸多質疑:如何保證在清理官員的過程中不損害政府專業性?

(特朗普派馬斯克領導「政府效率部」)
特朗普的第四個優先事項顯得尤為爭議,那就是恢復美國傳統價值觀。這是直接影響美國社會多元性的重大議題。但特朗普似乎並不在意這些,他的目標是強化一種更為直白和傳統的美國身份認同。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上台不到12小時,提到的4件大事中幾乎沒有提及外交政策,尤其是關於會不會對中國加征關稅。此前,他曾揚言要對中國商品徵收更高關稅,但如今似乎態度轉變。這一變化可能緣於中美之間的複雜關係,以及雙方都有意願在共同利益上加強合作的現實需求。

(特朗普多次揚言對華加征關稅)
特朗普已經對中國釋放善意,似乎意圖緩和此前的緊張局勢。兩國作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國家,有廣泛的合作空間。然而,友好的表態只是開始,實際行動才是真正的挑戰。要想推動中美關係向前發展,特朗普更應該考慮如何立足於平等、互利的基礎上。
這一系列的政策和表態,無疑在國際社會上激起層層漣漪。不僅要看到這些政策可能帶來的直接後果,更需要關注其背後潛藏的深遠影響。特朗普這種極富個人色彩的執政方式,可能也會帶來更多的變數。
那麼,特朗普能否真的讓美國進入所謂的「黃金時代」?還是說,只是為美國和世界埋下了更多的不確定性?這一切,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