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王樹聲被授予大將軍銜。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王樹聲紅軍時期的一位老搭配,在這次授銜中,只被授予少將軍銜。
在很多人看來,能夠成為王樹聲大將的搭檔,那一定是一個戰功赫赫的名將,其軍銜不說大將、上將,至少中將是應該有的。
對於少將軍銜,這位老同志自然是有一些情緒的,為此,這位老同志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向毛主席表示了「抗議」。
一、一位少將的「無聲抗議」
這位老同志叫張廣才。
1955年,大授銜後不久,毛主席批閱文件時,突然發現了一份特別文件,這份文件的署名居然直接寫上「少將」二字。
毛主席是多麼睿智的人,一看到這個署名,他就知道這位同志有情緒。
發現是張廣才同志遞交的文件後,毛主席苦笑著對一旁的工作人員說道:「張廣才同志,這是受委屈了啊!」
一旁的工作人員說道:「主席,這是一種無聲的抗議嘛。」
對於張廣才,也許很多人不太熟悉,可是要說到他是王樹聲大將多年的搭檔,估計很多人可以體會到他的份量。
1955年大授銜後,一些黨內同志認為,張廣才軍銜的確低了一些,不說上將,中將至少應該要有。
二、王樹聲搭檔少將軍銜低了?
從資歷上看,張廣才參加過黃麻起義,1931年,張廣才所部改編為紅軍時,他擔任十師三十團政委,可以說,這份資歷比一些上將還要老。
從職務上看,張廣才在土地革命時期,更是非常之高。
1932年6月,張廣才成為紅73師政委,師長正是後來的開國大將王樹聲。
要知道,後來的開國上將洪學智,此時,正是張廣才的手下。
1933年年底,張廣才升任紅四軍政委,可以說,按照授銜規定,擔任大革命時期的軍級幹部,至少是上將級別。
洪學智在土地革命後期,擔任的正是軍政治部主任。
從戰功來說,在土地革命時期,張廣才的戰功也是很大的。
張廣才幾乎參加了紅四方面軍大部分戰役,第三次反圍剿戰役中,張廣才率所部,擊退了敵人一次次進攻,後來,張廣才還成功抓獲了敵六十九師師長趙冠英,這一戰,徐向前特別嘉獎了張廣才。
三、張廣才為何是少將?
那麼,資歷和職務如此之高的張廣才,1955年大授銜時,為何只是一個少將呢?
應該來說,新中國第一次大授銜是公平公正的,主持授銜工作的彭德懷、羅榮桓,他們都是黨內出了名的剛正無私,而且對於政治工作,羅榮桓更是非常熟悉。
授予張廣才少將軍銜,是評銜委員會,經過認真評估後的結果。
張廣才之所以只是少將,這是因為在抗戰之後,他的確「落後」很多。
抗戰爆發後,張廣才很少出現在正面戰場指揮戰鬥,他沒有足夠拿的出手的戰功。
抗戰初期,張廣才主要工作是編寫游擊戰術教材,培養軍事人才。
1938年,張廣才被調入八路軍兵工廠擔任政委。
1940年之後,張廣才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和休養,幾乎沒有參加過什麼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張廣才雖然擔任了吉北軍分區司令員,可是,張廣才大部分時間都在後方主持剿匪工作,建立兵站工作,張廣才基本上沒有參加過東北的大型解放戰爭。
因此,後期缺乏大的戰功,是張廣才軍銜只是少將的一個重要原因。
可以用張廣才曾經的部下洪學智來做一個對比。
1942年,洪學智已經開始擔任新四軍第三師參謀長,和黃克誠大將搭檔。
在蘇北戰場上,洪學智領導第三師立下了赫赫戰功。
內戰全面爆發後,洪學智擔任東野第六縱隊司令員,後參加了平津戰役等一系列戰功。在遼陽等戰役中,洪學智更是取得了殲敵三萬多人的輝煌戰績。
對此,毛主席親自下令嘉獎。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洪學智更是領導志願軍,取得了偉大勝利。
可以說,從戰功來看,張廣才是遠遠沒法和洪學智相比的。
職務也是軍銜評定的一個重要標準,這個職務,要綜合整個戰爭歲月來評定。
張廣才在土地革命時期職務的確夠評定上將資格,可是後來的抗戰和解放戰爭,乃至建國之後,他的職務也只能夠得上少將級別。
1955年3月,張廣才的職務才提升到武漢軍區副政委。
還是以洪學智來對比,土地革命後期,洪學智和張廣才的軍隊職務,已經差不多了。
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洪學智的職務,更是遠遠高於曾經的老領導。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洪學智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員。
1954年,洪學智被任命為總後勤部副部長。
因此,從後期職務上看,張廣才被授予少將軍銜是合情合理的。
當然,張廣才是少將,還和張廣才在土地革命時期犯下一個政治錯誤有關。
1935年,紅軍兩大主力會師後,張國燾仗著自己領導的紅四方面軍「兵強馬壯」,滋生了不該有的野心,為了實現自己另立中央的野心,張國燾反對毛主席的北上戰略,堅持南下。
在這次政治事件中,張廣才是支持張國燾的。
當然,張廣才更多是被張國燾所蒙蔽,後來,經過黨的教育,張廣才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開始堅決擁護毛主席。
不過,張廣才這個政治錯誤,多少是對他有所影響的。
事實上,授銜工作要做到絕對公正公平是很難的,很多戰功赫赫的名將,在很多人看來,他們本該授予中將,卻最終只獲得一個少將。
比如說出身四野的鐘偉少將就是如此,論戰功,論職務,鍾偉絕對夠得上中將軍銜,可是最終他被授予了少將。
和張廣才「無聲抗議」相比,鍾偉抗議的手段要激烈的多,鍾偉當時直接說去軍委討要一個說法,後來還是在老領導林彪思想教育下,鍾偉才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當然,對於張廣才的「委屈」,毛主席並沒有視而不見,考慮到土地革命時期張廣才的確是有大功勞的,毛主席下達指示,張廣才軍銜不變,但享受中將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