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49歲主婦在家遇害!曾熱情招待兇手!在逃26年的他曾犯案8起,都留下了這一痕迹

2025年01月16日10:40:27 歷史 5044

看過今年的熱播劇《我是刑警》嗎?

有多少人被劇里刑警們

鍥而不捨的精神所打動?

上海49歲主婦在家遇害!曾熱情招待兇手!在逃26年的他曾犯案8起,都留下了這一痕迹 - 天天要聞

許多網友猜測,

于和偉扮演的「秦川」是否有原型?

總製作人郭現春透露,

所謂的原型背後是

我國16萬刑警的縮影。

劇中有闡述:

隨著dna、指紋採集、

信息庫等刑偵技術的成熟,

對一些命案積案的偵破

帶來了希望。

 

還記得去年8月,

小儂曾報道過一起

發生在33年前的兇殺案

警方鍥而不捨追查33年

↓↓↓

上海楊浦33年前兇案真相大白!男子為買球鞋入室搶劫...12歲男孩目睹其逃跑

除了廣大吃瓜群眾

看過這篇報道的

竟還有一名

潛逃26年的犯罪嫌疑人

就在這期《東方110》

播出一個月多後被捉拿歸案了!

他說,當時看節目時

就有「不好的預感」

上海49歲主婦在家遇害!曾熱情招待兇手!在逃26年的他曾犯案8起,都留下了這一痕迹 - 天天要聞

這位讓警方花了整整26年

才找到抓捕機會的犯罪嫌疑人

究竟犯了什麼事情?

上海49歲主婦在家遇害!曾熱情招待兇手!在逃26年的他曾犯案8起,都留下了這一痕迹 - 天天要聞

時間回到1998年9月3日,49歲的上海主婦王芳(化名)被丈夫發現,在家中遇害,丈夫在第一時間報了警,楊浦警方立即趕到現場。

警方搜查發現,被害人家裡是一個二室的戶型,而王芳倒在了東面房間的地面上。據了解,東面房間是王芳女兒的卧室,因為面積相對大一些,還兼具了會客室的用途;而西面的房間,則是她們夫婦的卧室。

上海49歲主婦在家遇害!曾熱情招待兇手!在逃26年的他曾犯案8起,都留下了這一痕迹 - 天天要聞

偵查員判斷,死者的死因是失血性休克,推斷兇器應該是銳器。然而,警方在王芳家裡並沒有發現兇器的下落。

進一步偵查被害者的居所,警方發現,兇手是「軟進門」,即王芳自己打開門放兇手進入屋內的;而茶几上的水杯和香煙,表明王芳曾經熱情招待過他。因此,警方判斷兇手跟被害人之間應該具有一定的關係,而且是王芳「重視的客人」。

上海49歲主婦在家遇害!曾熱情招待兇手!在逃26年的他曾犯案8起,都留下了這一痕迹 - 天天要聞

此外,警方還發現,王芳家中有被翻動過的痕迹,而且兇手拿走了一些黃金首飾,以及有價票券,而這說明,這名兇手當時急需獲得財物。

上海49歲主婦在家遇害!曾熱情招待兇手!在逃26年的他曾犯案8起,都留下了這一痕迹 - 天天要聞

在兇手觸碰過的地方,技術員提取到了一些模糊的生物痕迹。

警方進行大量排查

兇手始終沒有到案

警方隨即發布了協查,並對於被兇手拿走的那些黃金首飾、有價票券的下落,展開了追查。針對這名兇手的身份,警方几乎做了全量排查。

在此期間,有兩名鄰居向警方提供了一些線索,通過他們的證詞,指向兇案發生的時間是當天的13點30分~13點35分,男子身高在1米70左右。

上海49歲主婦在家遇害!曾熱情招待兇手!在逃26年的他曾犯案8起,都留下了這一痕迹 - 天天要聞上海49歲主婦在家遇害!曾熱情招待兇手!在逃26年的他曾犯案8起,都留下了這一痕迹 - 天天要聞上海49歲主婦在家遇害!曾熱情招待兇手!在逃26年的他曾犯案8起,都留下了這一痕迹 - 天天要聞

那麼這個時間段里

進入王芳家行兇的男子

是什麼人呢?

警方了解到,案發時,49歲的王芳提早從原單位退休,她的丈夫是一家國有企業採購部門的負責人,是家裡的經濟支柱。

上海49歲主婦在家遇害!曾熱情招待兇手!在逃26年的他曾犯案8起,都留下了這一痕迹 - 天天要聞

而從王芳的女兒小靜口中得知,父母感情和睦,爸爸主外媽媽主內,家庭氛圍融洽,所以偵查員認為,因感情問題產生矛盾的可能性不大。

通過調查,警方也排除了兇手上門尋仇的可能。雖然認定兇手是沖「錢」而來,但警方排查了包括被害人的親友在內的300多人後,案情始終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26年後,案件迎來轉機

由於兇手沒有到案

對於王芳丈夫和女兒小靜來說

他們始終無法過上平靜的生活

2016年,王芳的丈夫因病去世。失去雙親的小靜覺得弄清母親死亡的真相似乎成為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偵查員從來沒有放棄。

上海49歲主婦在家遇害!曾熱情招待兇手!在逃26年的他曾犯案8起,都留下了這一痕迹 - 天天要聞

隨著刑事科學技術的升級,警方運用最新的演算法和比對手段,在2024年4月,成功比中了一個叫俞麒的人。

俞麒出生於1952年,13歲開始混跡社會,曾經因為販毒和多次盜竊,被警方查處過。

前科累累的俞麒在1965年到1999年之間,犯了8起案件,都被採集了生物痕迹。警方選取其中比對條件最好的,也就是1972年的一份樣本,將它錄入進了系統。

正是這份1972年的樣本,經過比對,與案發時兇手留下的被認定具有一定的重合性。為弄清楚真相,偵查員翻找出他所有前科的記錄,逐一進行人工複核。最終認定,俞麒就是兇手!

隨後,偵查員掌握到,俞麒如今在浙江省平湖市的一家工廠里做門衛,吃住都在廠里。排摸清楚他的作息規律之後,2024年11月21日早上6點半,警方按照預先制定的計劃對他展開了抓捕。

上海49歲主婦在家遇害!曾熱情招待兇手!在逃26年的他曾犯案8起,都留下了這一痕迹 - 天天要聞

兇手對殺人事實供認不諱

被警方抓獲之後

犯罪嫌疑人俞麒承認了自己身上

背著一條人命的犯罪事實

上海49歲主婦在家遇害!曾熱情招待兇手!在逃26年的他曾犯案8起,都留下了這一痕迹 - 天天要聞

俞麒交代,上世紀90年代,自己在楊浦區經營著一家五金店,而王芳丈夫工作的單位就在自己五金店對面。

那時,王芳的丈夫是後勤科科長,有時要採買老虎鉗之類的工具就會來店裡,因此他們成為了點頭之交。

逐漸地,俞麒也聽說了一些王芳家裡的事情。那個時期的俞麒沾染上了賭博的惡習,經濟狀況一落千丈,於是萌生出了歹念。

上海49歲主婦在家遇害!曾熱情招待兇手!在逃26年的他曾犯案8起,都留下了這一痕迹 - 天天要聞

案發當天,他趁著王芳丈夫在單位上班,冒充是丈夫的領導騙王芳打開了大門。毫無防備的王芳甚至沏了茶、發了煙來招待他。得手之後,俞麒逃去了西南邊境省市,將贓物變現用於了日常開銷。

上海49歲主婦在家遇害!曾熱情招待兇手!在逃26年的他曾犯案8起,都留下了這一痕迹 - 天天要聞

幾年後,見警方沒有查到他,這才敢回到上海。之後在家人的安排下進入了平湖市的那家工廠打工至今。

上海49歲主婦在家遇害!曾熱情招待兇手!在逃26年的他曾犯案8起,都留下了這一痕迹 - 天天要聞

之前《東方110》報道了一則楊浦破獲33年前命案積案的事情,俞麒在電視上也看到了,他當時擔心楊浦警方會不會也把自己的案件翻出來,果不其然,沒多久楊浦警方就找上門。

目前,犯罪嫌疑人俞麒因涉嫌故意殺人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正義或許會遲到

但永遠不會缺席!

不讓任何一條生命

平白無故地死去,

是每一代刑警們肩上背負的

職責和使命。

致敬所有為追尋真相

永不言棄的刑警們!

為他們點zan!

上海49歲主婦在家遇害!曾熱情招待兇手!在逃26年的他曾犯案8起,都留下了這一痕迹 - 天天要聞

 

【儂好上海·胖丁綜合編輯】

儂好上海(id:helloshanghai2013)原創編輯,轉載請註明來源。部分素材來源:案件聚焦、東方110、看看新聞knews、新聞坊,各路網友,如有冒犯,敬請聯繫。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著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著麥穗、望著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裡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 天天要聞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來源:解放軍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要抓黨性、嚴黨紀習主席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學習陳雲同志的豐富領導經驗」。陳雲同志關於改革開放條件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許多前瞻性、戰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當年,陳雲同志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等錯誤觀...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 天天要聞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日前,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了一批「四強」黨支部。記者留意到,駐守在深港邊界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獲評2025年度國移民管理機構「四強」黨支部。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擔負著福田口岸出境旅客邊防檢查任務,自2019年成立以來,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獲評廣東省青年文明號、深圳邊檢總站「先進基層...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 天天要聞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說起拉丁美洲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辭彙:香蕉共和國。這個辭彙指的是在近代的時候,拉丁美洲因為被美國控制,很多國家處於產業單一的狀態。比如瓜地馬拉只生產香蕉,所以得出個名字:香蕉共和國。其實拉丁美洲在世界歷史上頗為尷尬:很多人印象里,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