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萊說
編輯:豆萊說
文物是歷史的碎片,也是文化的載體,更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集體記憶的物質象徵。
而那些流散海外的文物,則如同失散的家人,承載著一段段沉重的歷史,也寄託著無數國人回歸的期盼。
它們的命運,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弦,也成為中華民族復興之路上一個無法迴避的議題。
2000年的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中的牛首、猴首和虎首的出現,如同一道驚雷,瞬間點燃了海內外華人的關注,也深深觸動了那段不願被提及的民族傷痛。
在這場拍賣會上,前保利集團的董事長拍下了國寶,而這個人還和鄧小平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救下國寶的賀平
這三件獸首最終的命運,與一位低調的企業家——賀平,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他並非普通的商人,他的身上流淌著革命的血液,他的心中燃燒著熾熱的家國情懷。
賀平的父親賀彪,是紅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被譽為「紅軍華佗」,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醫療條件極度匱乏,賀彪憑藉著對中醫的鑽研和精湛的醫術,為無數紅軍戰士療傷救命。
長征途中,他用有限的藥材,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蹟,甚至連敵軍都對他敬畏三分。
抗日戰爭時期,賀龍將軍身患重病,生命垂危之際,正是賀彪妙手回春,將其從鬼門關拉了回來,「軍中神醫」的稱號,實至名歸。
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賀平從小就耳濡目染著勤勉、堅韌、奉獻的家風,一顆愛國之心也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生根發芽。
賀彪
賀平考入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打斷了他的求學之路,他被迫離開校園,被安排到農村進行勞動改造。
對於一個滿懷理想的青年來說,這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但是,賀平並沒有因此消沉,他將這段經歷視為一種磨練,用父親在長征路上經歷的種種磨難來激勵自己。
他明白,相比於父親在戰場上經歷的生死考驗,下鄉勞動幾年算不了什麼,他積極地投入到勞動中,用汗水和雙手體驗著生活的艱辛,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農民的辛勤和不易。
保利集團的崛起與賀平的領導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從計劃經濟逐步走向市場經濟,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來臨了,賀平選擇加入剛剛成立的保利集團,這家以軍隊背景為基礎的企業。
對於賀平來說,保利集團不僅是一個施展才華的平台,更是一個實現理想的舞台。
他憑藉著自身的智慧、勤奮和在軍隊培養的堅韌不拔的精神,迅速在保利集團嶄露頭角,成為公司骨幹。
他並沒有因為「鄧小平女婿」的身份而享受特權,相反,他更加低調務實,兢兢業業地工作,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賀平的才學和能力被很多人看到,所以後來他就,被任命為保利集團董事。
在他的帶領之下,保利集團從最初的軍工貿易業務逐步擴展到文化、房地產等多元化領域,不斷發展壯大。
在賀平的領導下,保利集團不僅成為了中國經濟的支柱企業,也躋身世界500強,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企業的風采。
這種信念,貫穿於保利集團發展的始終,也為他贏得了廣泛的尊重和讚譽,他從未將自己的身份作為炫耀的資本,而是默默地用行動詮釋著一名企業家的責任與擔當。
然而,商海的沉浮並非一帆風順,一個更大的挑戰正在等待著他,一個關乎民族尊嚴和文化自信的抉擇即將擺在他的面前。
2000年的香港,一場拍賣會即將拉開帷幕,而這其中的幾件拍品,將賀平推向了歷史的舞台中央,也讓他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三千萬港幣奪回獸首,一場文化尊嚴的較量
2000年4月,香港佳士得拍賣會的預展上,圓明園牛首、猴首和虎首赫然在列。這消息在國內外掀起了軒然大波。
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圓明園的劫掠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傷痛,而這些獸首的出現,無疑是在這傷口上撒鹽,是對民族尊嚴的公然挑釁。
它們早已超越了單純的藝術品和歷史文物的範疇,成為了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象徵,也承載著一段沉重而屈辱的歷史記憶。
彼時,賀平正在歐洲出差,當他得知這一消息後,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動。
他深沒有絲毫猶豫,他立即指示保利集團香港分部團隊參與競拍,並明確表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這三件國寶迎回祖國。
拍賣會現場氣氛緊張而激烈,來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和機構紛紛加入競拍,其中不乏一些惡意抬價的行為,試圖從中漁利。
面對如此複雜的局面,賀平始終保持著冷靜和堅定,他不斷地通過電話與團隊溝通,密切關注著競拍的進展。
每一次舉牌,都代表著他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對歷史和文化的尊重。經過多輪激烈的角逐,保利集團最終以3000萬港幣的價格成功競得了牛首、猴首和虎首。
鄧榕
當這個消息傳回國內,舉國歡騰,人們奔走相告,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這不僅僅是三件文物的回歸,更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一次重大勝利,它向世界宣告:中國人民有決心、有能力守護自己的文化遺產,洗刷歷史的恥辱。
賀平的名字,也隨著這場拍賣,被深深地銘刻在了人們的心中。
信息來源:賀平百度百科
無償捐贈與文化傳承
賀平並沒有將這三件獸首據為己有,在他的安排下,牛首、猴首和虎首在香港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公開展覽,供廣大民眾免費參觀。
成千上萬的香港市民湧入展廳,近距離地瞻仰這三件飽經滄桑的國寶,感受著它們所承載的歷史重量和民族情感。
這次展覽,不僅讓更多人有機會親身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也激發了國人對保護民族文化的熱情和責任感。
展覽結束後,賀平做出了一個更加令人敬佩的決定:將這三件獸首無償捐贈給國家文物局,並由保利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
這一舉動,充分展現了他崇高的愛國情懷和對國家文化事業的無私奉獻精神。
對他而言,這3000萬港幣的支出,不是商業投資,而是一次對國家和民族的深情回饋,是他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投資。
賀平的義舉,為全社會樹立了一個光輝的榜樣,他用實際行動證明,愛國不僅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需要落實到行動中的責任。
企業家不僅要追求經濟效益,更要肩負社會責任,為國家和民族的文化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