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記 11:26 – 「看啊,我今日將祝福與咒詛都陳明在你們面前。」這段聖經經文曾引用無數次,用以描述自1944年以來的全球經濟結構。當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遭受嚴重財政壓力之際,盟軍簽署了《布雷頓森林協議》。根據協議,美元取代了英鎊,成為全球儲備貨幣。
自此以後,很多最初的承諾已逐漸淡化,但無論是美國的朋友還是對手,依然高度依賴美元作為儲備貨幣。接受美元的同時,他們也承擔著隨之而來的祝福與咒詛。這種未明言的美元儲備協議從一開始便難以為繼,然而自1944年以來,歷任美國總統都全力支持這一制度。不過,唐納德·特朗普可能不再願意繼續承擔這一責任,他突如其來的經濟與外交政策逆轉,似乎正在發起一場經濟革命。
本文的推測基於特朗普及其政府的演講,以及相關經濟政策行動。我們認為,特朗普並非真心希望結束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但他正試圖改變《布雷頓森林協議》中一些關鍵的殘留條款,包括以下幾點:
終止或大幅減少貿易不平衡
大幅限制軍事援助,要求各國為軍事支持付費
減輕債務負擔
推動製造業迴流本土
目前的關稅局勢極其複雜且瞬息萬變,長期影響深遠。因此,本文很可能只是眾多分析文章的開端,旨在探討長期經濟政策的變革如何影響經濟與市場。
在繼續之前,先來看看 2025 年 4 月 7 日經濟顧問委員會(cea)主席史蒂夫·米蘭(steve miran)的一段講話:
今天我想談談美國為全世界提供的「全球公共產品」。首先,美國提供了一把安全傘,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和平的時代。其次,美國提供了美元和國債,這些儲備資產支撐了全球貿易與金融體系,促成了人類歷史上最繁榮的時代。
這兩者對我們來說都代價高昂。在國防方面,我們的軍人冒著英勇的風險,讓國家和世界變得更加安全,並將自由世代相傳。我們亦向勤勞的美國人民徵收大量稅款,以資助全球安全。在金融方面,美元的儲備功能導致了持續的貨幣扭曲,加上其他國家的不公平貿易壁壘,進一步加劇了不可持續的貿易赤字。這些貿易赤字摧毀了我們的製造業,並使許多工人階層的家庭及其小區陷入困境,只為了便利非美國人之間的貿易。
特里芬悖論
我們曾撰寫多篇文章,探討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以及它如何影響美國與全球經濟。由於這一主題對於理解當前的關稅局勢至關重要,我們摘錄了一些內容。
1960年,距離尼克松政府暫停美元兌換黃金、布雷頓森林協議實際上失效的11年前,羅伯特·特里芬(robert tiffin)在其著作《黃金與美元危機:自由兌換的未來(dollar crisis: the future of convertibility)》中預見了這一不可避免的問題。根據他的邏輯,成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特權最終將讓美國付出沉重代價。
當時,很少有人關注特里芬的理論。然而,同年 12 月,他受邀參加了聯合經濟委員會的國會聽證會。
他在書中及國會證詞中描述的現象後來被稱為「特里芬悖論」。事實正如他所預見的那樣逐步展開。簡而言之,他指出,儲備貨幣的地位迫使相當大比例的全球貿易以美元進行。在這樣的體系下,要實現貿易和全球經濟的增長,美國必須源源不斷地向世界提供美元。
為了向全球輸出美元,美國必須長期保持貿易逆差。然而,持續的逆差將使美國逐漸成為一個債務國。
不可持續的循環
各國需要美元來與美國進行貿易,也用於與大多數其他國家的交易。因此,他們必須持有美元作為儲備,並且經常將這些美元儲備借出或投資到美國的金融市場。此外,外國政府和企業也會借入美元,以增加自身的美元流動性。這種對美元的需求或依賴,往往會推高美元兌其他貨幣的價值。結果是,美國出口變得缺乏競爭力,而進口商品則更具吸引力。這進一步加劇了貿易不平衡,並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外國將美元重新借給美國,支持其透過債務驅動消費進口商品。
隨著美國和全球經濟的增長,美國的貿易赤字和未償債務也在不斷增加。這使得我們對債務的依賴愈發嚴重,同時也需要更低的利率來應對債務壓力。這一問題自我強化,愈演愈烈。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廉價進口商品更受青睞,美國的製造業基礎逐步萎縮。
請看以下重點及其附帶的圖表:
美國國債債務相對於gdp的比率大幅上升。
過去30年,美國的貿易逆差增長了25倍。
製造業在美國經濟中的地位持續下滑。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tic數據,外國人已向美國借出或投資了26萬億美元的債務和股權。然而,這個數字可能仍然低估了外國人對美國的總投資規模。

債務/gdp

貿易逆差

製造業佔gdp的比重

聯邦債務

外資持有的美國金融資產
其他思考
有些人認為擁有儲備貨幣及無限借款的能力是一種「過分的特權」,作為交換,美國有一個不成文的協議,即向盟友提供軍事保護和武器。這樣做不但讓國家背負更多債務,也增加了美國對外資和低利率的依賴。
好的方面,美國不會像其他國家那樣面臨貨幣貶值帶來的巨大風險。我們不需要將美元兌換成其他貨幣來購買外國商品或服務。因此,美元貶值時期對通脹水平的影響微乎其微。此外,由於聯邦儲備系統主要是根據美國國內的經濟和金融狀況來制定貨幣政策,但由於匯率的重要性以及廣泛存在的外國持有的美元和國際美元借款,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受制於美國的貨幣政策,無論這些政策是否適合他們。
由於美元的儲備地位,美國在經濟和軍事領域更加強大。而且,美國比幾乎所有其他國家都要富有。雖然國家富裕的原因有很多,但美元的儲備地位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
祝福——財富
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給美國帶來的好處之一是低成本的債務。結果,如上所述,美國積累了巨大的財富。然而,美國的財富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金融槓桿和資產價格膨脹。如果外國投資者減持美國貸款和證券,金融資產價格可能會下跌,美國的財富也會隨之下降。
或者,就像2008年和2020年,聯邦儲備系統不得不介入並提供流動性支持。儘管美聯儲可能能夠再次挽救局面,但我們越來越依賴其市場操作,這進一步證明了現行經濟體系的不可持續性。
詛咒——生產力
不幸的是,低利率激勵了非生產性債務。例如接近歷史高位的股票估值、迷因幣和過高的房地產價格,這些只是眾多資產價值嚴重膨脹中的冰山一角。如果我們將債務用於更具生產性的用途,我們的經濟增長會更為強勁,從而更容易償還債務。換句話說,我們的聯邦債務對gdp的比率應該低於一且正在下降,而不是迅速上升。相反,我們越來越依賴更低的利率和美聯儲的干預。
唐納德·特朗普
唐納德·特朗普在 2018 年和 2024 年的經濟政見助他贏得了總統寶座。將工作遷回本土、減少貿易和財政赤字,以及縮減美國的全球軍事部署,這些主張深得選民共鳴。
不論特朗普的支持者是否意識到,他的行動似乎表明,美國需要擺脫過去80年來的經濟體系。以下是一些他近期的政策:
推行關稅以促進本土製造業,減少進口。
停止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運作。
減少或限制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軍事活動和經費。
透過大幅削減開支來降低聯邦赤字。
暫停美國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角色。
威脅解散北約(nato)。
結語
特里芬是對的。布雷頓森林協議及其一些隱含的條款確實不可持續。
如果特朗普成功終結或至少大幅改變當前的全球經濟結構,經濟和地緣政治將會發生劇烈變化。在初期,會對投資者帶來極大的挑戰。
美元很可能仍會繼續作為全球儲備貨幣,因為目前沒有其他合理的替代選擇。然而,圍繞全球經濟的那些不成文協議和承諾可能會大幅改變。
美國可以選擇主動按照自己的條件改變,否則明天可能被迫接受改變。這個決定並不輕鬆,因為改變必然伴隨著痛苦。但與此同時,不改變的後果可能更糟。魚與熊掌,取捨之間,唯有自知。
如何查詢蘋果、英偉達、微軟、谷歌、meta、特斯拉估值?investingpro公允價值工具助你一臂之力。
分析師估值、模型估值——雙管齊下,估值一眼知曉!
估值模型維度多,從現金流、營收、凈利等數據全方位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