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眾所周知,瓊瑤一生三段感情,兩段婚姻。
第一任丈夫慶筠,在婚後瓊瑤出名之時,心裡不平衡,從而步步沉淪,走上了酗酒賭博的不歸路,最終離婚。
第二任丈夫平鑫濤,恩愛57年,臨了臨了,發現一生錯付,這個男人人品太差,又當又立,財產留給原配的孩子,好好地一個文壇大家被害慘了。
照這麼看來,最愛她的男人絕對是她那位的初戀,愛她以誠、待她以禮的老師,可惜兩人相差25歲,不為瓊瑤父母所接納。
瓊瑤母親 袁行恕
而不被父母接納的原因就是,母親袁行恕不想讓瓊瑤步了自己的老路,她13歲那年,愛上了比自己大7歲的老師,20歲結婚後,後半輩子顛沛流離、風餐露宿....
他逃她追,他插翅難飛
1929年,在中國近代史上,正是關鍵的一年,軍閥混戰剛剛結束,日軍還沒有大規模入侵,那一年,年僅13歲的袁行恕,進入了當時培養出許多傳奇女性的北京兩吉女中學校。
那個年代的女性思想,正是新舊交替時,新思想是自由戀愛,舊思想是年少嫁人生子,而袁行恕就是在這所學校,愛上了比自己大7歲、且家境貧寒的老師陳致平。
與其他年輕姑娘不一樣的是,她並沒有因為自己年紀小,就矜持和靦腆,反而是主動出擊,給這位老師寫了一封告白信。
大概率瓊瑤的「犟種」思想就是遺傳了母親,當時袁行恕那出生於高門大戶的父母,知道女兒的想法後,一樣不同意女兒找一個窮的揭不開鍋的高校老師。
自己家好歹是名門,不說大富大貴,可往上數三代,那也都是當官的,而陳家呢,往上數三代,似乎是代代都窮的揭不開鍋,任誰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女兒嫁給這樣一個人家。
而當事人陳致平,在知道這個小姑娘對自己的心思後,更是直接選擇了辭職,換一所學校教書,但是他沒想到的是,袁行恕決定的事,八匹馬都拉不回來。
只要他換工作,袁行恕就跟膏藥一樣,走哪跟哪,這樣的日子,持續了7年,直到袁行恕20那年,陳致平似乎是妥協了,也似乎是習慣了,兩個人高調的公布了戀情。
但已經可以談婚論嫁的兩個人,依舊不被父母看好,為了能夠雙宿雙飛,兩個人私定了終身,相約從家裡搬出去,租房子同居,更是住在一起不久之後,她懷孕了。
不知道是陳致平的心機,還是袁行恕的高興,雙方父母最後也在這麼鬧心的見面中,定下了這段「以子相挾」的感情。
只是袁行恕當時並不知道,嫁給這個「心氣高」的男老師,後半輩子會顛沛流離,如果不然,估計不會「戀愛腦」上頭。
麒麟弟弟和鳳凰姐姐
都是男人得手之後,就會跟戀愛時判若兩人,陳致平也不例外,懷孕後袁行恕就輟學了,一個賦閑在家,一個要養活一家幾口,僅僅5個月之後,兩個人就開始吵架。
最嚴重的一次,袁行恕「流產」了,可袁行恕換了角度想,沒有了孩子,自己也可以回學校念書了,只是苦了自己的丈夫,陳致平痛哭流涕,在自己母親的遺像前跪了一晚上,自稱對不起祖宗....
也就是知道自己剛流產完,而丈夫的反應不是安慰,而是覺得對不起祖宗的時候,那個時候,袁行恕似乎才意識到,自己放棄了門當戶對,嫁給了這個家境貧寒的丈夫,是一件「錯誤」的事。
這段感情在結婚後,並不是她理想中的美好,但還沒等她想好,這段婚姻到底要不要繼續的時候,她又一次懷孕了,那一年她23歲。
本來為了工作想要在一次去醫院流產的她,在聽到醫生的那句「雙胞胎」時,突然就想,就算沒有好的婚姻,養好兩個孩子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1938年,正是抗日戰爭最關鍵的時期,那年春天,袁行恕在醫院生了一對雙胞胎,男孩小名「麒麟」,大名陳珏;女孩小名「鳳凰」,大名陳喆,也就是後來的文壇大家瓊瑤女士。
當時的她並沒想到,她不僅婚姻不算美好,兒女也一個比一個「叛逆」,尤其是這個女兒,在未來,三次自殺,三段感情,無一善終,最後還落得了個「輕生」的結局。
風餐露宿,顛沛流離
孩子出生後,正是打仗的關鍵時期,一家人迫不得已風餐露宿,躲避戰爭,就在顛沛流離間,第三個孩子出生了,可沒多久,兩個男孩就在戰爭中走失了(後來找回來了)。
崩潰之際,袁行恕和陳致平選擇了輕生,那一年,瓊瑤6歲,對於「死亡」兩個字,還沒有太多的定義,她只是眼看著父親抱著她,牽著母親,一步一步走向了河水最深處。
後來瓊瑤回憶這件事的時候,覺得當時的想法是,我既然跟定了爸爸媽媽,爸爸媽媽要死,我焉有不死的道理...
或許是父母親的自私,又或許是父母親的偏執,造就了後來的瓊瑤,但不能否認的是,當時的陳家父母為了瓊瑤,後悔了,也或許是惜命了,及時醒悟,從河裡又跳出來了。
抗戰結束後,一家子舉家遷到了台灣,兩個傳宗接代的弟弟也已經找回來,可那個年代,關了燈除了背唐詩,無事可做的陳家夫妻,又生了一個小女兒。
那時候,瓊瑤開始懂事,父母親都在教書,可生活就算穩定,也總會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父母親天天吵架,家裡天天雞犬不寧。
瓊瑤和小姨
本來就因為父母「偏向」弟弟妹妹而不平衡的瓊瑤,急需要,一個發泄點,或者說,有人給她提供情緒價值。
這個時候,那個比她大25歲的國文老師出現了,雖然這段感情最終因為母親發瘋的,不顧她的名節、不顧老師的優秀、不顧家裡人的臉面,而結束。
但卻在她心裡留下了一個「引子」,她聽話的嫁給了母親給她挑的丈夫,卻也走上了母親的老路,同樣比她大七歲,同樣是個窮小子。
只是,瓊瑤及時醒悟,選擇了離婚,而母親卻在貧賤夫妻百事哀中,選擇忍了一年又一年。
結語
袁行恕晚年過得非常不好,被迫害妄想症、白內障、抑鬱、失智等,通通找上了她,直到她901年去世,已經到了誰也不認識的地步了。
如果當年她聽了父母的話,還會走到如今這一步嗎?
誰也說不準,只是,每一個家庭上都有很多不盡如意的地方,婚姻是四平八穩的香火 ,平淡而有溫度,不夠熱烈但持久綿長 。
女人下嫁 通常活得很辛苦,門當戶對的婚姻才是穩妥的上佳選擇。
信息來源:
民國最早的師生戀,兩次懷孕,兩次龍鳳胎,女兒名字人盡皆知!. 紅色先驅. [2024-07-29].
袁曉園家族百年前照片入藏江蘇省檔案館 (圖). 重慶檔案信息網. [2024-07-29].
瓊瑤曾為母親怒吼丈夫 回憶起來忍不住落淚. 中國青年網. [202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