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永安奄奄一息,此人擁兵數千殺到成都邊,蜀漢險些早亡40年。
劉備永安託孤也叫白帝城託孤,即把後主劉禪託付給一正諸葛亮和一副李嚴兩個重臣,發生於公元223年。而孟獲雍闓在南中造反,爆發於公元225年,中間相隔其實並沒有多久,滿打滿算也就2個年頭。白帝城託孤和七擒孟獲兩個歷史橋段均家喻戶曉,這2年內還爆發了一個驚天動地的大事件,卻被演義和大家所忽略了。
此事件便是黃元叛亂。《三國志》記載: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三月,黃元進兵攻臨邛縣。可見,黃元此人是掐著點造反的,黃元一看諸葛亮跑出去了,成都只剩下了後主劉禪,於是馬上率領數千部隊去攻打邛縣。
邛縣在哪裡?這個黃元到底是什麼身份?為何手上有軍隊,黃元的造反有多嚴重?《三國志》記載:漢嘉太守黃元素為諸葛亮所不善,聞先主疾病,懼有後患,舉郡反,燒臨邛城。可見這個黃元原來是漢嘉郡太守,漢嘉郡位於蜀郡附近,具體位置可見下圖。
黃元是一個郡的太守,是一個不小的官職。故而黃元手裡有兵馬是不稀奇的事,舉漢嘉郡造反,火燒了邛縣,邛縣的地理位置可見下圖,基本上已經打到了成都邊上,如果邛縣被黃元拿下,下一步就快到成都城池下了。
黃元造反爆發於公元223年,比孟獲雍闓造反還要早兩年,可以推測夷陵兵敗後蜀漢當時內部並不是很穩定,一個郡的太守竟然敢公開發兵去揍成都的劉禪。當時的情況其實也挺危急,成都的兵力基本被抽空了,最後是劉禪身邊的大臣楊洪強烈推薦,建議劉禪派遣太子親兵衛隊前去截殺黃元叛軍。《三國志》記載:洪即啟太子,遣其親兵,使將軍陳曶、鄭綽討元。
都不得不動用劉禪的親兵衛隊了,可以推測趙雲、陳到、向寵等御林軍部隊都在永安白帝城劉備的身邊。所幸劉禪的親兵衛隊比較給力,黃元叛軍比較弱,最終黃元被劉禪的親兵衛隊擒拿了,此次叛亂才得以平定。
這便是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說的益州疲敝,劉備夷陵大敗後四五萬兵團覆沒,漢嘉郡、成都、南中地區的防禦兵力都幾乎沒了,這也是地方勢力敢造反的原因所在。如果黃元叛軍真的幹掉了劉禪的親兵,真的攻打到了成都殺掉了劉禪,那蜀漢真的會早亡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