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參考文獻及來源截圖已放文章末尾
劉禪被諸葛亮稱為扶不起的阿斗。
但這樣的一個無能君主,卻在位長達41年。
那劉禪他是真的扶不起嗎?
諸葛亮死後
諸葛亮可以說是三國時期的得力幹將,他在劉備死後,輔助劉禪。
諸葛亮活著的時候,劉禪對於一切的政務大事,他都充耳不聞。
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有種坐享其成的感覺,正是因為這種感覺。
才讓諸葛亮對劉禪失去了信心,覺得他是一個昏庸無能的人。
而諸葛亮對於劉禪可以說是盡心儘力,盡到了自己的義務,也完成了劉備對他的委託。
但這樣掏心掏肺的對待,直至諸葛亮行將離世之際,劉禪方才顯露出自己的本真面貌。
他派人詢問諸葛亮是否有什麼話要和他說,是否有合適的人選可以接替諸葛亮的位置。
由此不難看出,劉禪並非是一事無成的昏庸君主。
事實上,自諸葛亮與世長辭後,劉禪仍穩坐帝位長達41年之久。
這41年,劉禪也並不是一事無成的。
穩坐地位41年
對比劉備只當了幾年的皇帝,我覺得劉禪也是一個十分有能力的人。
比如說劉禪治理蜀漢的時候,可以說是困難重重,在那樣動蕩的社會環境中,他依舊能夠讓國家保持穩定。
就這一點來看,劉禪對於事務處理方面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他在處理政務上,也比較善於聽取大臣的意見,在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就可以看出,劉禪對他的話可以說是言聽計從。
而在其後,他還是可以聽從其他大臣的諫言,將國家大事處理有條不紊。
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他不是一個沒有腦子的人。
而劉禪的聰明絕非如此,在當時三國混亂的局面中,他知道要收斂鋒芒,隱藏自己。
所以他一直實行的是穩健的外交方法,與周邊鄰國搞好關係,這樣一來,就為蜀漢贏得了許多外交上的便利。
劉禪雖然沒有他的父親劉備那樣,擅長打仗,但是他也知道知人善用,任用了像姜維一樣有本事的將領,替他護住蜀漢邊境的安全。
而在當時,國家的經濟和社會還是有所發展的,只是說這樣的成就並不顯眼,因此讓人忽略了他的所作所為。
他在治理國家,和對內對外的態度,都可以看出他的政治智慧,以及他的初心是想讓國家穩定的。
但這樣的辦法,卻依舊沒有安穩國家的江山。
其原因也是蜀漢的國力本來就差,面對外界的多重壓力,最後還是走向了滅亡。
雖然蜀漢最終還是在劉禪的手上走向滅亡,但是我認為他絕對不是沒有能力的人,只是說他的運勢不好,環境動蕩。
結語
劉禪作為蜀漢二代帝王,身上所肩負的擔子也是極為沉重的。
但是在這樣的重擔之下,他還是頂住了壓力,為蜀漢王朝的延續貢獻了一己之力,僅憑這點,我認為劉禪就不是「扶不起來」。
信息來源:
1、原文刊登於中國青年報2021-11-02發布的關於《劉禪不叫阿斗?難道我們一直讀錯了?|文史筆談》的報道;
2、原文刊登於湖北日報2024-04-12發布的關於《還原真實的劉禪,在位長達41年,韜光養晦,諸葛亮臨終方見其城府》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