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帝與自己手下的將軍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又愛又恨。
這些將軍們手握兵權,可以幫皇帝開疆拓土,還可以帶兵保家衛國,但是他們也可以帶兵殺進皇宮,把皇帝拉下馬。
皇帝們都在想著:如果能有一個用到時就有,用不到時就沒有的將軍該有多好?
北齊皇帝高歡便做到了這樣,他將自己的大將關進了大牢,並且告訴兒子:「大牢里有猛將,需要時再把他放出來。」
但是這樣對待大將,難道不會使這位大將產生情緒嗎?把他從大牢里放出後,他還願意為這個國家出征嗎?高歡是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的?
追隨爾朱榮
在小說《天龍八部》中,慕容家族的終極目標,就是復興大燕,他們口中的大燕並非戰國時期的燕國,而是南北朝時期的燕國。
慕容氏是鮮卑族的姓氏,而鮮卑族又是南北朝時期最興盛的民族,拓跋氏、宇文氏、慕容氏都建立了自己的國家,而慕容氏建立的便是大燕。
在慕容氏建立大燕的途中,有一位關鍵人物慕容恪,他是武廟六十四將之一,是當時最厲害的那一批武將。
在他與哥哥的共同努力下,大燕也曾稱霸一時,但是在他們去世之後,大燕便逐漸沒落了,慕容恪的後人也逃到了別的國家,而今天要說的這位大將,便是慕容恪的後人。
慕容紹宗的祖上是慕容恪的第三子慕容紹,最終決戰的時候死在了戰場上,他們這一脈傳到慕容紹宗這一輩時,已經沒那麼什麼顯貴了。
他只能帶著家眷到處求生存,靠著依附別人才能過日子,不過好在他繼承了家族的優良基因,也是一位名將。
慕容紹宗長得人高馬大,但是平日里沉默寡言,不怎麼說話,一看就是個很老實的人。戰場上的慕容紹宗不僅武藝高強,心中的謀略也是一般人想不到的。
當他去投奔爾朱榮時,爾朱榮熱烈歡迎他的加入,並將他任命為了大將。
慕容紹宗雖然很能打,但是這個爾朱榮卻不是什麼精明之人。
爾朱榮起兵進入洛陽,控制了北魏的朝堂,並重新擁立了一個皇帝,如果爾朱榮能好好經營,當個攝政王也挺不錯的。
但是爾朱榮卻認為北魏的官員難以說服,只能全殺了以儆效尤。
爾朱榮打算給自己新立的皇帝舉辦一場盛大的登基儀式,趁此機會將官員們全都找來,然後全都殺了。
但是這種行為明顯是有違道義的,慕容紹宗雖然沒有婦人之仁,但是他覺得上來就把官員全部殺了,這肯定會有不好的影響,因此他強烈建議爾朱榮取消此次行動。
爾朱榮並沒有聽他的,在河陰開始大屠殺,將官員們給殺了個乾淨,史稱「河陰之亂」。果然,河陰之亂髮生後不久,爾朱榮就被殺了。
爾朱榮的兒子爾朱兆繼承了父親的位置,但是此時爾朱榮的親信高歡又動起了歪心思,他要替代爾朱榮,建立大業。
此時的高歡只是爾朱榮手下的將軍,掌握著不少的兵權,他還曾帶著慕容紹宗打過仗,算是慕容紹宗的前輩。
只不過自從高歡反叛之後,慕容紹宗就與他決裂了,此時的高歡最想要的就是爾朱兆,只要抓到了爾朱兆,就能宣告爾朱氏的滅亡,高歡就能掌握所有軍隊了。
而此時的爾朱兆正在慕容紹宗的保護下逃亡,最終兵敗自縊,慕容紹宗帶著爾朱家的家眷又跑了一段時間,最後實在是沒辦法了,這才投降於高歡,成了高歡手下的將領。
儘管兩人之前有矛盾,但高歡還是重用了慕容紹宗。
追隨高歡
雖然慕容紹宗跟著高歡一心一意,但是他這樣又能幹又話少的人,難免會被人搞。
慕容紹宗被高歡派去擔任青州刺史,有個大臣家裡就是青州的,想讓自己的弟弟在慕容紹宗手下當官。但是他弟弟只會吃喝玩樂,其他的什麼也不會,慕容紹宗最討厭這樣的人,直接把他趕走了。
慕容紹宗的行為惹怒了那位大臣,於是這位大臣便上書誣陷慕容紹宗,說慕容紹宗想利用青州土地復興大燕。
高歡本來就不怎麼信任他,現在還有人來告這種狀,這就導致高歡馬上起了疑心,他開始懷疑慕容紹宗,並且將其擔任的所有官職都取消了,還把他調回了自己身邊。
慕容紹宗知道自己被懷疑了,但是他沒有辯解什麼,只是安心地在高歡的身邊住了下來。高歡派來的侍衛們時時刻刻都在盯著慕容紹宗,但是根本沒有發現有什麼反常的地方。
隨後高歡又將那個誣陷慕容紹宗的大臣找了過來,仔細審問了他,結果那人卻拿不出證據。
高歡這才明白,自己險些誤殺了好人,他趕緊把慕容紹宗找了過來,不但將他官復原職,還視為自己的親信。
通過與慕容紹宗長時間的相處,高歡也越來越相信他,此時高歡手下有兩位大將,一個是慕容紹宗,一個是侯景。
比起慕容紹宗,侯景這個人明顯更狡詐一些,而且他的野心也更明顯。因此高歡雖然重用了他,但是一直在提防著他。
而侯景這邊,他最怕的人只有兩個,一個高歡,一個慕容紹宗。之前在爾朱榮手下打仗的時候,侯景只是慕容紹宗的屬下,也是慕容紹宗的弟子。
侯景在戰場上的謀略都是跟在慕容紹宗身邊學的,他那點小心思根本逃不過慕容紹宗的眼睛。
因此侯景要想謀反,必須將這兩人給解決。想殺高歡有點不太現實,於是侯景就把目標放在了慕容紹宗身上,他憑藉著自己在朝中的人脈,計劃把慕容紹宗除掉。
在一次平定叛亂時,慕容紹宗打了敗仗,侯景就抓住了這次機會,帶著自己的朋友們開始攻擊慕容紹宗。
但高歡也不是傻瓜,他知道侯景想幹什麼,於是他就跟慕容紹宗商量好了,給侯景來一手將計就計。此時的高歡已經病入膏肓,他也得準備後事了。
不久之後,高歡將慕容紹宗打入了大牢,而高歡拖著病弱的身軀,又撐了幾個月,在臨死之前,他將自己的兒子高澄叫到身邊,將自己與慕容紹宗的約定告訴了他。
高歡去世後不久,侯景果然造反,並且向其他國家請求了援兵。
高澄一開始並沒有將慕容紹宗放出來,但是他自己的手下實在不是侯景的對手,他不得不根據父親的遺言,重用了慕容紹宗。
慕容紹宗真稱得上是侯景的剋星,他一出手,侯景馬上潰敗了,只能逃到南梁去避難,再也不敢攻打北魏。
在解決了侯景的問題之後,慕容紹宗又被派去攻打潁川,但是潁川這個地方易守難攻,慕容紹宗和另外幾名將領打了一年也沒能打下來。
慕容紹宗打算使用水攻,利用潁河把潁川城給淹了,大軍再坐船進入城池。
這個計劃確實不錯,但是慕容紹宗在視察大船時,大船的纜繩斷了,大船被大風吹向了地方城池,慕容紹宗只能跳船逃生,最後被淹死在了水裡。
一代大將就此隕落,令人感慨萬千,三軍將士都感到悲傷。
高澄得知慕容紹宗的死訊後也是泣不成聲,他還專門給慕容紹宗賜了謚號「景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