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0月25日,在聯合國大會第26屆會議第1976次全體會議上,就「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進行表決。
該決議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結果得以通過。
從這次決議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便成為了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並將蔣介石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佔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
自此之後,中華民族徹底站了起來,屹立在了世界各國之中,並不斷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回顧往昔,新中國重返聯合國的路途是無比漫長和艱辛的,在這條路上充斥著太多的阻礙,其中以蔣介石、宋美齡為首的台灣政府則是叫囂最響的。
一來他們有美國撐腰,二來他們非法佔據著聯合國的席位,一旦新中國重返聯合國,那麼蔣介石集團將會徹底被驅逐出去。
1952年8月,宋美齡飛往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一直待了半年多,在此期間,她在美國四處奔波組建了百萬人委員會,該會的宗旨就是想盡一切辦法阻撓新中國重返聯合國。
自以為是
1927年3月,蔣介石率領北伐軍殺進上海。
此時的蔣介石已經不是數年前飽受投資失敗的落魄小伙,而能稱得上是意氣風發的將軍了。
他自認為現在的地位已經能夠配得上宋家的財富,便對宋美齡窮追不捨,此時已經距離兩人初識五年有餘。
這期間,蔣介石一直沒有間斷給宋美齡寫情書,當然,這也是宋美齡久久未婚的原因之一。
對於蔣介石的追求,宋美齡一開始並不「感興趣」,可是這次蔣介石殺進上海後,讓她內心橫生眾多波瀾。
雖然蔣介石身邊已有妻妾,但這又怎麼樣?
在宋家大姐宋靄齡的極力勸說與撮合下,宋美齡終於下定決心嫁給蔣介石。
趁著蔣介石第一次下野的空檔期,蔣介石親自跑到日本求見宋美齡的母親,最終得到了能迎娶宋美齡的許諾。
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與宋美齡在上海舉行大婚,盛大的婚禮在上海名流圈中瀰漫,就連與蔣介石一直對立的汪精衛也前來祝賀。
宋美齡的虛榮心在這一刻,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而她也自以為能永遠活在聚光燈之下。
四處奔走
蔣宋的結合,使得雙方結成了利益共同體,蔣介石不僅得到了以宋氏為首的江浙財團的支持,還與美國牽上了線。
宋美齡當然也同樣取得了她想要的榮光與參與國民政治的入場券。
在看似愛情之中,又充斥著濃重的政治氣味,正如《大公報》創始人胡霖所言:
蔣宋的婚姻是一次精心預謀的政治行動。
後來隨著蔣介石第二次北伐問鼎北京,並在南京正式開啟國民政府的統治後,宋美齡也一躍成為了人盡皆知的「第一夫人」,
在此之後,宋美齡一直在國民政府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與美國的關係中,她一直充當著蔣介石與西方對話的橋樑。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一意孤行發動內戰,其中不乏有宋美齡的原因,因為她愛權,不能接受蔣介石的失敗。
為了幫助蔣介石打贏內戰,宋美齡四處奔走,多次前往美國尋求援助。
美夢破碎
只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烏雲終究遮擋不住太陽的光芒,不得民心的蔣介石,最終被趕出大陸,宋美齡也只得跟隨前往台灣。
蔣宋二人不願意接受失敗,仗著美國在背後撐腰,一直在台灣以一國自居,甚至還非法佔據著聯合國的席位。
在蔣宋看來,只要他們擁有聯合國的席位,將來就有機會重返大陸。
只是朝鮮戰爭給了他們一個響亮的巴掌,而在這次戰爭之後,新中國以傲然的姿勢走進全球視野,重返聯合國已經指日可待。
宋美齡如坐針氈,她認為必須全力阻止,於是在1952年8月,親自飛往華盛頓集結反華勢力,組建所謂的「中國遊說團」,又稱「百萬人委員會」,以遊說反華勢力共同阻撓新中國重返聯合國。
1954年,宋美齡再次飛往美國,極力煽動美國阻止恢復新中國的席位。
進入20世紀60年代後,宋美齡的外交熱情依然不減,甚至還與蔣經國一起訪美,鼓動美國對大陸動用核武器,以支持他們反攻大陸。
只是美夢總會破碎。
1971年,台灣在聯合國的席位已經岌岌可危,宋美齡奔走無果,多數聯合國成員國開始支持新中國回歸。
最終,新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席位,蔣宋集團也遭到聯合國的驅逐,台灣也被承認是新中國的一個省,一切都塵埃落定。
而作為中國一個省的台灣,勢必回回到祖國的懷抱,我想,我們都能目睹到這一偉大的時刻……
參考資料:《宋美齡傳》、《宋美齡自述》等。
(圖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