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棋的炮為何寫成砲?

2024年12月08日14:32:05 歷史 1285

想必細心的棋友發現了,中國象棋的炮很多時候是砲,那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了?到底是砲還是炮呢?


中國象棋的炮為何寫成砲? - 天天要聞

中國象棋

在中國象棋那縱橫交錯的棋盤上,每個棋子都承載著獨特的意義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中,「炮」這個棋子頗為獨特,它曾經寫作「砲」,這裡面可大有文章。


中國象棋的炮為何寫成砲? - 天天要聞

從歷史淵源來看,「砲」字的出現與古代的戰爭器械緊密相關。在冷兵器時代,拋石機是一種極具威力的攻城與野戰武器。據歷史記載,拋石機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的工匠們已經懂得利用槓桿原理,將巨大的石塊或者燃燒物投擲向敵軍陣營。這種拋石機在古代被稱為「砲」,它簡直就是戰場上的巨無霸。想像一下,在古代的戰場上,一方的士兵們齊心協力地拉動拋石機的繩索,巨大的石塊呼嘯著飛向敵方的城牆,那場面是何等的震撼。而中國象棋的形成與發展,很大程度是對當時戰爭場景的一種模擬,所以將這種戰場上強大的武器「砲」納入到象棋棋子之中也就不足為奇了。


中國象棋的炮為何寫成砲? - 天天要聞

隨著時代的發展,火藥逐漸登上了歷史舞台。火藥改變了戰爭的模式,傳統的拋石機逐漸被火炮所取代。火炮的發射原理和拋石機有相似之處,都是通過一個發射裝置將炮彈投射出去。這時候,雖然實際戰爭中的武器發生了變革,但是在中國象棋里,「砲」這個棋子的名稱卻保留了下來,不過在書寫上慢慢簡化,變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炮」。這就像很多古老的文化元素在傳承過程中,隨著社會的變遷會發生一些形式上的改變,但內核卻始終如一。


中國象棋的炮為何寫成砲? - 天天要聞

從文化內涵的角度分析,「砲」字不僅僅代表著一種戰爭武器,它也反映了古人的智慧和戰略思想。在中國象棋里,「炮」的走法非常特殊,它的攻擊需要藉助其他棋子,就如同在戰場上,拋石機需要有合適的陣地和輔助人員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這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借力思想,懂得藉助外部的力量來達成目的。比如說三國時期,諸葛亮草船借箭,就是巧妙地藉助了曹操的多疑心理和江面上的大霧天氣,從而不費吹灰之力獲取了十萬支箭。這種借力的智慧,在「炮」這個棋子的走法規則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中國象棋的炮為何寫成砲? - 天天要聞

中國古代戰場

總結來說,中國象棋中的「炮」由「砲」演變而來,這一小小的棋子見證了從冷兵器到火器時代的歷史跨越,也蘊含著古人豐富的智慧和戰略思想。這個棋子的演變,既是歷史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生動體現。它就像一個小小的文化使者,無聲地向我們訴說著那些古老而又輝煌的故事。希望我們在下次下棋的時候,看到這個「炮」字,能多一份對歷史文化的敬畏與思考。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你早,河北|河北GDP5.4%;京津冀歡享廟會;國產流感創新葯來了?泰國總理將親自來華作保證 - 天天要聞

你早,河北|河北GDP5.4%;京津冀歡享廟會;國產流感創新葯來了?泰國總理將親自來華作保證

倪岳峰1月21日參加指導2024年度承德市委常委會民主生活會。王正譜1月21日在張家口市走訪慰問。【河北GDP5.4%】2024年河北GDP達47526.9億元,同比增長5.4%。(請左右滑動查看圖片)31個省(區、市)2025年GDP目標均已出爐,絕大多數省份目標不低於5%,其中,西藏「7%以上,力爭達到8%」,為全國最高。海南、內蒙古、湖北、...
扒扒——這些歷史人物謚號嚴重名不符實! - 天天要聞

扒扒——這些歷史人物謚號嚴重名不符實!

咱們講過不少期的謚號,謚號一般來說就是對歷史人物的一生功過的總結,評價好的謚號流芳千古,壞的謚號則遺臭萬年。但,就好像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一樣,壞人明明品行惡劣、遺臭萬年,卻得了看似很好的謚號,明明大大的忠臣卻被冠以惡謚,咱們今日就來簡單
中國城池史——廣西 欽州篇 - 天天要聞

中國城池史——廣西 欽州篇

「巨溟南浸,無極接天,中州之地至此而盡,十萬大山橫跨西維,界分華夏。雖無崇山峻岭之藩維,而有自然金城湯池之固。實一方之形勝也。」二戰末美軍航空測繪欽州周邊(茅尾海、欽州灣)地形圖南朝宋元嘉年間,析合浦縣地置宋壽、宋廣二郡,並置宋壽、宋廣二縣
湖南一副廳級幹部受賄1593萬餘元,在益陽受審了! - 天天要聞

湖南一副廳級幹部受賄1593萬餘元,在益陽受審了!

2025年1月21日,益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懷化市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謝商成受賄、行賄、濫用職權一案。.........................................................................................................益陽市人民檢察院指控:2010年
網球印沒了,攝像頭裝了,「低級別文物」德壽寺獲保護 - 天天要聞

網球印沒了,攝像頭裝了,「低級別文物」德壽寺獲保護

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正在進行。北京日報客戶端曾以《這類文物毀損嚴重,急需特別呵護》為題,報道一些低級別文物保護現狀不容樂觀的問題,記者調查發現,產權複雜、資金短缺、不文明行為等導致一些文物現狀欠佳。報道刊發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文物保護部門迅
在宋朝過年,滋味無限 - 天天要聞

在宋朝過年,滋味無限

「小童教寫桃符,道人還了常年例。神前灶下,祓除清凈,獻花酌水。禱告些兒,也都不是,求名求利。但吟詩寫字,分數上面,略精進、盡足矣。飲量添教不醉。好時節、逢場作戲。驅儺爆竹,軟餳酥豆,通宵不睡。四海皆兄弟,阿鵲也、同添一歲。願家家戶戶,和和順順,樂昇平世。」這首《水龍吟·除夕》是宋朝詩人孫維信寫的,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