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棋的炮為何寫成砲?

2024年12月08日14:32:05 歷史 1285

想必細心的棋友發現了,中國象棋的炮很多時候是砲,那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了?到底是砲還是炮呢?


中國象棋的炮為何寫成砲? - 天天要聞

中國象棋

在中國象棋那縱橫交錯的棋盤上,每個棋子都承載著獨特的意義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中,「炮」這個棋子頗為獨特,它曾經寫作「砲」,這裡面可大有文章。


中國象棋的炮為何寫成砲? - 天天要聞

從歷史淵源來看,「砲」字的出現與古代的戰爭器械緊密相關。在冷兵器時代,拋石機是一種極具威力的攻城與野戰武器。據歷史記載,拋石機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的工匠們已經懂得利用槓桿原理,將巨大的石塊或者燃燒物投擲向敵軍陣營。這種拋石機在古代被稱為「砲」,它簡直就是戰場上的巨無霸。想像一下,在古代的戰場上,一方的士兵們齊心協力地拉動拋石機的繩索,巨大的石塊呼嘯著飛向敵方的城牆,那場面是何等的震撼。而中國象棋的形成與發展,很大程度是對當時戰爭場景的一種模擬,所以將這種戰場上強大的武器「砲」納入到象棋棋子之中也就不足為奇了。


中國象棋的炮為何寫成砲? - 天天要聞

隨著時代的發展,火藥逐漸登上了歷史舞台。火藥改變了戰爭的模式,傳統的拋石機逐漸被火炮所取代。火炮的發射原理和拋石機有相似之處,都是通過一個發射裝置將炮彈投射出去。這時候,雖然實際戰爭中的武器發生了變革,但是在中國象棋里,「砲」這個棋子的名稱卻保留了下來,不過在書寫上慢慢簡化,變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炮」。這就像很多古老的文化元素在傳承過程中,隨著社會的變遷會發生一些形式上的改變,但內核卻始終如一。


中國象棋的炮為何寫成砲? - 天天要聞

從文化內涵的角度分析,「砲」字不僅僅代表著一種戰爭武器,它也反映了古人的智慧和戰略思想。在中國象棋里,「炮」的走法非常特殊,它的攻擊需要藉助其他棋子,就如同在戰場上,拋石機需要有合適的陣地和輔助人員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這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借力思想,懂得藉助外部的力量來達成目的。比如說三國時期,諸葛亮草船借箭,就是巧妙地藉助了曹操的多疑心理和江面上的大霧天氣,從而不費吹灰之力獲取了十萬支箭。這種借力的智慧,在「炮」這個棋子的走法規則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中國象棋的炮為何寫成砲? - 天天要聞

中國古代戰場

總結來說,中國象棋中的「炮」由「砲」演變而來,這一小小的棋子見證了從冷兵器到火器時代的歷史跨越,也蘊含著古人豐富的智慧和戰略思想。這個棋子的演變,既是歷史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生動體現。它就像一個小小的文化使者,無聲地向我們訴說著那些古老而又輝煌的故事。希望我們在下次下棋的時候,看到這個「炮」字,能多一份對歷史文化的敬畏與思考。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殘暴,屠出歷史紀錄!熟悉的威震天爆走拿下搶7!快船慘遭淘汰! - 天天要聞

殘暴,屠出歷史紀錄!熟悉的威震天爆走拿下搶7!快船慘遭淘汰!

掘船搶七大戰一觸即發,快船相比此前做了首發五虎的變陣:哈登+鮑威爾+小卡+小瓊斯+阿祖,即將小瓊斯頂替了鄧恩,提高了鋒線上的深度。掘金則五虎未變:穆雷+布勞恩+小波特+戈登+約老師。開場後快船的變陣就立竿見影,小瓊斯火力全開內外開花——擋拆下順攻框、接球下快攻自投自搶以及底角三分一箭穿心,幫助快船搶佔先機。...
援助蓋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 天天要聞

援助蓋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在萬里之外的南美洲國家蓋亞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的醫生,用堅守和奉獻精神,為當地患者帶來健康與希望,也推動了蓋亞那診療技術的發展。前不久,65歲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喬治敦公立醫院找黃曉波醫生複診。他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繼發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經過及時手術,他的眼睛已恢復了視力。喬治敦...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 天天要聞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篤篤篤……「啄木鳥」發出的悅耳聲音回蕩在林間,然而在80多年前,這個聲音卻是東北抗日聯軍預警及聯絡的「密電波」。搖動「響木」會發出類似啄木鳥啄木頭的聲音,抗聯戰士利用「響木」發出的不同聲音可表達多種意思,其在抗聯部隊隱蔽傳遞消息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介紹,80多年前,楊靖宇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 天天要聞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文‬/胡鐵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縣城外的蘆葦盪泛起金浪。四十七歲的劉備站在城樓上,望著校場上整齊列陣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腳邊的蒲草,在粗糲的指間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頑皮的笑意。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本文介紹《廣西學生軍》一書,藉以反映抗戰初期桂系軍隊組織發起的第二屆廣西學生軍的情況...
朱學勤憶胡適 - 天天要聞

朱學勤憶胡適

【原題】朱學勤:胡適,始終以一種從容的態度批評著那個時代,不過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轉自當代文學批評作者朱學勤 節選 | 想起了魯迅、胡適與錢穆轉載 | 《被遺忘與被批評的》胡適的一生是堅持自由主義的一生。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 天天要聞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說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認識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時也是影視歌三棲藝人但是你知道嗎?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銀行前灘31演藝中心舉辦《DIVA演唱會》上海站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這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我準備多首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