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將娶過12個老婆,90歲時還娶17歲美少女,並育有一女

2024年12月07日16:23:04 歷史 1795

電視劇里播放的那種民國愛情非常的感人,男女主之間的愛情故事可歌可泣,令觀眾感動不已。現實中,民國時期的愛情真的都是這麼浪漫的嗎?實則不然,有很多黑暗的故事在悄悄上演。

楊森國民黨上將,娶了12位老婆,個個都年輕貌美,甚至在90歲高齡時娶了17歲的少女,生下了一個女兒,真是令人大跌眼鏡。

一上將娶過12個老婆,90歲時還娶17歲美少女,並育有一女 - 天天要聞

楊森於1884年出生在四川廣安的一戶普通家庭,20歲那年加入了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兩年後又成為了同盟會的一員。

辛亥革命爆發後,楊森得到重用,先是成為陸軍第一師的營長後來成為了師長、軍長,直到1923年擔任陸軍第十六師師長。

作為村四川的軍閥,楊森有權有錢,可他的私生活一直是百姓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楊森的第一任妻子張氏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下的,兩人的結合沒有愛情可也平淡的過了幾年安穩日子,後來張氏因病早逝了。

張氏離世之後,楊森又在父母的安排下續弦了譚正德為妻,幾年時間裡,譚正德為楊家生下了一兒一女,楊家二老很是高興。

隨著時間的流逝,譚正德早已不復年輕時的美貌,楊森也漸漸冷淡她,到最後乾脆冷落了她,可憐的譚正德一直在楊家老宅守活寡,直到去世。

一上將娶過12個老婆,90歲時還娶17歲美少女,並育有一女 - 天天要聞

楊森在參加二次革命時被俘虜,後來僥倖逃脫,仕途之路也是從那時起異常順利,可他的性情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楊森手底下有個叫劉柱卿的人,此人頭腦活絡,攀龍附鳳,他看楊森非常受上級器重,挖空了心思巴結他。

他有個女兒長得非常漂亮,名叫劉谷芳,送給了楊森當小妾。

此時的楊森已經征戰沙場多年,與譚正德早已沒有感情,身心都空虛寂寞得緊,劉柱卿的做法正合他意,也就順理成章的接受了。

楊森與劉谷芳過了幾年快活日子,直到劉谷芳得了病去世。

前三段感情皆不順利,這讓楊森有了執念,瘋狂地想納那些美貌女子為妾,想從她們身上尋找快感。

1920年的某一天,楊森騎著馬從街頭經過,與一名女子擦肩而過,回頭看了一眼,只見那女子五官精緻,身姿窈窕,故而一見鍾情。

打聽到那女子的身世後,他上門求娶,奈何人家已經有了未婚夫,擇日就要成婚。

一上將娶過12個老婆,90歲時還娶17歲美少女,並育有一女 - 天天要聞

楊森怎麼可能輕易放棄,利用自己的權利地位,壓迫對方,最後不得已,將女兒嫁給了楊森,成為了他的第四個老婆。

楊森的妻子叫田衡秋,知書達理,聰明伶俐,楊森對她很是寵愛。後來逃亡台灣時都帶著她,可惜田衡秋後來患上了腦溢血,成為了痴呆兒,自然也遭到了楊森的唾棄。

說來也怪,楊森此人跋扈,以權利壓人,可事業之路卻無比暢通,正因為如此,巴結奉承的他越來越多,知道他的「愛好」,陸續有人上門給他送年輕貌美的女子。

楊森的接下來幾個老婆不是別人送的就是他強搶而來,他只要看上了哪家姑娘,耍盡手段逼迫人家不得不同意。

楊森90歲那年娶了他的第十二個老婆,對方是一位17歲的嬌俏少女,長得水靈靈的,楊森就想以此來證明自己還年輕。

不久之後,這位少女還真生下了一個女兒,一時之間也成為大家的笑談。

這就是封建時期女子的悲哀,女子似乎就是一件物品被人送來送去,也不顧自己意願,有些人就這樣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一上將娶過12個老婆,90歲時還娶17歲美少女,並育有一女 - 天天要聞

現在的我們迎來了好的時代,現如今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再也不會是任人隨意挑選的物品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清朝鄭親王傳奇 - 天天要聞

清朝鄭親王傳奇

愛新覺羅·濟爾哈朗第一位鄭親王是愛新覺羅·濟爾哈朗,是清太祖努爾哈赤三弟舒爾哈齊之子,是清代著名的滿族軍事家、政治家,清王朝創建者之一。他從青年時代起就追隨努爾哈赤南征北討,因軍功受封為和碩貝勒。是努爾哈赤時期共執國政的八大和碩貝勒之一,也
「朱雀玄武敕令」改名為「周喬治華盛頓」 - 天天要聞

「朱雀玄武敕令」改名為「周喬治華盛頓」

據@三湘都市報 消息,5月15日,「朱雀玄武敕令」發帖稱已經成功改名為「周喬治華盛頓」。15日晚,記者聯繫上改名的湖南小伙,據他介紹,5月15日早上接到縣裡戶籍署工作人員通知,稱新名字已通過審核,目前他對新名字很滿意,認為這個名字比較洋氣,但後續有更喜歡更合適的名字,也可能再次申請改名。這位小伙回應網上熱議解...
歷史地圖咋用?這份調查揭開高中生時空觀念培養現狀 - 天天要聞

歷史地圖咋用?這份調查揭開高中生時空觀念培養現狀

學歷史最讓人頭疼的是什麼?時間線混亂、地點對不上號,明明背了一堆事件,卻像散落的珠子串不起來。不少學生感慨:「翻開地圖腦子就亂,朝代疆域變來變去,根本記不住!」歷史地圖作為培養時空觀念的重要工具,在實際教學中到底用得如何?通過對江西N市第十
阿里於無聲處 - 天天要聞

阿里於無聲處

出品|虎嗅商業消費組作者|苗正卿題圖|視覺中國 虎嗅獲悉,4月開始,阿里內部開啟更換工牌計劃。在2023年阿里「1+6+N」改革後,部分子業務板塊曾推出單獨設計的工牌樣式,此次則將整體更新的統一的設計,所有阿里員工在提報姓名、照片等信息後,將陸續領到最新設計的「阿里巴巴工牌」。 與此同時阿里更新了員工跨組織流動...
不能把苦難深重的歲月與艱苦奮鬥的年代混為一談 - 天天要聞

不能把苦難深重的歲月與艱苦奮鬥的年代混為一談

近來,有人把苦難深重的歲月和艱苦奮鬥的年代混為一談,這種人如果不是智障,就是心懷鬼胎。圖片源於網路苦難深重的歲月指的是解放以前,人民身受三座大山的剝削和壓迫。外遭列強們的侵略和欺凌,內受地主惡霸和大資本家的剝削和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