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黨遭日軍盤查,眼看就要暴露,竟被他2歲的女兒救了

2024年12月05日18:04:08 歷史 1748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地下黨遭日軍盤查,眼看就要暴露,竟被他2歲的女兒救了 - 天天要聞

文|徐 來

編輯|徐 來

《——【·前言·】——》

1943年,火車上,日軍盤查越來越近,李振遠神情平靜,心裡卻像烈火在燒。

就在那關鍵時刻,一個小女孩的舉動,打破了緊張的局面。

她用稚嫩的聲音喊了一句,讓這名隱蔽戰線的地下黨,死裡逃生。這究竟是怎樣驚心動魄的一件事?

地下黨遭日軍盤查,眼看就要暴露,竟被他2歲的女兒救了 - 天天要聞

地下黨遭日軍盤查,眼看就要暴露,竟被他2歲的女兒救了 - 天天要聞

革命之路的起點

1931年,李振遠二十歲,幹了件讓全村人嚇破膽的事,日本警察欺凌女學生,他抄起酒瓶,照頭砸了下去。

砸完後,跑,直往東北跑,到了那裡,成了一名戰士,端槍上戰場。

敵人面前,子彈呼嘯,他從不退縮。這是他革命之路的起點。

地下黨遭日軍盤查,眼看就要暴露,竟被他2歲的女兒救了 - 天天要聞

後來,加入了共產黨,隱蔽戰線,不像正面戰場上刀槍見血,這裡需要偽裝,需要智慧。

1936年底,西安事變後,國共開始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成立,給了他更多的機會,李振遠迅速融入新的工作,積极參与各項任務,成了黨內一名出色的基層幹部。

地下黨遭日軍盤查,眼看就要暴露,竟被他2歲的女兒救了 - 天天要聞

隱蔽戰線中的家庭與友情

蘭州,戰地文化服務處,這裡是李振遠的重要工作地。

隱蔽戰線的工作,日復一日,緊張而危險,李振遠肩負著收集情報、策反敵人、掩護同志等任務,每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行走。

但在這樣的日子裡,他結識了一個人——趙德台。

趙德台是蘭新公路的俄文翻譯,家中也是普通家庭,趙德台是個直爽的漢子,佩服李振遠的抗日精神,覺得他是真正的英雄。

每次說起日本人對中國的侵略,眼睛裡都冒火。

地下黨遭日軍盤查,眼看就要暴露,竟被他2歲的女兒救了 - 天天要聞

他知道李振遠是個共產黨,但具體的工作他並不清楚, 只知道李振遠很忙,常常神出鬼沒,來去匆匆。

趙德台對李振遠有一種近乎崇拜的情感,幾次邀請李振遠到家裡做客。

李振遠有自己的顧慮,考慮到工作上的便利,沒有拒絕,趙家,是個能夠掩護他的好地方,也是一個可以獲取情報的關鍵點。

在趙德台的家裡,李振遠漸漸熟悉了一些常來的客人。

這些人身份各異,有商人、翻譯、官員,甚至還有一些不明來路的人,特別是一個叫張連芳的人,給李振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地下黨遭日軍盤查,眼看就要暴露,竟被他2歲的女兒救了 - 天天要聞

張連芳是蘭州警察局的督察長,三十多歲,身材高大,眼神銳利,總是一副居高臨下的樣子。

每次見到他,李振遠都能感覺到他的警惕與試探。

張連芳的懷疑不是毫無緣由,對趙德台家裡的,這些客人,似乎都有一套自己的判斷,尤其是對李振遠的身份,更是充滿懷疑。

李振遠並沒有退縮,這個張連芳身上的信息,可能是他們當前工作的一把鑰匙。

他開始以更小心的方式接近張連芳,每次在趙家見到他時,李振遠都表現得非常從容。

他們聊酒、聊蘭州的物價、聊附近商家的生意。

張連芳是個喜歡喝酒的人,尤其是在趙家,趙德台總是拿出好酒來招待他。

地下黨遭日軍盤查,眼看就要暴露,竟被他2歲的女兒救了 - 天天要聞

喝醉了張連芳話就多,李振遠發現,這個督察長一旦喝醉,就會放下平時的警惕,說出很多不該說的話。李

振遠從他的話中,得知了很多,關於警察局的內部情況,有些消息,甚至涉及機密。

這些情報,對於黨組織的工作至關重要。

一次,張連芳在趙家喝得爛醉如泥,話里話外提到了,軍統特務的一個任務。

他說,他們派了一些特務去延安,試圖打入我黨內部,還提到了李振遠等人的一些信息。

李振遠聽到這話,心中猛然一緊,他們在蘭州的活動可能已經暴露了。

回到家中,李振遠和妻子周梅影,開始商量對策。

地下黨遭日軍盤查,眼看就要暴露,竟被他2歲的女兒救了 - 天天要聞

周梅影是個堅強的女人,和李振遠一樣,長期從事情報工作,懂得如何應對危機,他們決定,必須撤退。

為了減少損失,通過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向延安請示撤退事宜,在等待指示的期間,必須繼續周旋,不能露出任何破綻。

幾天過去了,延安的消息沒有等來,蘭州的風聲卻越來越緊。

李振遠明白,不能再等下去了,他決定離開戰地文化服務處,重新尋找一個可以隱蔽自己的地方。

這時聽說一家英國人,開辦的工廠在招工,這家工廠,主要扶持手工業者,和小手工業合作社,環境相對自由,是個不錯的掩護場所。

地下黨遭日軍盤查,眼看就要暴露,竟被他2歲的女兒救了 - 天天要聞

李振遠報名參加了工廠的招工考試,憑藉過硬的文化知識,和豐富的經驗,順利地拿到了名次。

這樣,成了振華肥皂合作社的經理。

這份工作給了他一個穩定的身份掩護,讓他能夠繼續開展隱蔽戰線的工作。

每天,他就在工廠里管理著生產,和工人們打成一片,暗地裡繼續為黨組織收集情報。

地下黨遭日軍盤查,眼看就要暴露,竟被他2歲的女兒救了 - 天天要聞

險中求生的智慧與勇氣

1943年,東北,李振遠接到了新的任務,這次要前往東北執行秘密任務。

東北局勢複雜,日軍的勢力盤踞在每一個角落,危險隨時可能降臨,李振遠沒有選擇,他當然清除這次任務,對組織的重要性。

帶上了妻子周梅影,和年幼的女兒李琳,一家人偽裝成普通的商旅家庭,乘坐火車前往目的地。

地下黨遭日軍盤查,眼看就要暴露,竟被他2歲的女兒救了 - 天天要聞

一路上,李振遠一直保持著警惕,隨時注意著周圍的動靜。

每次列車停靠,都會觀察站台上的人群,看是否有可疑的日本軍人或特務。

那天,火車停靠在一個小站,李振遠從窗外,看見幾名日軍士兵登上了列車,他們手裡拿著一些照片,逐一檢查乘客的身份。

李振遠的心懸了起來,看了一眼周梅影,周梅影也是眉頭緊皺。

顯然,這次的盤查比以往更加嚴密。

日軍士兵的腳步聲越來越近,李振遠盡量讓自己顯得平靜。

他低下頭,看似隨意地整理著女兒李琳的衣服,小李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是好奇地看著外面的士兵。

就在這時,一個士兵走到他們面前,拿著照片對比著,眼神中透露出審視和懷疑。

地下黨遭日軍盤查,眼看就要暴露,竟被他2歲的女兒救了 - 天天要聞

李振遠盡量表現得自然,一旦被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李琳突然拉了拉他的衣角,甜甜地叫了一聲:「叔叔,我們快走吧,我餓了。」

那一刻,李振遠像是被驚醒了一樣。

立刻彎腰抱起女兒,露出了一絲笑容,向士兵點了點頭,轉身就準備走。

那個日軍士兵看了一眼李琳,又看了看李振遠,最終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揮了揮手,示意他們可以離開。

李振遠心頭一松,抱著李琳匆匆走向車廂的另一頭,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坐下後,手心全是汗,他知道,這次是李琳救了他,如果不是孩子的天真無邪,讓士兵放鬆了警惕,事情可能會變得非常糟糕。

地下黨遭日軍盤查,眼看就要暴露,竟被他2歲的女兒救了 - 天天要聞

周梅影看著李琳,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輕輕地撫摸著女兒的頭髮,心裡卻百感交集,自己的孩子雖年幼,在這樣的環境下,早已學會了生存的智慧。

這種智慧,是他們一家人能夠在敵占區生存下來的關鍵。

東北的任務異常艱巨,李振遠一家人在那裡隱姓埋名,繼續開展工作。

李振遠以一個普通商人的身份四處走動,暗中收集日軍的情報,時常去一些商會和集市,以交易為名,與其他同志們交換信息。

在這樣的日子裡,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每一個細節都不能出錯。

不幸的是,李琳在東北染上了百日咳

地下黨遭日軍盤查,眼看就要暴露,竟被他2歲的女兒救了 - 天天要聞

這個疾病在當時是致命的,特別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沒有足夠的藥物和條件,李琳的病情越來越嚴重。

李振遠和周梅影心急如焚,卻無能為力,找遍了所有能夠找到的醫生,但都無濟於事。

最終,李琳在一次劇烈的咳嗽中停止了呼吸。

那個晚上,李振遠抱著女兒冰冷的身體,久久沒有說話。

周梅影哭得淚如雨下,可眼下不是悲痛的時候,他們還有任務,還有國家的重擔在肩上。

他們將女兒草草地埋葬在一片樹林里,沒有任何標記。

地下黨遭日軍盤查,眼看就要暴露,竟被他2歲的女兒救了 - 天天要聞

那片土地,成了李振遠心中永遠的痛,他們沒有時間停下腳步,只有繼續前行,把所有的痛苦和悲傷埋在心底,繼續戰鬥。

在東北的日子裡,李振遠和周梅影像兩片飄零的葉子,隨時都可能被捲入風暴中。

每天都在與敵人鬥智斗勇,靠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頑強地生存下來,這條路沒有退路,只有向前,直到勝利的那一天。

地下黨遭日軍盤查,眼看就要暴露,竟被他2歲的女兒救了 - 天天要聞

革命家庭的堅守與犧牲

1949年,李振遠和周梅影終於迎來了光明,只是還繼續在情報部門工作,依然默默無聞地為國家貢獻著力量。

情報工作,是一條看不見的戰線,和平年代同樣重要。

李振遠的生活簡單,離休後依然關注國家大事,關心黨的事業。

喜歡坐在院子里,抽著旱煙,看著天邊的雲,不愛多說自己的過去,覺得那都是應該做的。

2000年,李振遠去世,新華社發布了消息,高度評價了他的一生。

地下黨遭日軍盤查,眼看就要暴露,竟被他2歲的女兒救了 - 天天要聞

沒有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但一直在那條隱蔽的戰線上,默默付出,不畏生死。

他的故事,像一束光,微弱但堅韌,照亮了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皇妃文綉主動跟溥儀離婚,流落街頭賣香煙,她一生讓人敬佩 - 天天要聞

皇妃文綉主動跟溥儀離婚,流落街頭賣香煙,她一生讓人敬佩

她是歷史唯一一個敢拋棄皇帝的女人,作為末代皇妃,她能甘心放棄富貴的生活,主動提出和溥儀離婚,單從一個女人的勇氣來看,她是非常了不起的。她叫額爾德特文綉,她是蒙古族人,文繡的家族屬於八旗中的鑲黃旗,不過她父親這代時已經算是沒落了,1916年,
重慶市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李俊東,任上被查 - 天天要聞

重慶市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李俊東,任上被查

剛剛,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重慶市消防救援總隊黨委副書記、總隊長李俊東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應急管理部紀檢監察組、重慶市紀委監委消息:重慶市消防救援總隊黨委副書記、總隊長李俊東(高級指揮長消防救援銜)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應急管理部紀檢監察組紀律審查...
紀念︱魯惟一:「我到過上海,是在1947年」 - 天天要聞

紀念︱魯惟一:「我到過上海,是在1947年」

2025年元旦剛過,我收到消息,劍橋大學魯惟一博士(Michael Loewe, 1922年11月2日-2025年1月1日)辭世,享年102歲。消息傳來時,正值清晨,窗外的庭院依舊一片靜謐,而我的內心卻翻起了波瀾。這位蜚聲國際的漢學大師,是秦漢史研究領域的開拓者之一,在西方漢學界具有重要地位。而對於我而言,他更是一位謙遜而睿智的長者。...
不要為了一己私利抹黑整個行業 - 天天要聞

不要為了一己私利抹黑整個行業

本文主觀色彩濃厚,純屬吐槽不吐不快,看著不舒服可以走開。前幾天知道給ST普利做審計的是天健事務所,並知道了給ST普利簽字的審計師是誰,於是我就想知道他們還給哪家公司做過審計;畢竟,ST普利2021年和2022年連續兩年虛增收入超過10個億,但他們出具的標準無保留意見。一查後發現還真有幾家,而且有的公司業績還不錯,比...
「燃」遍海外引搶購,中國煙花頻出圈 - 天天要聞

「燃」遍海外引搶購,中國煙花頻出圈

【環球時報記者 肖震冬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編者的話:每逢歲末年初以及重大節慶,人們都喜歡用煙花爆竹表達美好企盼。外國人也不例外,在不久前的跨年夜,德國多地燃放煙花慶祝。近日社交媒體平台上流傳的視頻顯示,一些德國人為購買煙花,凌晨4時便在超市外排隊等候。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2024年年末發布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