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陳果夫和陳立夫之妻,孫祿卿和朱明兩妯娌,一張罕見合影

2024年12月01日20:53:03 歷史 1033

60年代,陳果夫和陳立夫之妻,孫祿卿和朱明兩妯娌,一張罕見合影 - 天天要聞

上世紀60年代,陳立夫陳果夫的妻子——孫祿卿和朱明兩妯娌,一張罕見的合影。

這一張鏡頭中,孫祿卿和朱明並肩而立。孫祿卿手中提著一個小包,身姿優雅,氣質不凡,舉手投足間盡顯端莊之態。而朱明則衣著樸素,歲月的痕迹清晰地刻在她的臉上,那是歷經生活磨礪後的沉澱。

提及民國時期的四大家族,陳家無疑是一個無法繞開的重要話題。其中,陳立夫和陳果夫兄弟倆更是在國民黨內部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擁有著頗高的話語權,他們的諸多決策與行動對當時的政治局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然而,作為這兩位重要人物的妻子,孫祿卿和朱明的故事卻鮮為人知。先來說說陳果夫的夫人朱明,她出身於浙江湖州的一個士紳家庭,在民國初年,與陳果夫正式結為夫妻。這段婚姻,或許在旁人看來有著諸多期待,畢竟陳果夫在當時的政治舞台上已嶄露頭角。但遺憾的是,他們夫妻二人並未生育子女。朱明為人處世極為低調,一生秉持著克勤克儉的生活態度。她在歲月的流轉中,默默地陪伴在陳果夫身邊,見證著丈夫在政治生涯中的起起落落。晚年時期,朱明選擇回到台北定居,在1974年清明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她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悄然離世。

說來饒有趣味的是,孫祿卿與嫂子朱明竟是同鄉,同樣來自浙江湖州。論及年齡,孫祿卿比丈夫陳立夫還要大兩歲,這種年齡差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可謂是較為少見的「姐弟戀」模式。然而,年齡並未成為他們感情的阻礙,婚後的孫祿卿和陳立夫感情甚篤。孫祿卿熱愛藝術,她後來前往上海美術專科學校進行學習深造,在書畫界逐漸積攢了一定的名氣。在漫長的人生歲月里,孫祿卿與陳立夫相互扶持,相濡以沫,他們共同育有四個孩子,為家庭增添了許多溫馨與歡樂。1969年,陳立夫回到台北定居,孫祿卿也隨之來到台北,在這裡度過了人生的最後23年。直至她離世之時,已然是94歲的高齡,她的一生見證了時代的變遷,也在家庭的溫暖懷抱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