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水滸系列第二篇,純屬一家之言。以偏概全之處,敬請讀者諒解。
這篇,我想說說梁山好漢們接受招安、也就是加入政府編製的事。我看過不少這方面的評論,據說,自從《水滸傳》這部書橫空出世,入編——就成了山東人永恆的執念。還有人笑話曲阜的孔家,說他們千年來世修降表,從不肯忠誠舊主,也只是為了循環不斷的入編!正所謂「流水的王朝,鐵打的孔家!」
雖然這些評論,說的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我向來不贊成搞這種地域黑。什麼山東?百年前,我所在遼寧的一位江湖好漢張作霖,也是通過招安這種方式入了編,而且乾的轟轟烈烈。(繼承人小六子改旗易幟,除了有一定愛國理念,其實也是為了入編)
年輕時候的張作霖,也跟梁山好漢一樣,就是個土匪頭子,率領一撥人馬,到處打家劫舍。評書大師單田芳,為此講過一部《亂世梟雄》,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聽聽。當然,在這部評書里,單田芳老師也對張作霖接受招安前的所作所為,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
不管是小說電視劇里的梁山好漢,還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張作霖,其實都一個味,都是橫行於國家體制之外的破壞者,而不是什麼革命者!
前一篇文章我說過,這些人既沒有主義、沒有信仰,也沒有沒有路線、沒有綱領,頂多相當於上海灘的青紅幫,整體而言,還不如太平天國的洪秀全。而梁山好漢們,更是可笑,思想素質比起東北王張作霖都差遠了。
一群殺了人的罪犯、鬱郁不得志的社會失敗者、亂七八糟的小偷強盜,這些烏合之眾湊起來,再脅迫一些原本的無辜者上山,導致梁山上魚龍混雜,人心各異,根本沒有共同的理念,更沒有共同的理想。以宋江吳用為首的陰謀家,於是利用了這種混亂局面,從而為自己卑劣的想法服務。什麼想法?那就是混入體制,陞官加爵!
其實,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四大名著還真是有點意思,因為它們都跟「編製」這倆字相關。《三國演義》的各個割據政權、各個君主爭來爭去,都是想要最終由自己來訂立編製;《西遊記》師徒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打打殺殺,只不過是為了最終拿到西天如來給的編製;《水滸傳》的梁山好漢「替天行道」,看起來好像是要搞革命,最後才發現,絕大多數人也是為了混個編製;只有《紅樓夢》里的賈寶玉玩世不恭,非要主動放棄唾手可得的編製。難怪作者開場對他的評價,就是「潦倒不通世務,行為偏僻乖張」!而他最終的結局也是「於國於家無望」,作者不忘藉此警告後來人「莫效此兒形狀!」
進入體制,有個編製——從古至今,都是多麼吸引人的道路!一旦進了體制,首先就是吃喝不愁,如果再加上擁有黑心腸和厚臉皮,就可以做人上人,就可以升官發財,甚至可以一人成仙,雞犬升天!
宋江的一生,就是為了進入體制而活,為了混個編製而死,而且至死不渝!儘管對他的結局,我們抱以嘲笑,但對他自己來說,雖然有所遺憾,也許感覺還是相當的圓滿!從開始一個縣政府里的臨時工,頂多算作普通事業編,賣了一大群兄弟後,最後成為軍分區領導,地市級的幹部。不管別的,起碼死也死在體制內了,墓碑刻上個官職封號,也算光宗耀祖了!
與此同時,跟他同樣一個想法的官迷們,也都遂了願。管自己最終結果如何,先進了體制再說!
最可笑的就是原本體制內那些人,被忽悠或者被脅迫上了梁山,當了土匪,最終又被招安,重新加入體制。比如那位性如烈火、有萬夫不當之勇的猛將——霹靂火秦明。
宋江:秦明,跟我上梁山吧。
秦明:我去梁山幹什麼?
宋江:上了梁山,將來我會接受招安,讓你去當官!
秦明:滾!老子現在就是官啊,何必還要跟你兜個大圈子?
宋江:呵呵,你的全家妻兒老小都已被殺光,而且我還派人冒充你,殺了一大群老百姓,你已經沒有其他路可走了!
秦明:……大哥,小弟願意以死跟從!
呼延灼、關勝、董平、黃信、孫立、索超、徐寧、張清、朱仝、宣贊、韓滔、彭玘、郝思文、單廷珪、魏定國、凌振、龔旺、丁得孫等等這一大批人,再次進入體制後,紛紛悲憤的表示:俺們都被宋江和吳用這倆貨給坑了!兜兜轉轉了一大圈,到頭來還是一個毛樣!
江湖險惡,人心叵測。
入編不易,敬請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