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高校的學生,居然會「一葦渡江」!

2024年11月06日21:10:21 歷史 4378

從「三伏天」到「三九天」

只要天氣條件允許

在位於廣西河池市的河池學院

總會有一群學生在教練的帶領下

手執劃竿

腳踏獨竹

在碧波綠水之上乘風破浪

這所高校的學生,居然會「一葦渡江」! - 天天要聞

4月9日,河池學院獨竹漂隊的隊員們在自然河道里訓練。

倒退、轉身、繞彎、換竿

一人一竹

盡顯「一葦渡江」之妙

周圍時常傳來圍觀者們的驚嘆聲

這所高校的學生,居然會「一葦渡江」! - 天天要聞

河池學院獨竹漂隊的隊員們在訓練中

這是河池學院獨竹漂隊的訓練日常

作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獨竹漂

發源於赤水流域

是一項有著悠久歷史的民間技藝

2011年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行的

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

獨竹漂就被列入正式比賽項目

並於2021年入選第五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這所高校的學生,居然會「一葦渡江」! - 天天要聞

2019年4月4日,河池學院獨竹漂隊的隊員在廣西桂林市舉行的「民族體育炫」系列比賽中參加獨竹漂項目的比賽。

作為競賽項目的獨竹漂

對參賽者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

尤其是平衡協調能力

同時對力量、耐力、技巧等也有很高的要求

作為表演娛樂項目

這項活動能激發人們的拼搏精神和勇氣

給人以置身山水之間的樂趣

這所高校的學生,居然會「一葦渡江」! - 天天要聞

4月9日,河池學院獨竹漂隊的隊員們在自然河道里訓練。

從傳統的竹子到如今的新材料竹竿

從民間技藝到體育競技項目

獨竹漂這項運動愈發規範

傳統文化也在傳承中得到有效保護和發展

十多年間

河池學院體育學院為獨竹漂的傳承、保護和發展

探索出了一條「成績輝煌」的路徑

這所高校的學生,居然會「一葦渡江」! - 天天要聞

6月19日,河池學院體育學院院長藍建卓(右二)在糾正獨竹漂隊隊員的動作。

2007年,在河池學院辦學特色大討論中

體育學院確立了

「以體育教育教學為中心

以民族傳統體育開發與利用為突破口」的辦學定位

2009年

目前已是河池學院體育學院院長的藍建卓

作為教師代表前往貴州遵義

參加了一期獨竹漂教練員培訓班

培訓歸來

藍建卓便以此為契機積極籌建獨竹漂團隊

這所高校的學生,居然會「一葦渡江」! - 天天要聞

河池學院獨竹漂隊在環江河上表演。新華社發(高東風 攝)

然而競技體育畢竟有著更高的要求

獨竹漂該怎麼搞?如何訓練?如何選人?

……

一系列問題擺在藍建卓面前

在自治區體育局、自治區民委和學校的大力支持下

團隊深入挖掘獨竹漂文化內涵

及時進行獨竹漂教學、訓練的探索與總結

同時加強與地方有關部門溝通合作

設計、編排獨竹漂技巧表演節目

積极參与地方節慶活動

向群眾展示獨竹漂魅力的同時

不斷提升獨竹漂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

這所高校的學生,居然會「一葦渡江」! - 天天要聞

6月19日,藍建卓(右)在觀看獨竹漂隊隊員的訓練。

功夫不負有心人

通過多年的實踐摸索

河池學院的獨竹漂隊技術愈發成熟

2015年、2019年

連續兩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

河池學院派出的獨竹漂代表隊

為廣西代表團奪得7枚金牌

在其他賽事中

他們也是斬獲頗豐

競賽成績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這所高校的學生,居然會「一葦渡江」! - 天天要聞

在廣西「潮動三月三·民族體育炫」系列賽期間,藍建卓與隊員們交流。

在藍建卓看來

以獨竹漂項目的訓練、競賽、表演為載體

可以更好實現非遺項目的活態傳承

「我們已經將獨竹漂運動設置為課程

列入了人才培養方案

未來將充分發揮高校的科研和人才優勢

通過不斷創新讓獨竹漂這項民間傳統技藝

以多種形式走進群眾的生活中

讓獨竹漂得到更好保護與有效傳承」

來源:新華社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法之名》煽動霸凌,教唆醉駕,禹天成緣何從老師到惡魔? - 天天要聞

《以法之名》煽動霸凌,教唆醉駕,禹天成緣何從老師到惡魔?

學校門口,老師靜靜看著一群混混圍毆學生,不僅不制止,反而露出了會心一笑,揚長而去。被揍的學生叫江遠,他爸是東平市政法委書記,他就是因為這被壞人圍獵的,而圍獵他的人竟然是一名學校的老師叫禹天成,後來下海經商成了東平最大的黑社會組織頭目。從老師
湖北鶴峰縣:清廉文化賦能文旅新活力 - 天天要聞

湖北鶴峰縣:清廉文化賦能文旅新活力

在武陵山區的懷抱中,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不僅坐擁「中國仙本那」屏山峽谷等絕美自然風光,更承載著華夏大地獨樹一幟的容美土司文化等深厚文化底蘊,尤其是清廉文化在這裡源遠流長,底蘊厚重。近年來,鶴....
冒功者,就該被永遠釘上歷史的恥辱柱,遺臭萬年 - 天天要聞

冒功者,就該被永遠釘上歷史的恥辱柱,遺臭萬年

本文是歷史架空小說,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對號入座,那就是做賊心虛。看得懂就看得懂,看不懂就是看不懂了。我國隋唐時期,百濟恃仗高句麗支持,多次侵犯新羅,二者結為世仇,戰爭不斷。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百濟與高句麗、靺鞨聯合攻打新羅,連續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