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遠征同志逝世

2024年11月02日19:00:16 歷史 1383

11月2日下午,「政事兒」從任弼時小女兒任遠芳處獲悉,任弼時次女任遠征同志因病於2024年11月1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任遠征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任遠征(資料圖)

任遠芳說,「我10月28日從湖南出差回來,本來打算去看望姐姐,結果31日夜裡姐姐病情加重了,11月1日凌晨兩點左右離開了我們。我們定於11月7日上午十點在八寶山和姐姐告別。」

談及姐姐,任遠芳說,「姐姐比我大兩歲,我們關係挺好的。她長期從事紀檢監察工作,平時看起來大大咧咧,比較直爽,但處理問題很嚴肅的,為人辦事非常有原則。」

公開報道顯示,任弼時與妻子陳琮英一共生了9個子女,有5個夭折或失散在革命戰爭年代。只有長女任遠志(2021年因病逝世,享年90歲)、次女任遠征、三女兒任遠芳,及兒子任遠遠(1995年因病過世,享年55歲),最終能在父母身邊長大。

任遠征於1936年出生於四川省阿壩地區(長征路上),長期任職中央紀委,奮鬥在辦案一線,退休前任中央紀委第三紀檢監察室主任。

2021年8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刊發對任遠征的採訪。

據報道,出生後沒多久,任遠征就被送回湖南老家,由奶奶撫養。奶奶去世後,村裡的王婆婆開始照料她和同在老家的姐姐。任遠征回憶,「王婆婆是個樸實溫暖的勞動人民,對待我和姐姐就像親生孫女一樣好,當地的地下工作者也常來救濟我們。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十年。直到1946年,任遠徵才被接到延安和父母一起生活,就讀延安抗日軍人家屬子弟小學。解放戰爭爆發後,任遠征和同學們開始跟著學校行軍,躲避國民黨的追捕。一群孩子中,她年齡不算最小,但個子最小,所以由老師牽著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年幼體弱加上環境惡劣,我經常走著走著就掉進了巨大的彈坑裡,顧不上驚慌,老師趕緊把我拉出來繼續往前走。」這段經歷雖然艱辛,但也磨鍊了她堅強樂觀的品質。

對於父母的印象,十歲前的任遠征是模糊的。在老家生活時,她曾問身邊的大人:「為什麼別人有爸爸媽媽,我沒有?」他們只回答道,父母在外工作,別的便不肯再說。

任遠征依然清晰記得,在延安第一次見到父親任弼時的情景。據她回憶,「當時父親正坐在椅子上,一見到我,就親切地拉我坐在他的腿上。這讓我感到十分溫暖,一下子拉近了和父親的距離。」

作為黨的領導人,從每天清早到深夜,任弼時一直在工作,連和家人吃頓飯的時間都是奢侈。但在子女的教育上,任弼時從不放鬆。無論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他都再三強調:凡事不能超越制度,黨的幹部尤其是黨的高級幹部更不能搞特殊。他也從不讓孩子以「高級幹部子女」自居,多次教育他們不能追求奢華的生活,要好好學習、親近群眾,以後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和女兒重聚後的第四年,46歲的任弼時就因積勞成疾去世了。「雖然和他相處的時光很短暫,但父親為革命獻身的精神讓我敬佩,值得我用一生學習。」任遠征表示。

在父親的影響下,任遠徵選擇為黨的事業貢獻自己的青春。大學畢業一兩年後,任遠征就進入中央紀委工作,長期奮鬥在辦案一線。

由於大學專業和紀檢監察業務不對口,剛入職的任遠征在辦案過程中曾遇到不少困難。「比如找人談話,談什麼?怎麼談?這都是一門學問。要是沒談到點,對方可能不予理睬;要是談得太多了,可能會把自己掌握的信息暴露出來,陷於被動。」

在辦案過程中,任遠征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和如今的電子化辦公不同,當時所有資料都靠手寫,在辦公室加班加點看厚厚的材料,是她的家常便飯。在實踐的磨鍊中,任遠徵逐漸掌握了談話技巧,不斷加深對業務知識的理解,也越來越熱愛這項事業。「把每起案件辦成經得起紀法和歷史檢驗的鐵案,這樣才能不愧於身上肩負的歷史使命。」

作為管黨治黨的親歷者,任遠征認為,黨員幹部要是老犯錯誤,甚至對不起黨、不給老百姓辦事,就會使黨失去威信,失去民心,這一點需要特別警惕。對於侵犯群眾利益的違紀違法行為,要發現一起,堅決嚴肅查處一起。不管涉及到誰,不論職務高低,都堅決一查到底,決不姑息、決不手軟。

「永遠做老百姓喜歡的共產黨,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人民選擇了共產黨,共產黨就要好好為人民服務。我們黨應該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只有所有黨員幹部都說真話、辦實事,才能把好作風堅持下去,把好生活帶給老百姓。」任遠征說。

資料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