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翔/文
自覺付款、自助打包、自主選購。這段時間,上海的一些商圈出現了24小時無人小店,讓人眼前一亮:消費者無需任何操作,即可輕鬆拉開櫃門,取走想要的商品,之後再掃碼付款。
無人零售近年來保持高速發展。在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的應用推動下,其市場規模已從2019年的不足400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超1000億元,預計未來幾年的增速依然強勁。伴隨著市場規模的增大,各種創新應用場景應接不暇,像無人小店,先打開櫃門取出自己需購買的飲品,然後再掃碼付款,整個流程比自動販售機快了不少。
圖片來源:東方ic(圖文無關)
商業創新在推動經濟發展和提升消費者體驗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這一過程絕對不能忽視食品安全。從無人小店的經營模式來看,基本上都採用連鎖加盟的模式,其中一些還在銷售現做現賣的飲品,這對食品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企業在追求商業創新的同時,需要充分考慮商品的屬性,始終將消費者安全放在首位。對於無人小店,特別是銷售食品的,應該在醒目位置懸掛或者擺放食品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等相關信息。相關行政部門也應對管轄範圍內的無人小店進行登記造冊,填補食品安全監管漏洞。
無人小店不是「無人」就成功了。「無人」只是手段,不能為「無人」而削減本應服務消費者的流程。無人小店擺脫不了零售行業的本質,只有在商品、服務、供應鏈管理上下功夫,提高消費者體驗和精細化運營能力,真正吸引顧客,才能留住顧客,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