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委屈開國將軍賀晉年:本是鐵打的中將,因一個意外屈居少將

2024年10月24日21:53:03 歷史 1142

有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開國將帥中每一個層級都有一個遠超同輩的領頭人。

比如十大元帥中的朱老總,十大將之粟裕,上將中的蕭克,中將的徐立清等等。

雖系坊間議論,不是官方定論,但大概是準確的。

少將層面,有解方鎮少將之說,也有賀晉年鎮少將之說。

筆者以為,若論資歷、戰功,賀晉年實不亞於解方將軍。賀少將軍銜低授,歷來也是一個令人惋惜的歷史事件。

一、賀晉年的資歷

都說賀將軍虧,究竟虧在哪,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細節、標準。

1955年大授銜,主要參照的是1952年評定軍隊幹部授予的級別,具體實施則主要依靠1955年頒布的《關於評定軍銜工作的指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編製軍銜》。

十大元帥授予創建人民軍隊的卓越領導人,大將軍銜主要授予軍委委員級別的高級將領。

余者,基本按級別來,當然,每個級別都是特例。

第一,正兵團級。少數可授予大將,多數為上將。當時全軍共有36名正兵團級幹部,其中2人(王樹聲、許光達)授為大將,33名授為上將,1人授為中將(徐立清)。

第二,副、准兵團級。多數可評為中將。全軍共有42名副兵團級幹部和57名准兵團級幹部,共99名。其中,19位副兵團級和1名准兵團級授為上將,大多是實際擔任兵團級職務的高級將領。75人副、准兵團級幹部授為中將。1名副兵團級授為少將,3名准兵團授為少將。

賀晉年將軍就是全軍唯一一位副兵團級授為少將的。

最委屈開國將軍賀晉年:本是鐵打的中將,因一個意外屈居少將 - 天天要聞


第三,正、副、准軍級。多數可評為少將。203名正軍級幹部中有96名授為中將。

以下正師級以下不參與將軍軍銜評定,茲不多列。

所以說,坊間為賀晉年少將打抱不平很有道理,他的實際級別那麼高,卻被很多准兵團級、正軍級將領超越。

賀晉年為什麼能評為副兵團級呢?

與他早年的經歷有關係。

賀晉年是陝西安定縣人,今屬子長縣。這個縣名的更改,與賀晉年早期經歷有很大關係,所以特意說一說。

我軍高級將領評定授予軍銜,其中一個重要參考就是各個方向紅軍的創始過程。比如徐海東是紅二十五軍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張雲逸大將是紅七軍的主要創始人之一,等等,雖然戰功不是特別卓越,但他們早年創建一個方向的紅軍,對我軍發展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賀晉年是紅二十七軍創始人之一。紅二十七軍是西北紅軍主力,謝子長即西北紅軍的主要創始人,正是在謝子長的直接教導之下,賀晉年得以擔任紅軍高級將領。

西北紅軍生存環境險惡,又沒有中央的高級領導人來主持大局,組建和鬥爭歷程相當坎坷,謝子長就是在歷次反圍剿戰爭中屢受重傷,多年不愈,1935年2月不幸傷病惡化去世。

西北紅軍形成了兩個主力軍,一個是紅二十六軍,一個是紅二十七軍。謝子長去世後,劉志丹成為西北紅軍最高領導人,另一位領導人高眼鏡出任西北軍委前敵總指揮部政委,與劉志丹搭班子,賀晉年與其結下不解之緣,之後的人生坎坷,與高政委難脫干係。關於高的事後文細表,我們繼續講賀晉年將軍的事。

二、賀晉年戰功彪炳史冊

賀晉年是有福之人。

1933年4月,中共甘寧青特委發動了一次「水北門暴動」,賀晉年策反國民黨甘肅綏靖公署10名士兵起義,渡過黃河與中共黨員王儒林、呂振華率領的西北抗日義勇軍會合。寧馬派騎兵追剿這支小隊伍,義勇軍寡不敵眾被打散。

賀晉年被馬家軍抓住,馬家軍把他們拴在馬屁股後面押解至一條山騎兵團部關押,只待處決。也是命不該決。當時馬鴻逵新謀得寧夏省主席之職,接其老母到銀川,馬母正好看見騎兵們押著賀晉年等人去槍決,老太太認為出遠門前殺生不吉利,便叫放了他們。

賀晉年那時地位不高,馬鴻逵也不認識他,便下令免死,把他們編入馬家軍騎兵。後來賀晉年找了個機會逃走。

徐海東、程子華率紅二十五軍到達陝北後,與紅二十六、二十七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紅二十七軍番號取消,縮編為81師,賀晉年任師長,張達志任政委。令人唏噓的是,新中國成立後這位張達志沒有受到盤外因素影響,穩穩噹噹地授予開國中將。

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賀晉年81師從紅十五軍團調出編入紅一軍團,參加了東征山西的戰役,81師在賀晉年指揮下發揮非常出色,最後結束東征撤回陝北時81師負責殿後,賀晉年指揮的非常好。

毛主席對賀晉年印象很深刻,對81師戰鬥力很認可,親筆下令以81師為核心重建紅二十七軍,賀晉年任軍長,王平任政委。新中國成立後,王平獲授上將軍銜。又是一番對比……

縱觀抗戰前的這些經歷,賀晉年當主力師長、當軍長,與之同列的高級將領起步都是中將,大部分是上將,甚至紅三十師師長陳賡是開國大將。賀晉的起點可以說非常高。

全面抗戰爆發後,賀晉年紅二十七軍縮編為八路軍120師兩個營,後又升為團。抗戰期間留守陝甘寧邊區,負責保衛中央。

1946年3月,賀晉年受命前赴東北工作。先後擔任合江軍區(東北軍區的三級分區,北滿軍區下屬)司令員、騎兵縱隊司令員、七縱副司令員、十一縱司令員。

我們重點介紹一下他在東北的戰功。

賀晉年出身雖然比較偏門,沒有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那樣大的背景,但因長期獨立自主開展鬥爭,具有很強的應付危局、判斷形勢、適應環境能力。所以大家可以觀察到,賀晉年經歷中有兩次剿匪工作做的很漂亮,一次是在1937年1月至7月在陝北和關中之間,另一次是北滿剿匪。

北滿剿匪是典型的新環境、新情況、新敵人、新部隊,賀晉年適應的很快,對剿匪部隊掌握的很好,指揮靈活,隨機應變,剿撫並舉,打的鬍子土匪們招架不住,即使逃到深山老林里也被揪出來。北滿所謂「四大旗杆」謝文東李華堂孫榮久、張雨新都是當地土生土長的悍匪,賀晉年打成這樣,著實令東北軍區高層眼前一亮,101親自發電嘉獎合江軍區全體指戰員。這件事大家都不陌生,偵察英雄楊子榮、智取威虎山、消滅座山雕等經典永流傳,就不必筆者多講了。

賀晉年擔任七縱副司令員期間,鄧華有一段時間因病離開崗位,賀晉年負責指揮,戰法庫、打彰武、激戰公主屯消滅新五軍、攻克四平,七縱表現非常好,與一縱、二縱、三縱、六縱等一流主力並肩作戰,戰鬥力可圈可點。

擔任十一縱司令員後,賀晉年打的仗也是場場硬。打隆化成功克服上年程子華攻城時的缺點,一戰而克。塔山阻擊戰,賀縱與四縱配合,死戰不退,名頭雖不及四縱響亮,但東野高層對十一縱的頑強戰力洞若觀火。入關打密雲這場仗,從兵團司令員程子華到十一縱都沒有錯,非要說錯,就得說十一縱這活兒乾的太漂亮,三下五除二拿下城池,把傅作義嚇到了。

值得一說的是,賀晉年打下石景山後,佔領了那裡的發電廠。賀晉年很懂政治,向兵團部請示不要切斷向城內供電,這一手既贏得了城內民心,也進一步瓦解了守軍鬥志。

三、與高並非一路人

總的來說,賀晉年戰功沒得說、資歷沒得說,為什麼新中國成立後,地位突然那樣了呢?

其實大授銜之前,賀晉年仍在走上坡路。

四野整編之初,他是十五兵團第二副司令員,兼任四十八軍軍長,搭檔是陳仁麒政委。陳授銜為中將……

結束南征回到東北,任東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由於一把手高眼鏡負責黨政方面事務,軍區實際負責工作的是賀晉年和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周桓,周桓是開國上將……

無語凝噎。

要說賀少將這一路真是旺搭檔,和他搭檔過的將領就沒有虧的。

在東北正好趕上抗美援朝,東北軍區成了志願軍的總後方。

東北軍區先後成立了很多兵種,由於軍區僅有賀晉年一位副司令員,他不得不兼任各種新成立的機構或部隊的司令員。包括:

1.東北軍區防空司令員

2.東北軍區幹部管理部代理部長

3.東北軍區摩托裝甲兵司令員

4.東北軍區軍政學校校長(後改為二十七步兵學校)

5.中朝聯合鐵道運輸司令部司令員

6.瀋陽防空區司令員(副司令員劉震是開國上將,旺搭檔定律仍在延續)

兼任這麼多職務,可見中央和東北局對他的信任。

有鑒於此,中央軍委1953年全軍幹部評級,賀晉年被評定為副兵團級。非常認可。

然而,1955年大授銜,得出那樣一個結果。天下聞者,無不側目。

原因其實也不複雜,就是眼鏡的問題。

西北紅軍系統的代表,除了眼鏡,成就最高的差不多就是賀晉年,在軍事幹部的位置上,而且很重要。

但要說賀晉年就是眼鏡系統也不見得。賀晉年到東北時,眼鏡已經是東北局核心人物,完全有能力給故舊將領謀一個好位置。但並沒有,那時人們都還算盡心於事,沒有那麼多私心。否則不會第二批組建主力縱隊,才讓賀晉年當上縱隊主官。

定性眼鏡的五大主力(懂的都懂,不必明說),名單里也沒有他。1954年官方定論,也清清楚楚地把他排除到眼鏡系統之外。

到了授銜時,都覺得按標準授上將倒是夠,然而……眼鏡問題能不考慮嗎,組織上給的意見是暫授少將,大概是想等風波過去之後再改。就這麼一暫授,永遠定格,想再改可難了。

若論真正功業與資歷,賀晉年代表西北紅軍系統當上將是沒有問題的,後來軍委緊急把已經轉到行政系統工作的閻紅彥拉回來授予上將就是這個考慮。

人生起起伏伏,有高光自然也會有低潮,賀晉年少將一生功業無虧,雖與上將、中將軍銜交臂失之,但也算壞事。了身達命,

賀晉年後來長期在裝甲兵系統工作,工作之餘看淡一切,喜歡上國畫,尤以畫竹最見功力,1990年在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還舉辦了個人畫展。2003年,賀晉年壽至93歲仙逝。

作為跨越世紀的革命老人,他身上確有很多可說之處,做的一些工作可作為歷史的永遠見證。比如在贛西南的剿匪。

國民黨軍潰退之後,留了很多殘兵在各種角落裡苟延殘喘,其中一股在江西躲在贛西南一帶,領頭的是原國軍贛西南行政專員兼保安司令黃鎮中,1949年4月下旬就糾集了2000餘人在寧都山區佔山守險。

1949年9月賀晉年率兵進剿黃鎮中匪部,經過十幾天搜索戰鬥,在寧都翠微峰活捉黃鎮中,後將其公審槍斃。之後又進剿其餘殘匪,將另一匪首肖家壁在井岡山區生擒。江西國民黨軍殘匪就此肅清。

遙想當年紅軍,所居之地並不全在山崖絕壁,而力求與人民群眾融為一體。國民黨殘匪卻如鼠類竄居深山險洞,唯恐人見之逐之。

古人云,在德不在險。斯之謂也。

當年革命的起點,再次見證了蔣家王朝覆滅。井岡山默默無言,坐看風起雲湧,靜觀風流雲散。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廣州一棵千年荔枝樹時隔4年再次結果!預估樹齡1024歲 - 天天要聞

廣州一棵千年荔枝樹時隔4年再次結果!預估樹齡1024歲

隨著氣溫攀升,嶺南大地處處荔枝飄香。這幾天,廣州一棵千年古荔為廣州最古老的荔枝樹,時隔數年後再結碩果,這一罕見的景象吸引了周邊村民前來拍照觀賞。千年古荔位於廣州黃埔玉岩書院,為一級古樹,據估測迄今有1024歲,這個年齡對於具有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廣州來說,可謂見證了城市半部的歷史,承載著市民對嶺南佳果的記...
長知識!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 - 天天要聞

長知識!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

原標題: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文物有話說)中國科學技術館展出的記里鼓車復原模型。中國科學技術館供圖張蔭麟復原《宋史》記載的記里鼓車齒輪裝置圖。中國科學技術館供圖計程車是現代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主要通過記錄行車裡程計算費用,因此也
3個被史書隱藏的真相:夏侯惇0勝仗卻成曹魏第一大將? - 天天要聞

3個被史書隱藏的真相:夏侯惇0勝仗卻成曹魏第一大將?

在三國群雄逐鹿的璀璨星河中,夏侯惇的名字似乎總帶著一絲微妙的光芒。當五子良將馳騁沙場、威震敵膽時,這位曹魏元勛的軍事履歷上卻難覓耀眼的勝績。史書冷峻的筆墨下,一個令人費解的謎題浮出水面:一位鮮有戰功的將領,為何能登上曹魏權力之巔,成為曹操時
明朝張七姐:一代皇后被廢,滿朝文武無一人為她發聲 - 天天要聞

明朝張七姐:一代皇后被廢,滿朝文武無一人為她發聲

作者:青燈雖然說皇帝後宮那些事,都是皇帝自己的家務事,可是自古以來,都是天下大事,都要放在朝堂上辨一辯。特別是在明朝,皇帝娶什麼樣的嬪妃,立後還是廢后,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勢必要鬧上一場。可偏偏有這麼一位皇后,她被廢黜的時候,滿朝文武無一人說
楊六郎與肅寧地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楊六郎與肅寧地名的傳說

地名故事:楊六郎與肅寧 不少人聽說過「劉秀夜走三陽」的傳說。三陽指的是饒陽、宰陽、高陽三座縣城。饒陽、高陽人們都知道,宰陽在現在的地圖上找不到了。其實宰陽就是現在的肅寧。 相傳楊六郎與遼國交戰在宰陽東紮下營寨,每日親自監督訓練牤牛,準備用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