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正值文革期間,鄉村的生活單調而艱辛。李建國出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家庭,家裡幾口人全靠幾畝薄田維持生計。儘管生活拮据,但李建國從小就勤奮好學,總希望有一天能夠走出這個小村莊,過上更好的生活。
李建國有一個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名叫王梅梅。兩人曾一起在山坡上放牛,溪邊嬉戲。王梅梅家庭條件稍好一些,父親王大柱是村裡的生產隊隊長,母親在家務農,他們家裡日子過得比一般農村人寬裕些。
這一天,李建國和王梅梅又在村口的樹蔭下聊天,李建國興奮地說:「梅梅,我最近聽說可以報名參軍,我一直想要為家裡做點什麼,這可能是個機會。」
王梅梅有點擔憂地望著他,「建國,你要去參軍?那你就要離開村子了,我們村子那麼小,這一去,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我知道,」李建國苦笑著,「但我真的不能再這麼下去了。我們家的情況你也知道,地里出不了什麼,我想試試別的路。」
正當兩人說話的功夫,王梅梅的父親王大柱走過來,眼神不善地掃了一眼李建國,「喲,又在和李建國瞎聊什麼?」
「爸,我們只是聊聊而已,」王梅梅害羞地低下頭。
王大柱冷哼一聲,「聊?你天天跟他聊,聊得日子就能好起來?李建國啊李建國,我勸你一句,別老想著天上掉餡餅,還是腳踏實地幹活吧。」
李建國臉色一沉,卻忍著沒說什麼,看了一眼王梅梅,轉身離開了。他知道,王大柱一直看不上他,覺得他配不上自己的女兒。
晚上,李建國家裡只有微弱的油燈光,母親在一旁紡紗,看到他回來,嘆了口氣,「建國,今兒個又碰上王大柱了吧?」
「嗯,」李建國坐下來,愁眉不展,「媽,我不想在這裡被瞧不起,我想參軍。」
母親停下了手裡的活計,驚訝地看著他,「參軍?那可是要拚命的地方啊,你真打算去?」
「媽,我不去,咱們家還能指望什麼?我不能一輩子在這裡種地,總得有個出路。」李建國堅定地說。
這一夜,李建國輾轉反側,想著自己的未來,也想著王梅梅。他不告訴她,也是因為怕她擔心,更怕她會阻止。第二天一早,他就去村裡的報名點報了名。
離開的那天,李建國穿戴整齊,背著簡單的行囊,臨走前給王梅梅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梅梅,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上路了。對不起,沒能當面和你告別,但請相信我,我一定會回來,到那時我一定要娶你。」
李建國把信悄悄放在王梅梅家的門口,轉身離去。
王梅梅那天回到家,看到門口的一封信,拆開一看,眼淚簌簌落下。她知道李建國是為了兩人的未來而拚命,但心中的不舍和擔憂卻無法平息。
村裡人知道李建國參軍的消息後,有些人表示佩服,有些人卻冷嘲熱諷。王大柱更是公開表示:「李建國就是個不負責任的傢伙,真不知道我家梅梅看上他哪一點。」
王梅梅對此只有默默忍受,她相信李建國,相信他一定會回來,帶著希望和未來。
四年後的一個清晨,陽光透過薄霧灑下,李建國站在軍營的門口,穿著整潔的軍裝,胸前掛滿了各種軍功章。他終於得到了一次休假機會,心情激動得無以言表。他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家鄉的景象,尤其是王梅梅的笑容。
「建國,回鄉之後別忘了帶家鄉的特產回來給我們啊!」一位戰友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放心吧,我一定給你們每人帶一份。」李建國哈哈大笑,揮手告別戰友,踏上了回家的路。
幾天的旅途後,李建國終於踏上了村子的土地。不同於四年前的蕭條景象,如今的村莊繁榮了許多。新建的辦公樓,整齊的田地,一切都顯得那麼生機勃勃。
他一路向家裡走去,迎面碰到了不少熟悉的鄉親。大家看到他都很驚訝,不停地打招呼:「這不是李建國嗎?你可回來啦!」
「是呀,終於回來了。」李建國微笑回應,心裡卻急切地想著王梅梅。
走到村口的小學,正好看到一群孩子在操場上玩耍,而王梅梅正站在一旁,笑吟吟地望著孩子們。四年的歲月並沒有在她的臉上留下太多痕迹,她依然那麼美麗。
「梅梅!」李建國大聲喊道,聲音里充滿了激動和期待。
王梅梅一愣,轉身看見李建國,臉上露出複雜的神情。她快步走過來,「建國,你……你回來了?」
「是啊,我回來了。」李建國上前一步,緊緊握住了王梅梅的手,「梅梅,我說過,我會回來找你的。」
王梅梅的眼睛裡閃著淚光,「你離開得那麼突然,這四年……我以為你不會再回來了。」
「對不起,梅梅,」李建國低聲說道,「我那時候是沒有辦法告訴你,但我從未忘記過你。」
正當兩人聊得熱烈時,王梅梅的父親王大柱從旁邊走過來,看到這一幕,頓時臉色一沉,「建國,你的事還沒說清楚呢。」
「爸,我已經長大了,我自己能做主。」王梅梅拉住父親的手,希望他能理解。
「王叔,我回來就是想親自向您和阿姨提親。」李建國鼓起勇氣說道。
王大柱冷哼一聲,「你這四年突然消失,又突然回來,你讓我們怎麼相信你?」
「王叔,這四年我在軍隊里一直拼搏,現在已經升為軍官,有了穩固的職位。」李建國懇切地說,「我有能力給梅梅幸福的生活。」
王大柱依舊不為所動,「陞官了不起嗎?我們這裡要的是一個負責任的女婿,不是一個會跑的人。」
王梅梅的母親孫嬸在一旁勸道,「大柱,建國這孩子真心實意,我們也該給他們一個機會。」
李建國點點頭,「王叔,我知道我當年突然離開讓你們很生氣,可我的初衷是為了能給梅梅一個更好的未來。我願意用一生去彌補當時的錯誤。」
村裡的長輩們也紛紛圍了過來,老村長說道,「大柱啊,我看建國這孩子不錯,四年間還和梅梅一直通信,我們都看在眼裡。」
幾位鄉親也紛紛點頭附和,「是啊,是啊,建國這孩子有志氣,能為國家出力就是好事。」
面對眾人的支持,王大柱雖然心裡有些鬆動,但嘴上仍舊不肯認輸,「好吧,這件事還要再商量商量。」
王梅梅感激地看著大家,又看向李建國,含淚的眼裡滿是信任和期待。
在村民們和王梅梅母親的勸說下,王大柱終於鬆了口。他被李建國的真誠和成就所折服,但依然提出了一個條件——李建國必須在村子裡建一座新房,紮根家鄉。
那天晚上,李建國和王梅梅坐在院子里的長椅上,頭頂上星星點點的燈光下,氣氛溫馨。
「梅梅,你覺得你爸的要求怎麼樣?」李建國問,聲音低沉卻堅定。
「建國,我覺得沒問題。其實我也希望我們以後能有個安定的家。」王梅梅依偎在他肩膀上,小聲說。
「嗯,我也覺得沒問題。我會在村裡建一座新房,為了你,也為了我們共同的未來。」李建國輕輕地握住王梅梅的手,目光堅定。
於是,李建國開始著手建房的事。他和村裡的工匠們一同勞作,每天起早貪黑地忙碌著。村裡人紛紛來幫忙,有人搬磚,有人遞水,場面熱鬧非凡。
「建國,這房子建得真不錯!」一位村民笑著說。
「是啊,大家幫了我這麼多,真是太感謝了。」李建國滿臉汗水,但笑容燦爛。
那段時間,王梅梅也一直陪在他的身邊,有時送飯,有時擦汗,兩人的感情越發深厚。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一座嶄新的房子終於在村子裡拔地而起,白牆紅瓦,顯得格外亮眼。
婚禮那天,整個村子都熱鬧非凡。院子里掛滿了紅燈籠,門口貼著大紅喜字,村民們早早地就聚在了一起。
「看,建國和梅梅來了!」不知道誰喊了一聲,大家紛紛轉頭看去。
李建國穿著嶄新的中山裝,王梅梅則穿著一件紅色的旗袍,兩人走在一起,宛如一對璧人。
「恭喜恭喜!」村民們紛紛送上祝福。
「謝謝大家!」李建國笑著回應,心裡充滿了感激和喜悅。
婚禮的儀式上,李建國緊緊握住王梅梅的手,兩人眼神交流,感情深厚。村長主持了婚禮,所有人都為他們的結合而歡喜。
「梅梅,我終於實現了我的諾言。」李建國在婚禮結束後,對著滿臉幸福的王梅梅說道。
「建國,咱們以後就好好過日子,一起創造屬於我們的未來。」王梅梅笑著回應,眼中充滿了幸福的淚光。
婚禮過後,李建國和王梅梅開始了他們的新生活。李建國繼續在部隊服役,每次休假都會風塵僕僕地回到村子。王梅梅則在村小學當老師,教導孩子們學習知識。在閑暇時光,他們一起在新房子前種花種菜,享受著平凡而美好的日子。
一天黃昏,李建國下班回到家,看到王梅梅正在院子里澆花,便走過去。
「梅梅,今天學校怎麼樣?」
「挺好的,孩子們都很可愛,我覺得自己每天都充滿了動力。」王梅梅笑著說。
李建國點點頭,「我也一樣,每次回到家看到你,我所有的疲憊都消失了。」
他們手牽著手,站在新房前,望著村子的夜空,暢談未來。
「建國,我們要生兩個孩子,一男一女,你覺得怎麼樣?」王梅梅笑著問。
「好啊,讓他們接受良好的教育,過上更好的生活。」李建國笑著回應,眼中充滿希望。
「你說,咱們以後的日子會不會越來越好?」王梅梅輕聲問道,眼裡滿是期待。
李建國望著她,眼底是堅定的光芒,「會的,梅梅,我們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夜空中,星星閃爍,彷彿在見證他們的誓言。村子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希望和幸福。這一切,都在李建國和王梅梅的心中,留下了最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