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姑」李濱95歲高齡離世 北京人藝黃金一代精神不死

2024年09月22日12:50:13 歷史 7499

北京人藝黃金一代中碩果僅存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濱,9月21日以95歲高齡離世。

「九姑」李濱95歲高齡離世 北京人藝黃金一代精神不死 - 天天要聞

在人們的記憶中,她第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舞台形象是《龍鬚溝》中的「二姑娘」,而最後一個舞台形象則是陸帕導演的《狂人日記》中的陳老五。

因在家中大排行第九,所以李濱在北京人藝的官稱也是「九姑」。在人藝的舞台上,李濱先後塑造了30多個舞台角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龍鬚溝》中的王二春,《駱駝祥子》中的小福子,《茶館》中的康大力,《關漢卿》中的朱小蘭……

在人藝的後台,常常看到一位瘦小的老太太矯健的身影,別看身形瘦小,李濱的身體內卻蘊含著巨大的能量,犀利直言是她的標籤。家族中多人從藝,鼎鼎大名的指揮家李德倫便是她的哥哥。她本人更參演過《頑主》《甲方乙方》《我的父親母親》《建國大業》《卡拉是條狗》《梅蘭芳》等影視作品,獲得過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在後輩的印象中,彷彿李濱從沒年輕過,一直以一個幹練充滿韌性的老太太形象出現,但她又似乎從未衰老過,思維敏捷、時尚養生。92歲登台演話劇被問及長壽秘訣,李濱的回答擲地有聲:我就是精神不死!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佳

編輯/喬穎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 天天要聞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大刀隊最早得追溯到國民革命軍西北軍那時候。1933年,長城抗戰打響,日軍大舉進攻喜峰口。當時中國軍隊的處境有多慘?槍支彈藥都湊不齊,工業底子薄得像張紙,連個像樣的炮都造不出來。面對日軍的三八式步槍、機槍甚至坦克,咱們的西北軍將領沒辦法,只能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 天天要聞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7月9日,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院系黨委書記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學習。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家認真聆聽解說,參觀了《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 天天要聞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結!今年三月到六月,陸大鵬與程衍樑帶我們走近歐洲歷史上的八位首相或總理,在紛繁的歷史中,串聯起他們的故事:從締造「太陽王」的馬扎然,到瓦解拿破崙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瀾的克列孟梭,直至締結「英美特殊關係」的丘吉爾... 他們在時代的浪潮中抉擇,也親手推動著歷史的進程。光環背後,其實這些首...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 天天要聞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1951年3月的一天清晨,電話那頭傳來古大存壓低卻顫抖的聲音:「葉帥,莫雄今晚就要被槍決!」葉劍英愣了不到三秒,隨即抄起另一部機子撥向陶鑄,四個字擲地有聲——刀下留人。廣東省政府大院的走廊里,傳令兵一路小跑,陶鑄收到命令,當場批示暫停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