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有個衣衫破舊的女乞丐,竟然跑到平江縣政府門口,說要見縣委負責人。
門口的衛兵看她這副模樣,心裡直嘀咕,以為她是來搗亂的。
可沒想到,這女乞丐從懷裡掏出個包裹,一打開,裡面金光閃閃,竟是16兩黃金!
她一臉嚴肅地說:「這是我丈夫塗正坤的遺願,請務必交給縣委領導。」
這一下,衛兵和周圍的人都驚呆了,這女乞丐到底是誰?她背後又有啥故事呢?
在湖南平江縣嘉義區的謝江鄉,有一個裁縫家庭,1897年11月10日,這個家庭迎來了他們的兒子——塗正坤。儘管家境貧寒,他的父母還是咬緊牙關,讓他讀了四年書。然而,生活的重擔讓這個家庭無法再支撐他的學業,塗正坤不得不輟學,跟隨父親學習縫紉手藝,走鄉串鎮,四處為顧客縫補衣物,勉強度日。
幼年的塗正坤就目睹了社會的不公與黑暗,他深刻意識到,這個世界需要改變。1925年,28歲的塗正坤通過一位友人的介紹,毅然加入了紅方,從此,他的生活掀開了新的一頁。
加入紅方後,塗正坤利用自己的裁縫身份,巧妙地接近社會各界人士,收集情報。有一天,他接到了一項重要任務,前往平江縣的一位地主家中做衣服。在縫衣的過程中,他無意中聽到了地主和藍方軍官的密談,得知了一個針對當地紅方的重要行動計劃。塗正坤迅速將這一情報傳遞給上級,成功挫敗了藍方的陰謀,大大增強了黨在當地的抗戰力量。
1927年,塗正坤參加了秋收起義。雖然起義最終失敗,但他並沒有氣餒,而是迅速組織起農民起勢,轉移到平江東部的連雲山,開展游擊戰。他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藍方反動派的神經,他們決定採取更殘忍的手段來削弱他的力量。
他們抓住了塗正坤的父母,以此要挾塗正坤放棄抵抗。然而,塗正坤深知,一旦屈服,受害的就不僅僅是自己的父母,而是整個革變力量。他忍痛放棄營救,眼睜睜地看著父母被敵人殘忍殺害。這一切並沒有讓塗正坤退縮,相反,他把悲痛化作力量,更加堅定地投身革變。
1928年,塗正坤策應彭總帶領的紅方隊伍,在平江起勢。1930年,他帶領全縣游擊隊、赤衛隊和10多萬群眾,參與紅三軍團攻打長沙的戰役,為革命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塗正坤後來被任命為新四軍平江通訊處主任,負責在暗中保護紅方。
1937年底的某一天,塗正坤在一個隱秘的地點,交給了妻子朱引梅一小袋黃金——12兩。他鄭重地對她說:「這筆黃金是黨交給我的活動經費,如果我發生意外,請務必將它交給紅方。」朱引梅是塗家的童養媳,從小與塗正坤青梅竹馬。婚後,她理所當然地成了塗正坤的堅強後盾。儘管文化水平不高,朱引梅深知丈夫的使命,她用自己的堅韌和勇氣,走上了一條與丈夫並肩的革命道路。
然而,1939年的一天,塗正坤如往常一般走出家門,準備去執行一項任務,卻再也沒能回來。那天,他被藍方軍官楊森布下的天羅地網捕獲,幾支槍對準他的胸膛,亂槍擊斃。塗正坤倒在地上,口中依然喊著:「不要破壞抗戰!」
聽到消息後,朱引梅連淚都來不及擦乾,便緊急把16兩黃金(其中包括黨交給塗正坤的12兩和她自己省吃儉用攢下的4兩)縫進了棉衣。當她回過頭時,看到九個月大的兒子被敵人抓住,兒子的哭喊聲刺痛她的心。但此時此刻,朱引梅沒有絲毫猶豫,她深知塗正坤的犧牲和那筆黃金,對革變事業的重大意義。在鄰居老太太的幫助下,朱引梅順利救出孩子。緊接著,她帶著兒子走上了長達十年的逃亡之路。
在逃亡的過程中,朱引梅的生活條件異常艱苦。她時常不得不依靠樹葉和野果充饑,有時甚至只能吃一些殘渣果腹。某一天,她發現孩子因為飢餓已經無力哭鬧,只能從農戶家裡的地里挖出幾個紅薯,用火烤著給孩子吃。每次喂完孩子,她自己只能吃一些殘渣。她說服自己,無論多麼艱難,都要把孩子撫養長大,這是她和塗正坤共同的心愿。
即便在極度飢餓和寒冷中,朱引梅也未曾動搖過將黃金交給黨的決心。她時常務工賺取食物,甚至還被藍方軍抓住並受刑,但她始終守口如瓶,只想著完成丈夫未竟的使命。每次藍方軍近在咫尺,她的小心與智慧總能讓她和孩子成功脫險。
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朱引梅揣著這16兩黃金,義無反顧地走進平江縣政府的大門。衣衫襤褸的她,本可以帶著金子過上富裕生活,但她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完成丈夫交代的任務。
平江縣委負責人齊壽良親自接待了朱引梅。面對領導,她激動地掏出黃金,說:「這是我丈夫塗正坤要我交給黨的活動經費,還有我的4兩黃金,算作我們的黨費。這一天我等了十年,終於能完成他的心愿了!」齊壽良深受震撼,隨即為朱引梅開具了收條,並將黃金送入人民銀行的金庫。
朱引梅帶著16兩黃金在逃亡的十年中,從未動搖過將其交給黨的信念。這不僅是為了完成丈夫塗正坤的遺願,更源於她自身對黨和革變事業的堅定信仰。在極度的困境中,她展現了無比的堅韌和智慧,這種精神力量不僅成就了她的個人傳奇,也對後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可以說,朱引梅的故事是那個年代無數革變家庭的一個縮影,他們以自己的付出和犧牲,換來了今天的和平與幸福。地方政府迅速安排了對朱引梅及其家庭的幫扶措施,為她恢復黨籍,並給予相應的待遇。朱引梅住進了政府安排的房子,生活條件有所改善。她的兒子塗明濤,也在政府的幫助下,開始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塗明濤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從小就懷揣著對革變事業的敬仰和對父親的崇敬。他後來在平江縣政府工作,擔任政法委領導,秉承著父母的革變精神。他時常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忘記家族的革變傳統,要繼承和發揚父母的精神。
朱引梅一生低調,對名利淡泊。即便在生活條件改善之後,她依然以質樸的態度生活,不張揚,不爭名。她時常回憶起和塗正坤一起走過的日子,那些艱苦卻充滿信仰的時光。她也會講述自己逃亡的十年,那段充滿艱辛與堅持的歲月。
1998年,朱引梅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她的兒子塗明濤,將母親和父親的精神傳承給下一代。這是一段光輝而沉默的歷史,是一曲堅韌與奉獻的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