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圖片不代表文中文人物
翟伙明第一天來到荷花學校時,看到那簡陋的教學設施;而且老師的辦公桌還是兩個共用的。教室裡面學生的課桌都是水泥板,凳子是兩端用土磚壘著,上面放一塊木板,幾十個學生坐在那裡等待老師進去上課。
翟伙明說:他被學校分配教三四年的數學課程,當他第一次走進教室的時候,心裏面有些緊張樣子,不知道怎麼樣給學生們講課;看到其他老師都講得條條是道,而翟伙明開始不知道怎麼講課給孩子們聽,這個時候的他站在黑板前和學生們面面相覷,總覺得這節45分鐘課怎麼如此之久,總想快點結束這節課離開教室里。
學生教室
可是,翟伙明並沒有因為這些原因而影響。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教學,他已經適應三尺講台的工作,憑藉著自己勤奮好學,刻苦學習的精神贏得了學校領導和學生的認可。
儘管當時荷花學校條件的艱苦,以及收入低微;但是他仍然堅守著教學第一線。聽翟伙明老師說:剛入職荷花學校的時候,他的待遇享受當地同等勞動力工分;另外,上級主管部門發放部分補助。後來,隨著教育部門相關政策調整,他的工資調到每月每人14元錢。
到了1980年,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他(她)們民辦老師也實行工資制,小學教師開始每個月20多元。後面漲到了每個月30元不等。他還說:當時基層組織大隊,上級要求各大隊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民辦教師屬於副業人員,後來,他們也領到每月發放4元補助,半年發放一次。
隨著農村包產到戶制度,這個時候翟伙明也和大家一樣分得責任田需要耕種。學校又有教學任務,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老師們的一心掛兩頭,學校里既影響教學任務;耽誤學生的學習成績,家中又不得誤農時。
也就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年國家教育部實行民辦轉公辦的政策,翟伙明說:當時上級教育部門給下面學校名額是非常有限的,能夠轉正的民辦老師都得與本人教學水平實行掛鉤的。
當時許多和翟伙明老師一樣的民辦教師都在為改變自己「祥林嫂」的身份,早日躋身公辦教師隊伍,都得積极參与各種類型培訓班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提升教學能力;爭取在自己的所教科目在上級教育部門抽測獲得優良評比名次,為自己的轉正加分。
要知道當時每個民辦老師,家裡還有責任田得耕種啊!翟伙明也不例外。同時,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為了儘早轉正,當時他把家裡全部家務丟給妻子一個承擔。
儘管星期六星期天學校不給報酬,翟老師為提高教學質量,還無償為學生補課。
到了1981年,翟老師通過由名額轉正沒能贏得名額。這個時候他開始了自報縣進修學校,專門學習師範知識,參加民辦轉公辦教師考試,還專門請人代教。
在1983年夏季,翟伙明經過兩年刻苦鑽研,有了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考上了當地師範學校民師班。兩年後拿到師範畢業證書,也正式成為一名公辦教師。後來,他被調入鄉中心小學任教,並因他的教學出色破格提拔為中心小學校長一職。
如今的翟伙明老師退休多年了,正享受快樂老年生活。每當在我們在閑聊時,翟老師總愛談及他當年為轉正做努力,儘管如此的艱難,還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