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宋魯鄭】
8月9日 星期三 晴 18--28度
今天法國和日本的男團銅牌戰打得相當精彩。法國獲勝後,隊員、教練員無不狂喜、熱淚滿面,觀眾席更是長時間的歡聲雷動。這還只是一枚銅牌,如果是金牌還不知道會是什麼情景。奧運會能觸動一個民族最敏感、平時還不易釋放的情感,並能給整個社會帶來持久的歡樂和滿足感,這大概也是各國對金牌全力拚搏的原因。
本屆奧運會男子乒乓球格局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歐洲的崛起。男單四強歐洲佔兩席,中國一席,巴西一席。男團歐洲兩席和亞洲分庭抗禮,其中銅牌戰獲勝。如果以洲作為衡量標準,歐洲仍然是體育第一強。但在國際博弈中,歐洲往往把一手好牌打壞。歐洲和美國不同,有豐富悠久的歷史做借鑒,卻往往總是重蹈覆轍。
巴黎奧運會乒乓球男子團體比賽中,中國、瑞典和法國分獲冠、亞、季軍ic photo
從歐洲的歷史來看,1814年維也納和會是其政治能力的巔峰,此後就一路下滑。拿破崙戰敗後,重建歐洲秩序就成了最大的挑戰。其中的核心有二:一是如何處理法國。二是如何應對戰後實力強大的俄羅斯帶來的威脅。可以說,如此重大複雜的問題被當時的歐洲政治領導人非常完美地解決了。
首先是對法國採取寬容政策。第一次《巴黎條約》,法國不但沒有割地賠款,甚至還得到1792年為止擴張所獲得的土地,它在戰爭中失去的海外殖民地也都被同盟國歸還,甚至連搶來的文物也能夠保留。
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同盟國意識到法國這樣的國家不可能被分割,失去幾塊土地也傷不了元氣,卻會產生巨大的憎恨和復仇情緒。擁有如此之多資源的法國很快就能恢復,必然導致戰爭再起。現在的做法則能把法國重新納入戰後的歐洲體系,成為一個願意合作的大國。二是法國新政府也可以由此在國內樹立起權威並得到民眾的支持,從而不會輕易發生革命,不會再次威脅到歐洲的穩定。第三法國並不是歐洲和平與安全的唯一威脅,還有擊敗法國、取代法國的俄羅斯。法國不被削弱就可以重建均勢,發揮制衡俄羅斯的重要作用。
其次就是建立了歐洲協調機制,把所有大國納入其中,特別是把戰爭中崛起的俄羅斯納入其中。歷史也證明,此後幾十年在維持歐洲秩序上,俄羅斯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簡單講,維也納會議不僅化敵為友,而且還把所有大國都納入戰後體系,從而維持了歐洲長達一百年的和平。
維也納會議確定了新的歐洲國家格局,維持了長達100年的和平
然而從此之後,歐洲就再也沒有這樣的智慧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戰敗、俄羅斯發生革命而告終。此時的歐洲已經完全忘卻維也納會議的經驗:不但以非常苛刻的條件極大地羞辱了德國,還把俄羅斯排除於新秩序之外。結果就是在德國產生了巨大的復仇情緒,新生的魏瑪共和國既不能對內發展經濟也不能對外捍衛主權,聲名狼藉,毫無威信,很快就被納粹所取代。被孤立的俄羅斯也只能一再和德國聯手,尋求安全。最終不過二十年,更大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整個歐洲成為廢墟,也終結了歐洲對世界的主導地位。
本來,德國戰敗後建立了共和國,制定了當時世界上最好的憲法。只要歐洲能夠幫助它實現穩定和繁榮,建立新制度的權威和合法性,它就會成為歐洲秩序的一部分。只要不排斥俄羅斯,它就一直能發揮制衡德國的力量。但歐洲做的卻恰恰相反。
二戰結束後,歐洲對德國吸取了教訓,一是採取了軍事佔領和經濟援助的方式,建立了穩定的西方民主制度。二是將德國納入北約、歐盟和歐元區體系內,而不是將之視為異己。德國也由此重新成為世界經濟強國,並最終再度統一。但對俄羅斯卻又重複了歷史錯誤:丘吉爾率先發布鐵幕演說,吹響了冷戰的號角,再次把俄羅斯排斥在外。只是由於人類進入核時代,才沒有直接發生熱戰,但代理人戰爭此起彼伏。
其實二戰和拿破崙戰爭非常相似。一個是法國一統歐陸,一個是德國。雙方都在有條約的情況下入侵俄羅斯,並成為它們失敗的起點和轉折點,戰後俄羅斯都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但維也納條約卻能把俄羅斯納入歐洲體系中,二戰後卻陷入全面冷戰。令人難以理解的是,俄羅斯從沒有嘗試統一過歐洲大陸,它的實力和威脅程度遠低於彼時的法國和德國。更重要的是,俄羅斯還兩次拯救了歐洲。可是歐洲可以把法國和德國納入自己的體系,卻不能這樣對待俄羅斯。
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包括制度都全面倒向西方。可是歐洲又一次犯下一戰後的戰略失誤,不但沒有幫助俄羅斯鞏固其制度——在其深陷經濟困難時拒不援助,相反還一再羞辱它:違背承諾北約一再東擴、轟炸同為斯拉夫民族的南斯拉夫、支持車臣分裂勢力。在這個時期,俄羅斯經濟縮水50%,接連發生金融危機、生產危機、預算危機和債務危機,出現了人類歷史上罕有的和平時期人均預期壽命大幅下降和人口減少的現象,甚至僅有40%的新生兒是健康的。一個曾經的超級大國竟然淪為第三世界水平。在這種情況下,移植的西方制度就如同魏瑪共和國一樣喪失了其權威和合法性。
這導致兩個後果:一是俄羅斯回歸自身傳統政治。二是雙方好不容易在極其少有的歷史條件下建立的互信就此喪失。然而失去俄羅斯的教訓並沒有使歐洲清醒過來。2004年,8個前蘇聯勢力範圍的國家加入北約,其中包括曾是蘇聯一部分的波羅的海三國。在俄烏衝突發生前又有三批四個國家加入北約。顯然歐洲已經忘了梅特涅的名言:大國不能羞辱。也忘記了俄羅斯和法國一樣:不可能被分割,失地也傷不了元氣,國力一旦恢復就會反擊。
俄烏衝突中的士兵和武器ic photo
可以說一戰、二戰、冷戰結束都給歐洲重新建立長期和平的機會——畢竟俄羅斯要麼是盟友要麼倒向西方,但是歐洲不但沒有借鑒維也納會議的成功,相反一而再地跌倒於同一條河流,製造和俄羅斯的對立,最終導致歐洲再現軍事衝突的局面。這也是為什麼地緣政治大師基辛格一再強調歐洲最大的失誤就是沒有把俄羅斯納入共同安全體系。黑格爾有一句名言:「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至少這句話對歐洲是完全正確的。
一直未能吸取歷史教訓的歐洲,國力衰敗將是不可避免的前景,沒有國力支撐的體育也會很快失去今天的輝煌。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