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在位僅僅14年時間,卻幹了四件大事,讓華夏受益千年

2024年08月03日13:22:03 歷史 1356

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第二位皇帝,在公元604年隋文帝楊堅去世之後繼承皇位,楊廣繼位之後,因好大喜功,常年征戰,令百姓苦不堪言。民心思變之下,各地起義不斷,造成天下大亂,直接導致了隋朝的覆亡。楊廣雖然在位僅僅14年時間,卻幹了四件大事,讓華夏受益千年,那麼他幹了哪四件大事呢?

楊廣在位僅僅14年時間,卻幹了四件大事,讓華夏受益千年 - 天天要聞

隋煬帝

第一件事,開創科舉制度,給平民階層翻身機會。自東漢末年到隋朝初期,門閥勢力掌控著上升渠道,寒門階層基本上沒有入市的機會。門閥士族幾百年來牢牢把持著朝政,阻斷著上升的渠道,無形中成為了阻礙社會發展的毒瘤。為了鞏固皇權,對抗門閥勢力,605年,楊廣正式確立科舉制度,規定凡是年滿20歲、學識優良者,都可以通過縣試、州試、省試、殿試這四級考試進入仕途,官位高低與考試成績掛鉤。這一制度打破了門閥世家專政的局面,使得寒門士子也有了翻身的可能。此後一千多年間,科舉制度成為了官員選拔的主要途徑,大量底層讀書人都能夠通過科舉獲得入仕的資格,再也沒有哪個階層能夠阻斷上升的渠道,楊廣創立科舉制度,確實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

楊廣在位僅僅14年時間,卻幹了四件大事,讓華夏受益千年 - 天天要聞

第二件事,開創大運河,實現南北交流。兩晉南北朝時期,人口大規模遷移以及南朝的開發,使南方經濟迅速發展,而北方發展緩慢,人口所產生的財富已不足以應付朝廷的需要,但是因為南北方交通不便,嚴重影響南方物資快速送到北方,一道加強南北聯絡的水路運輸已經成為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楊廣繼位之後,喜歡到處遊玩,交通不便讓他感到非常不滿。於是便修建了一條貫穿浙江蘇州、揚州等地,最終抵達洛陽與黃河相連的京杭大運河,全長1800多公里。可以說,楊廣本意是為自己修建一條「遊玩之河」,但卻無意中奠定了華夏一千多年水運之基礎,使得江南江北的交流日益順暢,大量南方的糧食源源送到北方,保障了中原地區的供給。當年楊廣三征高句麗,靠的就是南方的物資源源不斷運往北方。同時,大運河也促進了南北交流融合,南方的絲綢、紙張技術等傳入北方,北方的先進位度思想也南下傳播。楊廣積極推進此事,對華夏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可惜大運河的修建也耗空了隋朝的底蘊,直接導致了隋朝的滅亡。

楊廣在位僅僅14年時間,卻幹了四件大事,讓華夏受益千年 - 天天要聞

隋朝運河

第三件事,開拓西域疆土,重建絲綢之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之後,一條連接中原和西域的絲綢之路因此聞名天下,但漢朝滅亡之後,西域和中原之間斷斷停停,無法保持聯絡。609年,楊廣親征平定吐谷渾,兩年後又覆滅,西域的小月氏直接將其納入版圖,西域各國無不震驚。通過連年征戰,楊廣基本掌控了絲綢之路。漢代以來中斷多年的陸上交通得以重建,中原同西域的交流再度暢通,楊廣重新打開絲綢之路,加強了中原王朝對西域的控制,對華夏歷史發展起到一定推動作用,華夏從此在西域建立了統治優勢,有力遏制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入侵。

楊廣在位僅僅14年時間,卻幹了四件大事,讓華夏受益千年 - 天天要聞

隋朝西域版圖

第四件事,遷都洛陽,建立新經濟中心。隋朝時期,定都長安長安,地處西北,輻射範圍偏向西北,對於東南方的控制幾乎是無法實現的,尤其是當時東南方已經逐漸顯示出發展迅猛的勢頭,無論是經濟還是資源都比西北要更有優勢,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加強對東南方的控制。考慮到此,隋煬帝楊廣決定修建一座新的都城東都洛陽,以彌補長安的不足。洛陽地處中原,交通便利,物產豐富,不僅能夠四通八達,還能網羅天下財富。於是楊廣在610年春夏找遷都,徵調20萬民夫,在一年時間裡就修建完成新洛陽城。洛陽逐漸取代長安,成為中原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可以說楊廣定都洛陽,使古都重煥生機,重新成為華夏的心臟所在,對中原經濟的繁榮具有深遠意義。

楊廣在位僅僅14年時間,卻幹了四件大事,讓華夏受益千年 - 天天要聞

楊廣是一個暴君,同時也是一位開創者,他的功績是不能被輕易忽略的。可以說,這四件事每一件都是功在千秋的大事,對後世頗有影響,但他又太過急功近利,不惜以民眾的生命和財產為代價,在短短時間內推行四件立在千秋的大事,濫用民力,這才導致了天下大亂,民怨四起。楊廣若是能緩慢實施,徐徐圖之,絕不至於將民力耗盡,最終導致民怨沸騰,隋朝覆滅,他也絕不會被冠以暴君的稱呼,被唾罵千年,可悲可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著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著麥穗、望著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裡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 天天要聞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來源:解放軍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要抓黨性、嚴黨紀習主席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學習陳雲同志的豐富領導經驗」。陳雲同志關於改革開放條件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許多前瞻性、戰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當年,陳雲同志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等錯誤觀...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 天天要聞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日前,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了一批「四強」黨支部。記者留意到,駐守在深港邊界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獲評2025年度國移民管理機構「四強」黨支部。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擔負著福田口岸出境旅客邊防檢查任務,自2019年成立以來,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獲評廣東省青年文明號、深圳邊檢總站「先進基層...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 天天要聞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說起拉丁美洲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辭彙:香蕉共和國。這個辭彙指的是在近代的時候,拉丁美洲因為被美國控制,很多國家處於產業單一的狀態。比如瓜地馬拉只生產香蕉,所以得出個名字:香蕉共和國。其實拉丁美洲在世界歷史上頗為尷尬:很多人印象里,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