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昨天,偉大建黨精神融入「大思政課」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行。
103年前的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拉開帷幕,宣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變。眼下,專家學者匯聚於此,交流探討偉大建黨精神融入「大思政課」建設的價值內涵與實踐路徑,將「精神之源」轉化為「動力之源」。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對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完善立德樹人機制,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
「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首次列入中央如此重要的決定。」在與會專家看來:用好用活紅色文物,不只是修繕,也不僅限於開展研學、開發文創。革命文物工作的核心和要義是深入挖掘其蘊含的歷史價值、時代價值、思想內涵和當代意義,讓其所承載的精神入腦入心,為中國式現代化鑄魂育人。
具象小切口講述偉大精神
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冉,在一次回家鄉的偶然機會中,了解到山東萊蕪有一位革命火種播撒者——劉仲瑩。1933年,中共山東省委遭到破壞,萊蕪黨組織與上級失去聯繫。劉仲瑩北上南下,變賣田產充作活動經費,冒著反動軍警層層盤查的危險,急切尋找上級黨組織。在九死一生仍一無所獲後,他步行千里趕回萊蕪,成立中共山東省工作委員會。
「劉仲瑩去世時年僅27歲,留下的史料也屈指可數。」回上海後,李冉與團隊奔忙起來:梳理劉仲瑩的革命故事,並將其轉化為文藝作品,創作齣劇本、歌曲,還有排演話劇、創作電影的計劃。他們還圍繞這一革命人物建成了「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劉仲瑩「大思政課」建設聯盟,萊蕪第一次辦起了全國性的學術論壇——「紅色文化與鄉村振興」。
當天,中共一大紀念館·上海大學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發布的重點課題「尺素傳真情 家書映初心——周恩來鄧穎超家書研究」亦想找尋這樣的小切口。課題基於周恩來總理侄孫女周蓉提供的珍貴家書,研究、深挖其背後的精神養料。「我們將通過『大思政課』教材的編輯、短視頻的傳播,各方力量參與,更立體豐滿地呈現研究成果。」中共一大紀念館副館長阮竣說,只有大家共享、共育,才能真正整合實踐教學資源,平衡好政治性與趣味性。
連接校園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
在井岡山,小學生能開口講紅色故事,這得益於井岡山網路課堂與100餘家中小學互聯互通;重慶紅岩「讓烈士回家」活動,走進復旦大學校園,青年學子講述紅岩英烈故事、演出《紅岩魂》話劇;在韶山,思政課以韶山革命紀念地紅色景點為課堂,探索教、學、研、旅相結合,讓參與者親身感受革命歷史的力量……
一方面,把青少年請進紀念館、博物館;另一方面,館方校方精準對接,為青少年研學、教育搭建平台。做了幾年館校融合,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副館長饒道良也摸索出一些門道:「大思政課就得抓小抓早,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
「革命文物與思政教育,有天然的內在本質邏輯聯繫。」國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展示傳承處處長吳寒說,革命文物承載著黨和人民英勇奮鬥的光榮歷史。2022年,國家文物局從全國遴選出100家紀念館、博物館,列入「大思政課」首批實踐教育教學基地。「兩年來,館方校方合作全面加強,長效機制初步形成,革命場館的優秀實踐成果日益成為思政課程、課程思政的重要補充。」
他認為,下一步方向是精準化建設——梳理文物資源中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推出有深度的理論研究成果和教學實踐成果,充實思政課程內容。
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治東同樣認為:「思政課的教學必須要回應當代青年在思想價值等領域的迷茫,並且提供走出迷茫的力量。」大思政課就是要打通課堂與社會之間的壁壘,關注社會發展、科學技術的前沿,以全新方式介入學生對社會生活的體驗,實現兩者的貫通交融。
作者:王宛藝
文:王宛藝圖:袁婧編輯:傅璐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