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為了培養抗日軍政幹部,7月底,中央決定成立陝北公學。陝北公學成立後,主要採用短期培訓的方式,為我黨培養抗日軍政幹部,對抗日戰爭的勝利起了極大的推進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陝北公學有一位名叫劉茜的女學生,她表現非常優秀,被校領導譽為「年齡最小,表現最好」的學員,但令人痛心的是,劉茜卻被人殺害,而殺害劉茜的兇手,則是一位名叫黃克功的紅軍幹部,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黃克功的故事。
黃克功出生於1911年,江西南康人。1927年,16歲的黃克功參加了革命,開始為紅軍站崗、放哨、傳遞情報,為革命做力所能及的工作。1930年,黃克功加入了紅軍。加入紅軍後,黃克功參加了井岡山根據地的戰鬥以及中央根據地的開闢工作,並參加了歷次反「圍剿」以及兩萬五千里長征。
尤其是在長征期間,黃克功表現非常優秀,在二渡赤水的婁山關戰役中立大功,是紅軍跳出國民黨包圍圈的功臣之一。1935年秋天,黃克功達到了陝北,投身陝北根據地的建設與鞏固當中,此時的他也在經過長征洗禮後成為紅軍的一名師團級幹部,而且黃克功剛剛二十多歲,是一位年輕有為的紅軍幹部。
然而,黃克功卻沒有端正自己的態度,他自恃年輕有為,立過戰功,比較驕橫,處理問題也不注意方法,這也為他以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而黃克功的悲劇,就與一個名叫劉茜的是陝北公學女學生有關。
劉茜是山西定襄人,曾在太原友仁中學讀書,思想進步,關心國家前途與命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劉茜奔赴革命聖地延安,進入抗日軍政大學第十五隊學習。而當時黃克功恰好擔任十五隊的隊長,兩人也由此相識。
相識之後,兩人聯繫日漸增多,並互相通信,漸涉戀愛。1937年9月,劉茜等抗日軍政大學第十五隊的學員全都轉到了新成立的陝北公學學習,到陝北公學後,劉茜與黃克功的聯繫日漸減少,而且黃克功見劉茜與其他男同學來往後心懷嫉妒,再加上黃克功又聽了一些風言風語,就認為劉茜對自己不忠,於是他就給劉茜寫信,要求劉茜立即與自己結婚。
其實,隨著兩人的交往,矛盾已經逐漸顯現出來,又發生了逼婚這件事,使得劉茜對黃克功日漸反感,她也明確向黃克功表示兩人不合適。1937年10月的一天,劉茜外出後徹夜未歸,陝北公學非常重視,開始到處找劉茜,最終在延河邊的一塊大石頭旁發現了劉茜的屍體,身中兩槍。
在這之後,延安保衛處開始調查這起案件,在調查案件過程中,辦案人員找到了兩條重要的線索,第一是劉茜的舍友說劉茜出去的當晚是被黃克功叫出去的;第二是黃克功的警衛員,他向辦案人員舉報黃克功形跡可疑,而且手槍有開火的痕迹,並且警衛員在給黃克功洗衣服時,發現他的衣服上有血跡。
在這種背景下,辦案人員找來了黃克功,經過一番談話後,黃克功承認自己殺害了劉茜,同時,黃克功也從頭到尾坦白了作案的動機,並表示自己願意接受依法判處。1937年10月11日,經過公審之後,黃克功被判處死刑,終年2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