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後主本紀
陳叔寶(553—604年),字元秀,乳名黃奴,祖籍吳興郡長城縣(今浙江省長興縣),生於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陳宣帝的嫡長子,陳朝末代皇帝,史稱陳後主。
沉迷享樂的亡國昏君
陳叔寶出生時,他的伯爺爺陳武帝陳霸先已經掌握了實權,梁元帝便將陳霸先的子侄留在江陵城。
陳叔寶出生的第二年,西魏攻陷江陵城,他便跟著父親陳頊(xū)被俘虜到北方,在穰(ráng)城(今河南省鄧州市)生活。
陳武帝即位後,冊封陳頊為始安郡王,但沒有機會回國。直到陳文帝繼位,十歲的陳叔寶才和父親回到京城,被冊封為世子。
陳叔寶從小生長在深宮之中,雖然曾為人質,但也富足無憂,不懂得稼穡(sè)艱難。他的父親陳宣帝繼位後,冊立陳叔寶為太子。
陳叔寶喜愛文藝,對艷麗的宮體詩非常感興趣,而且醉心音律,成為太子之後,身邊慢慢聚集了大量文人。
陳宣帝去世後,陳叔寶的弟弟始興王陳叔陵企圖篡位,陳叔寶擊敗了他,最終登上皇位,是為陳後主。以前東宮中的許多文人,都成為朝廷重臣。
起初,陳宣帝還沒有去世時,隋文帝已經統一北方,並且著手進攻陳朝。得知陳宣帝去世,隋文帝認為趁喪事發動戰爭不仁德,於是退軍。
陳後主誤以為隋朝害怕自己,再加上剛剛平定內亂,內心十分得意,國書的言辭很傲慢,惹惱了隋朝的將領,眾人都想滅亡陳朝。
陳後主為了穩定政權,分封眾多弟弟為藩王,連續發布詔書要求愛惜民力,訪求人才,但都沒有真正落實。為了顯示仁厚,陳後主頻繁下令大赦天下,在位七年進行了十次大赦。
頻繁的大赦不僅沒有起到安撫人心的作用,反而讓作姦犯科之人不再敬畏國法,忠於法令的官員百姓逐漸寒心。因此,陳後主身邊忠臣越來越少,奸臣越來越多。
國內出現了奇怪的現象,雖然經常大赦天下,但監獄依然人滿為患,不法官員敲詐勒索的情況屢見不鮮,老百姓怨聲載道。
陳後主被身邊的文人集團迷惑,誤以為天下安定,開始沉迷於享樂。陳朝自陳武帝開始,厲行節儉,宮室都非常小。陳後主為寵愛的妃子修築很多華麗的宮殿,在全國範圍內招募精通艷體詩的文人入宮。
陳後主每天與他們縱酒為樂,吟詩作文,如果有人寫出的詩詞非常香艷,立刻讓宮廷樂師譜曲,令宮女演唱。歷史上著名的《玉樹後庭花》《春江花月夜》等名曲,就是陳後主親自作的曲子,後世稱之為亡國之音。
一直觀望南陳局勢的隋文帝,看到南陳國內混亂的局面,對大臣說:「我作為百姓的衣食父母,怎麼能因為隔了一條長江,就不去拯救南陳的百姓呢?」於是調集五十一萬大軍,將陳後主犯下的二十條大罪寫成檄文,發布到沿長江各地。
南陳守將見隋軍公開討伐,立刻報告,被人押下不報。直到隋軍在長江上出現,陳後主依然沒有放在心上,說:「我朝是王氣聚集的地方,北齊三次攻打,北周兩次攻打,都沒有取勝,隋軍這次來,依然會大敗而歸。」繼續和眾嬪妃飲酒作樂。
589年,準備就緒的隋軍,趁著長江江面起了大霧,由韓擒虎、賀若弼帶領,兵分兩路進攻南陳,南陳軍隊損兵折將,無法抵擋,隋軍兵臨金陵城(今江蘇省南京市)下。
陳後主慌亂之餘,下令眾將擺出一字長蛇陣對敵,被隋軍一舉擊潰。陳後主毫無辦法,給了親信將領任忠兩袋金子,命令他招募士兵,抵擋隋軍。
任忠拿到金子,卻不願意拚命,立刻打開城門迎接隋軍將領韓擒虎進城。陳後主只得帶著幾名寵妃躲在一口枯井裡,隋軍發現後,威脅要往井裡扔石頭,陳後主怕死,於是被俘虜,陳朝自此滅亡。
陳後主降隋後,隋文帝經常賞賜物品,邀請他參加宴會。為了避免陳後主傷心,隋文帝不許在宴會上演奏江南的曲子。但隋文帝沒有真正放心,監視陳後主的人稟報說:「陳後主現在沒有爵位,想要個官當。」隋文帝哭笑不得,說:「這個陳叔寶,真是沒心沒肺!」
在投降的日子裡,陳後主日夜飲酒為樂,最多的時候一天可以喝一石酒,在醉生夢死中,他的身體越來越差。604年,陳後主在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去世,終年五十二歲。
本文節選自《二十四史馬上讀,語文歷史都進步》——第六冊《陳書》,官方唯一授權發布,歡迎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