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2023年12月09日20:59:21 歷史 1311

東漢西漢,雖然都是打匈奴,但兩者打匈奴的難度,那是截然不同的!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西漢時期,霍去病打的匈奴,正處於極盛期!當時的匈奴,是一個地盤橫跨大半個亞洲的超強政權。從東北到中亞,整個草原區域都是他們的地盤。當時的匈奴,能夠集結出二十萬以上的騎兵!這在整個人類歷史上,都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戰績。

但是在東漢時期,東漢打的匈奴,那可就弱太多了。當時的匈奴,經過漢朝連續百年的削弱之後,整體實力已經大不如從前了。最關鍵的是,當時匈奴內部還分裂了。佔據最肥美草原的南匈奴,已經徹底臣服於東漢。至於北匈奴,這時候不管是地盤還是人口,其實都已經不剩多少了。

最關鍵的是,當年西漢打匈奴的時候,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當時的中原王朝,沒有任何對游牧民族的戰爭經驗。可是到了東漢這裡,當時東漢已經掌握了一整套作戰方法,而且這套作戰方法,已經相當成熟了。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所以,歸根到底,東漢和西漢,雖然同樣都是打匈奴,但難度截然不同,名氣自然也就會相差很多了。當然,就算北匈奴再弱,歷史上東漢暴打北匈奴,勒石燕然這件事,依然還是很厲害的。

而東漢勒石燕然的這場戰爭,最初我們還得從當年東漢開國的時候說起。

東漢初年,隨著劉秀統一了中原,中原地區迅速進入了和平狀態,開始休養生息。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雖然劉秀本人特別能打,但在對匈奴的問題上,劉秀罕見的並沒有直接出兵。甚至於面對當時匈奴在邊境上的襲擾,東漢採取了相對克制的態度。當時的東漢,最多只是打邊境反擊戰,從來不深入草原,卻和匈奴進行主力決戰。

這當然不是劉秀怕了匈奴。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劉秀本人,是一個戰略大師。從一個戰略大師的角度出發,劉秀髮現,當時出兵進攻匈奴,很不划算。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要知道,當時東漢剛剛開國,經過兩漢交替的這段歷史,中原內部損耗極大。可是如果要按當年漢武帝的打法,直接出兵,深入草原去和匈奴打野戰,這個代價會很大。至少以當時東漢的國力來說,會造成很大的負擔。

所以接下來,東漢高層,就開始採取當年西漢時期,對匈奴的成熟作戰方案。而這個方案,也是接下來東漢暴打匈奴的基礎背景。

簡單來說,當年漢武帝之所以用代價最大的方法作戰,那是迫不得已。但是此時的東漢,有其他方案可以選擇。這個方案,就是先擋住匈奴的襲擾,內部發育。同時,不斷打掉鮮卑、烏桓、西域等匈奴附屬勢力,不斷孤立匈奴。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拉一派打一派,最後徹底孤立匈奴。等到匈奴徹底被孤立之後,再對匈奴完成戰略決戰。

就這樣,在東漢開國之後,接下來的幾十年里,漢朝和匈奴之間大致的歷史關係是這樣的:匈奴多次襲擾漢朝,但東漢始終保持了強大的戰略定力,始終只打邊境反擊戰。此後的二十年里,經過多次邊境反擊戰,東漢逐漸拿下了烏桓和鮮卑,斬斷了匈奴在東北的臂膀。

與此同時,到了劉秀在位後期,匈奴內部因為老單于去世,內部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此後,原本完整的匈奴,分裂成了南匈奴和北匈奴兩部分。而這其中的南匈奴,為了和北匈奴對抗,就直接投降了漢朝。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雖然史書上沒記載,這裡面漢朝到底做了什麼。但顯然,在這次匈奴分裂事件背後,漢朝這邊,絕對是一個重要的幕後退手。

再之後,等到劉秀去世,漢明帝在位的時候。漢朝先是修養了十多年,然後在漢明帝在位後期的時候,漢朝出兵西域,並且派遣班超,再通西域諸國。

西域計劃啟動之後,雖然這期間漢明帝提前去世,導致這個計划出現了一些波動。但是最後,在漢明帝去世,漢章帝即位之後,漢朝還是重新控制了整個西域。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至此,漢朝已經在戰略上,對北匈奴完成了合圍。當時的北匈奴,可謂是三面受敵。西邊是西域諸國,東邊是鮮卑和烏桓。而在北匈奴的南方,則是南匈奴和東漢。

到了這個階段,漢朝隨時可以從三個方向,不斷進攻北匈奴。反倒是北匈奴這邊,想要襲擾漢朝邊境,已經極為困難。所以到了漢章帝在位後期的時候,當時的東漢,已經隨時可以對北匈奴,發起最後的戰略決戰了。

但問題是,就在這個時候,漢朝高層這邊,卻出現了兩種意見。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一派傾向於斬草除根,馬上出兵,徹底滅了北匈奴。另一派則是主張,暫時維持這個狀態,先不要徹底滅了北匈奴。

這種分歧,在史書上記載的相當隱晦。畢竟,這種時候誰要是敢主動提出來,放過匈奴一馬。那以後在史書上,是要背上萬世罵名的。

但同時,當時在東漢高層,確實有很大一部分人,暫時不希望迅速滅了北匈奴。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這幫主和的人,還真不是收了匈奴的好處,成了漢朝的姦細。東漢的這個狀態,雖然和後來的宋朝也很像,但兩者其實有本質的區別。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主戰者未必勇,主和者未必怯』。

這事說起來其實就是一個立場問題。對於很多軍方出身的世家大族來說,他們比較傾向於徹底滅了北匈奴,越早越好。因為按照東漢的制度,只有獲得足夠的軍功,他們才能有機會封侯!而且,這些世家大族,也主張斬草除根,理由非常充分。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而那些反對者,理由同樣也很充分!他們認為,一旦北匈奴徹底被滅,東漢就再也沒了外部威脅。沒了外部威脅之後,東漢內部很容易會出現問題,內鬥會逐漸變大。而且,就算滅了北匈奴,以後這片草原上,還是很容易會出現新的游牧政權。

最重要的是,有些大臣認為:當時在位的漢章帝,年齡有些過於年輕,很難壓制這些軍方勢力。一旦徹底滅了北匈奴,很容易會導致軍方徹底做大,然後漢章帝就再也壓不住下面的大臣了。

所以,主和派的理由,也很充分。而從後來的歷史來看,他們的擔心,確實也很有理由,因為後來這些擔心都成真了。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就這樣,在漢章帝時代後期,東漢高層對於到底要不要徹底滅了北匈奴,出現了巨大的分歧。而漢章帝本人,則是比較傾向於主和!

這裡多說一句:漢章帝主和,絕對不是割地賠款的那種主和。相反,當時的東漢,在戰略上已經沒有輸的可能了。只要漢章帝想滅了北匈奴,隨時都可以!而漢章帝的考慮,則是在於仗打完之後怎麼辦。

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雙方圍繞著到底要不要打,糾結了將近十年的時間。而十年之後,一個突發事件,徹底改變了這個局面。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公元88年,漢章帝忽然去世了。

漢章帝去世的時候,僅僅只有三十三歲,絕對算得上是英年早逝了。而漢章帝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劉肇接班的時候,僅僅只有12歲!

因為當時劉肇過於年幼,所以,朝政大權,就全都落入到了漢章帝的皇后竇氏手裡。竇皇后雖然不是劉肇的生母,但卻是劉肇的養母。所以,由竇太后出來主持朝政,誰也沒法說不對。

而隨著竇太后開始掌權,東漢高層主戰的聲音,徹底壓制了主和派的聲音。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簡單來說,竇太后能夠上位掌權,主要是依靠身後的外戚家族竇家。而竇家是一個軍方家族,當年漢朝重啟對匈奴的戰爭,就是竇家出來挑大樑。而當年的竇皇后,也是因為竇家在前線打了勝仗,所以才勝過了其他世家大族的女子,最後成了皇后。

對於這樣的竇家來說,徹底滅了北匈奴,爭取更大的軍功,這顯然更有利於他們的家族利益。而對於竇太后來說,竇家越強,她的地位就越穩!

最關鍵的是,就算打仗,那也是為了東漢國家利益而戰,誰都挑不出錯來。就連竇家自己,也覺得自己是對的。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就這樣,在竇太后掌權之後,東漢開始迅速進入戰爭準備狀態。到了這個階段,東漢對匈奴的戰爭,已經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這就是東漢勒石燕然之前,大致的歷史背景。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關鍵人物的出現,成了牽動全局的那個重要人物。這個人的出現,導致東漢對匈奴的決戰,差點就成了一個笑話!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這個人,就是竇太后的哥哥,竇憲

作為一個出身頂級世家大族的年輕人,竇憲從小地位就很高!當年竇憲的太爺爺竇融,曾經帶著整個河西五郡,投靠了劉秀。所以竇家在東漢這個朝代,是有一部分股權的!

後來,竇家子弟雖然因為過於驕狂,被漢明帝打壓了近十年的時間。但是後來,隨著東漢重啟對匈奴的戰爭,東漢大軍必須要經過河西五郡,才能進入西域。所以後來,竇家就被起複了。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而竇家被起複之後,竇家這些年輕人,自然也就再次抖起來了。尤其是等到竇家在前線一路大勝,竇皇后在後宮成了六宮之主。這時候的竇家,就又多了一層外戚的身份。

到了這個時候,竇憲在東漢的身份,已經相當可怕了。因為從親戚關係上來說,他的母親,是劉秀的孫女!所以從老劉家這邊來說,竇憲是漢章帝表姐家的兒子。但後來,竇憲的妹妹,又嫁給了漢章帝做皇后。所以從竇家這邊論,他又是漢章帝的大舅哥!

這樣的身份,不管換成是誰,都會非常驕狂。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所以後來,竇憲也開始逐漸飄了。

據說在漢章帝在位時期,竇憲就曾經利用自己的身份,強買漢章帝妹妹的莊園。如果是一般的莊園,或者這位公主,也樂於和竇家交好,說不定直接送給竇家都有可能。但問題是,這座莊園,恰好是這位公主的愛好,是這位公主花了大力氣修建的。

甚至於到了後世,因為這座莊園,還出現了『沁園春』這個詞牌名。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就是這樣的一座莊園,最後卻被竇憲,利用自己姐姐的威勢,強行買走了!關鍵是,這個莊園的原主人,還是漢章帝的親妹妹!當時竇家到底有多驕狂,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後來,雖然漢章帝知道了這件事,對竇憲大怒。但最後,這事也就是以皇后降低自己的服裝登基結束了。竇憲本人,也沒受到什麼實質性的懲罰。

連漢章帝在世的時候,都是這樣。那麼等到漢章帝去世,竇太后徹底掌握朝政之後,竇憲有多狂,簡直說不清了。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不過這裡多說一句:竇家雖然狂,但竇太后本人,如果面對劉家和竇家做一個選擇的話,她還是會選擇老劉家!這裡面涉及到古代的思想問題,作為一個太后,竇太后優先去重視的,還是自己丈夫的家族,而不是自己的娘家。

就好像當年西漢末年的太后王政君,不管多支持王家,但是等到王莽篡位的時候,還是會憤怒的丟掉那枚傳國玉璽

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竇憲,一個靠著家世背景,狂的沒邊的人。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就這樣,當年在漢章帝時代,都無所忌憚的竇憲,到了自己妹妹掌權之後,徹底狂的沒邊了。所以後來沒過幾天,竇憲就闖出了一個大禍。

簡單來說,當時竇太后為了掌權,不得不拉攏老劉家的這幫親戚。而當時的竇太后,就看中了都鄉侯劉暢。這個劉暢的曾祖父,就是當年劉秀的大哥劉縯!他在劉氏宗親當中,威望絕對是非常高的。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入宮和竇太后有了接觸之後,就遭到了竇憲的嫉妒。竇憲覺得,如果劉暢得到了重用,自己絕對會被逐漸趕走!所以後來,竇憲直接策划了一個謀殺案,殺了劉暢,然後把罪責嫁禍給劉暢的弟弟。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但再後來,東漢的相關部門,也不是吃素的。簡單一查之後,就查明了真相,查出來是竇憲乾的。

這一下,就連竇太后也保不了他了。

如果只是一個普通大臣,竇憲殺了也就殺了。以竇太后護短的性格,最初除了批評教育之外,也不會有什麼其他措施。但問題是,以劉暢的身份地位,如果竇太后強行壓住,下面那些老劉家的宗室成員,恐怕就要聯合造反了!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所以最後,為了平息老劉家這邊的怒火,竇太后不得不把自己這個哥哥,打入大牢。但同時,竇太后也不想真的殺了自己哥哥,一直在努力給自己哥哥想脫身的辦法。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竇太后想起了北方的北匈奴。

然後,在監獄裡的竇憲,自己主動提出,自己帶兵去滅了北匈奴,以此來將功折罪。而當竇憲提出這個想法之後,很多主戰派的官員,也都開始瘋狂支持。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就這樣,公元89年六月,竇憲以戴罪之身,帶領東漢大軍,正式殺向了北匈奴。

當年西漢打匈奴,那是慎之又慎,傾盡全國之力,才好不容易打垮了匈奴。可是到了東漢這裡,因為之前的那些歷史,導致東漢對北匈奴的戰略決戰,開始的就像鬧著玩一樣。

這大概也是在後世史書上,東漢滅北匈奴,名氣要小很多的原因所在了。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而隨著竇憲帶兵北上,接下來,東漢和北匈奴的決戰,正式打響。而接下來雙方的戰爭,大致可以分成四個階段,分別是:稽落山之戰、伊吾之戰、河雲北之戰、金微山之戰。

先說第一個回合,稽落山之戰。

當時的東漢,一共出動了八千東漢精銳騎兵。同時從南匈奴這邊,徵調了三萬騎兵。又從羌族那邊,徵調了八千羌騎。總計四萬六千騎兵,分成三路,浩浩蕩蕩的殺向了北匈奴的地盤。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面對三路大軍的到來,北匈奴這邊,初期根本沒有任何反應,或者也不敢抵抗。所以很快,三路大軍,就成功在蒙古戈壁西部的涿邪山,順利會師。

涿邪山,是西域這邊的阿爾泰山的余脈。兩百年之前,西漢的那位貳師將軍李廣利,就曾經帶兵打到過這裡。但結果,那一戰漢軍主力根本沒找到匈奴主力。反倒是後來,漢軍的步兵軍團,被匈奴人徹底困住。

然後,就有了當年西漢的『李陵投降事件』。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當年西漢時期,打到涿邪山,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可是到了東漢這裡,因為東漢之前的那些歷史,東漢軍隊起步就是從這裡打。所以兩者的難度,自然不同。

而接下來,隨著東漢三路大軍完成集結,竇憲一聲令下,數萬精銳騎兵,直接殺向了涿邪山東部的稽落山。當時在北匈奴這邊,稽落山就相當於是政治中心,正好是單于王庭所在的地方。

因為竇憲動作比較快,導致當時北匈奴這邊,根本沒來得及反應。直到竇憲的大軍,對稽落山完成了合圍之後,北匈奴這邊才反應過來。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而接下來,一場大戰之後,北匈奴這邊,直接被就地消滅了一萬三千精銳。只有北匈奴單于本人,帶著少量親信逃離了稽落山。此後,竇憲又以南匈奴這邊為旗號,招降其他北匈奴的部眾。

最後,經過招降,北匈奴這邊有八十多個部落,都直接投降了,總計超過二十萬人!而這一切,歸根到底,其實都不是一場戰爭解決決定的,而是之前漢朝上百年的政策導致的。

也就是在這一戰之後,竇憲帶著軍隊,抵達燕然山,也就是今天的蒙古杭愛山。最終,竇憲讓班固在山頂找了一塊大石頭,刻下了一篇《封燕然山銘》,正式達成了勒石燕然的成就。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勒石燕然,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絕對是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因為在古代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戰爭當中,農耕文明很難從陝甘地區,直接跨越整個蒙古草原,一口氣打到這座燕然山。唯一的可能,就是先搞定西域,然後再出兵。

所以,勒石燕然,就意味著西域被徹底搞定,北方的游牧民族,也無法在對中原王朝的本土,形成任何襲擾。而打到了燕然山,也就意味著接下來中原王朝的軍隊,可以輕易打穿整個北方游牧政權的整體國境!

就這樣,隨著竇憲成功勒石燕然,東漢對北匈奴戰略決戰的第一回合,暫時告一段落。此後,竇憲帶兵返回中原北方邊境,補充補給,同時準備下一階段的作戰。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之前第一個回合當時,雖然打掉了北匈奴的王庭,重創了北匈奴,但卻沒有真正實現斬草除根的目標。所以,一年之後,公元90年五月,竇憲抽調了兩千精銳,突然殺向了今天的新疆哈密一帶,幹掉了這裡的北匈奴守軍。

其實在十多年之前,漢明帝剛剛重啟對匈奴的戰爭時,漢朝就已經拿下了哈密地區。只不過後來,因為漢明帝去世,再加上漢朝補給能力有限,不得不暫時放棄了這裡,然後還出現了『十三將士歸玉門』的故事。

但同時,對於漢軍來說,哈密一帶並不算陌生。而且,就算當年漢軍撤了,對這一帶依然有很大的影響力。所以後來北匈奴重新佔領這裡之後,也沒敢大量派兵。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就這樣,公元90年五月,第二回合伊吾之戰,正式打響。

因為北匈奴壓根就沒在這裡駐守太多軍隊,所以這一次,竇憲只是抽調了兩千精銳,就幹掉了這裡的北匈奴守軍。此後,漢朝重新打斷了北匈奴和西域的所有聯繫。

而這一戰打完之後,原本還在漢朝和匈奴之間,搖擺不定的少數西域國家,也徹底倒向了漢朝,開始紛紛向漢朝派遣質子。這個結果,直接強化了漢朝對西域的控制力。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但這個結果,也不是竇憲一戰打出來的。準確來說,依然是東漢之前幾十年政策和努力導致的結果。

如此,等到伊吾之戰打完之後,這時候東漢的情報機構,也查出了北匈奴單于的去向。原來,自從稽落山一戰結束之後,北匈奴單于就帶著少量親信,繼續向西北方向逃竄。

從地圖上來看,這地方在燕然山以西,當時北匈奴單于所在的這個地方,叫做河雲地區,今天則是在蒙古國西北部的吉爾吉斯湖一帶。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在得知北匈奴單于的去向之後,接下來,竇憲果斷分兵兩路,殺向河雲地區。最終,經過一場大戰,北匈奴單于好不容易聚攏的一些軍隊,再次被盡數殲滅。就連單于本人,也受了重傷,最後帶著幾十個精銳心腹,再次逃走。

這就是第三階段,河雲北之戰。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其實仗打到這個地步,已經完全不講道理了。整個北匈奴的地盤,全都在漢朝的進攻範圍之內。漢朝這邊的策略很簡單,就是盯著北匈奴單于打!既然中原騎兵,去找匈奴騎兵很難。那就等著北匈奴集結,然後再就地消滅他們!

等到河雲北之戰打完之後,北匈奴單于再次北逃,最後就逃到了今天的阿爾泰山一帶。在這裡,北匈奴還有最後的一部分軍隊。

然後,得知北匈奴單于的動向之後,竇憲再次出兵,直接殺向阿爾泰山。因為當時這地方叫做金微山,所以這一戰也叫金微山之戰。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這場金微山之戰,同樣也沒啥可以多說的。基本上就是重複之前的劇本,單于好不容易收攏了幾千精銳,漢軍就殺到了。然後,一場大戰,漢軍殲滅了單于手上最後的五千精銳。只剩下北匈奴單于本人,繼續逃亡。

仗打到這裡,其實已經沒有繼續打下去的必要了。

因為整個北方草原,到了這個時候,除了那些徹底投降的匈奴部眾之外,已經沒人了!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不是找不到敵人,而是整個草原,沒有敵人了!整個草原,徹底被殺空了!

到了這個階段,那位僥倖活著的北匈奴單于,也不敢再打了,或者說也沒有繼續打的能力了。後來,他不得不主動派遣自己的弟弟,來洛陽這邊做人質。後來,竇憲覺得單于沒啥誠意,所以就主動上書,請求遣返了單于的弟弟,然後接著打!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就這樣,在被逼的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單于最後打了那場金微山之戰。

而隨著北匈奴單于徹底戰敗,整個北匈奴各部,終於徹底投降了漢朝。至此,北匈奴作為一個政權,就徹底被漢朝給消滅了。

這就是東漢滅北匈奴的整個過程。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和當年西漢的戰爭相比,東漢滅北匈奴的過程,確實稍顯無聊。但這也不是竇憲本人的能力,而是當時東漢的國力,實在強的離譜。再加上東漢之前已經在戰略上,完成了合圍,所以仗才打的這麼順。

當然,即便這樣,竇憲勒石燕然這件事,在歷史上的意義還是很重要的。

隨著北匈奴被徹底消滅,接下來,歷史上的後續影響,開始逐漸出現了。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首先,因為北匈奴所在的漠北區域,徹底被殺空了。後來,鮮卑人逐漸佔領了這裡。所以到了東漢後期,鮮卑開始逐漸崛起,再次成了中原王朝的大敵。

其次,後來殘存的北匈奴部眾,有少部分依然不願意歸降。後來,這部分北匈奴部眾,就逐漸西遷,轉移到了伊犁河一帶生活,繼續依託天山作戰。

但可惜的是,後來漢朝在西域這邊的人,也同樣很猛。所以最後,這幫北匈奴的殘餘部眾,就只能繼續西遷,後來就去了黑海那邊,逐漸去了歐洲。

同樣都是打匈奴,為何霍去病那麼有名,東漢的竇憲就名氣稍弱? - 天天要聞

而大部分留下來的匈奴人,後來則是被漢朝逐漸同化。雖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一度南下建立政權。但是那個時候的匈奴,已經被漢朝幾近同化,早已不是最初的匈奴。

這就是匈奴最後的結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