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沒有哪位皇帝像秦始皇那樣具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他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也是大一統王朝的創始人。他的統一六國,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然而,他也是一個複雜而矛盾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爭議和矛盾。
秦始皇,原名嬴政,是秦國的一位王子。他在公元前246年即位為王,當時只有13歲。他的父親秦昭襄王在位期間,秦國已經成為六國中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嬴政在位後,繼續加強秦國的軍事力量,同時進行一系列的改革,使秦國的實力進一步增強。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結束了長達五百年的戰國時期。他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自己成為了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秦始皇進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他統一了度量衡,規定了一套統一的貨幣制度,進行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修建了萬里長城和車道。他還推行了焚書坑儒的政策,試圖消除儒家思想的影響,以鞏固自己的統治。
然而,秦始皇的統治並沒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他的嚴厲政策和鐵血手段引起了人民的不滿。他的統治雖然使秦國強大,但也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特別是引起原六國舊貴族的不滿,他死後,宦官趙高和丞相李斯,密謀改遺昭立昏庸的胡亥為帝,逼死扶蘇,假傳聖旨讓蒙恬含恨自盡,也是加速秦朝滅亡的原因。
如果秦始皇一開始就立公子扶蘇為太子,而扶蘇又是一貫推行仁政治國,減賦稅施仁政,加上又有秦國大將蒙恬的支持,那後面就沒有劉邦和項羽什麼事了。
那時以秦國兵力,光是邊疆抵禦匈奴的軍隊就有七十萬,北邊也有二十幾萬軍隊隨時待命,中原帝都一帶至少也有幾十萬軍隊可以調動,只要調度有加,區區幾萬楚兵和叛軍是不夠看的。
秦朝最終走向滅亡就是因為秦始皇遲遲不立太子,沒有看透國家最終走向。直到臨終翻然醒悟,認為胡亥雖然耍點小聰明,但那些伎倆不足於執掌天下。而扶蘇不同,那是一個品行端正、心地醇厚善良的人,秦朝的大一統靠的是鐵血手腕和殘酷鎮壓得來,天下大定後最終還得靠扶蘇推行的任政來治理國家,可惜他沒算到最後會是另外一種結局,也讓自己苦心經營的大一統王朝快速走向滅亡。
儘管如此,我們不能否認秦始皇的偉大。他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偉大的統治者,他的統治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統一六國,結束了長達五百年的戰國時期,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他的改革,使秦國成為了一個強大的國家,為中國的統一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總的來說,秦始皇是一個偉大而複雜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爭議和矛盾,但他的貢獻和影響是無法否認的。他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偉大的統治者,他的統治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