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勳——策劃清朝復辟十二日鬧劇,連張作霖都巴結的孤忠「辮帥」

2023年10月01日16:52:03 歷史 1365

導語:1917年7月1日,北京紫禁城養心殿,一個窮鄉僻壤的貧苦小子,張勳,率領一大批滿洲遺老遺少向坐在龍椅上的溥儀三拜九叩,高呼萬歲。這個人物在歷史上猶如一道奇特的風景線,他身上有著許多傳奇經歷。

張勳——策劃清朝復辟十二日鬧劇,連張作霖都巴結的孤忠「辮帥」 - 天天要聞

那麼,張勳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復辟清廷?他在歷史中扮演了哪些角色?下面讓我們詳細道來。

張勳——策劃清朝復辟十二日鬧劇,連張作霖都巴結的孤忠「辮帥」 - 天天要聞

第一部分:從江西窮鄉僻壤走出來的軍閥要員 1854年,張勳出生於江西奉新縣的農村家庭,自幼父母雙亡,生活貧困。張勳在艱苦環境中長大,並培養了堅強、倔強和不服輸的品格。

張勳——策劃清朝復辟十二日鬧劇,連張作霖都巴結的孤忠「辮帥」 - 天天要聞

儘管他沒有正經念過書,但他在農村的鄉土情結非常濃厚。日後,張勳發跡後對老家的鄉親們非常照顧,並給予各種優待。他在軍旅生涯中傍上袁世凱這棵大樹,並成為清末軍隊的高級將領。

張勳——策劃清朝復辟十二日鬧劇,連張作霖都巴結的孤忠「辮帥」 - 天天要聞

第二部分:曇花一現的復辟鬧劇 1917年,張勳藉機調停黎元洪段祺瑞之間的矛盾,成功地拉攏了兩人。他被任命為江蘇巡撫兼署兩江總督、南洋大臣,對抗革命軍

張勳——策劃清朝復辟十二日鬧劇,連張作霖都巴結的孤忠「辮帥」 - 天天要聞

然而,張勳並沒有實現自己的復辟夢想,他成為了段祺瑞的棋子。在局勢不利的情況下,張勳最終被迫逃進荷蘭使館,復辟僅維持了短短十二天。

張勳——策劃清朝復辟十二日鬧劇,連張作霖都巴結的孤忠「辮帥」 - 天天要聞

第三部分:津門巨賈,安享晚年 復辟失敗後,張勳被特赦,並恢復了自由。他利用自己積累的財富進行大量投資,涉足各行各業,賺得盆滿缽滿。他擁有眾多企業和財產,享受著尊貴的生活。

張勳——策劃清朝復辟十二日鬧劇,連張作霖都巴結的孤忠「辮帥」 - 天天要聞

然而,他拒絕了張作霖的拉攏,選擇過上安逸的生活。儘管他退隱了,但他始終保持著對清朝的忠誠。 總結:張勳的一生堪稱傳奇,從一個貧苦的農村少年到位極人臣,他經歷了許多曲折和挫折,最終以失敗告終。

張勳——策劃清朝復辟十二日鬧劇,連張作霖都巴結的孤忠「辮帥」 - 天天要聞

儘管他背離了時代的潮流,但他的忠誠和情懷依然令人敬佩。他的復辟鬧劇雖然成為歷史的笑料,但也反映出當時社會的複雜性和人們對封建制度的留戀。

在如今的背景下,我們可以思考當時社會的動蕩和不穩定,以及人們對皇帝的嚮往和尋求穩定的願望。 問題引導:你認為張勳的復辟行動是怎樣的背離時代潮流?他為什麼能夠得到一些人的支持?請留言評論。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在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賴清德稱台灣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樣」,國台辦: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稱台灣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樣」,國台辦: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5月14日,國台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陳斌華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陳斌華資料圖記者提問: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性失憶。對此有何評論?陳斌華:今年是日本侵佔台灣130周年,...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 天天要聞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在吉林省農安縣前崗鄉遼金時代文化園(以下簡稱文化園)內,吉林印記遼金時代博物館(以下簡稱博物館)靜靜佇立。博物館以文物搜集、整理、保護和展覽為主線,依託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深厚人文歷史,融合青銅文化、遼金文化與民俗文化,自2012年開館以來,持續為遊客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的神秘面紗,展現其悠久歷史與燦爛文...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 天天要聞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5000年歷史積澱出中華文明,一脈相承,是地球上至今唯一保持下來的文明。在數千年文明積澱中,也有些民間遊戲代代相傳,包括一些博彩的遊戲。其中有鬥雞、斗狗、走馬、鬥蟋蟀、鬥鵪鶉等比較流行,而且產生了許多相關的成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 天天要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王敦其人王敦,字處仲,出生於公元 266 年,琅琊臨沂(今山東費縣)人 ,是東晉時期極為重要的大臣與丞相,同時也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治書侍御史王基之子,司徒王導的堂兄。他出身於頂級士族琅琊王氏,這個家族在當時的政治和社會中擁有著極高的地位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14日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環球網記者: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 天天要聞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六六鱗編輯|六六鱗前言1942年2月的一個漆黑夜晚,河北平西某日軍戰俘營內,一名被囚禁在不足兩平方米木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