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D·洛克菲勒(1839年7月8日–1937年5月23日)
洛克菲勒是美國實業家、超級資本家,1870年創立標準石油公司。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的第一個億萬富翁,曾是人類歷史上最富有的人。
在巔峰時期,洛克菲勒創立的標準石油公司壟斷了美國95%的煉油能力、90%的輸油能力、25%的原油產量。因其在石油領域讓人難以企及的地位,他被譽為「世界石油大王」。
值得一提的是,洛克菲勒還是一位大慈善家,基督教的信仰讓他很樂於奉獻。正是他的洛克菲勒基金會,創辦了中國北京協和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
▲標準石油公司一處營業室
比爾·蓋茨:「洛克菲勒的創業精神永遠是激勵我前進的動力。我的許多設想,包括我的慈善基金,都有洛克菲勒的影子。」
股神巴菲特:「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像洛克菲勒那樣對我的投資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坦誠地說,我的投資哲學是建立在洛克菲勒的睿智之上的。」
洛克菲勒為何能成為世界首富?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在他的人生中,他積累了怎樣的財富智慧,又運用過什麼樣的投資邏輯?
先知書店節選了《洛克菲勒自傳》里的部分內容,從這些話語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洛克菲勒優良的品德、卓越的經商才能,還可窺見一代曾經的世界首富創造財富的密碼——
·用錢之道·
01. 在金錢的問題上,他同意我的觀點,即錢要取之有道,也要用之有道,花錢所要投入的精力至少要和掙錢一樣多,而且,花錢的方法要更正確,錢的使用要有效。
02. 在我看來,雖然富有的人控制了大量的財富,但他們不會也不能把這些財富據為己有,完全為自己服務。他們確實擁有大批產業的法定權利,控制著資產的投資,但這只是他們與這些產業延伸或可以延伸出來的關係而已。通過投資這種形式,這些財富又被廣泛散播出去,並逐漸地流入工人的口袋。
·成功之道·
03. 如果無法選擇,那就兩者都干。
04. 人應該用全部熱情去追求他所需要的東西,但擁有太多是不可能的。只有一塊表的人知道時間是多少,而擁有兩塊表的人卻永遠不能確定。
05. 但我通常認為,如果能夠得到更高的收益,這麼高的利率也物有所值——如果借款不能獲得更高收益,人們是不會支付10%、5%,或者8%的利率的。當時,我一直是借錢方,只要必須借錢,我從來不會質疑利率的高低。
06. 幾乎在所有的商業範圍內,都需要以下三種人才:採購員、銷售員以及熟悉財務的人。這三種人經過協調後,將通過合作的方式,獲得個人所無法擁有的強大力量。
07. 記得有一天,在鄰居的公司里,我正好遇到了當地的一位管子工拿著一撂賬單來收賬。這位鄰居業務繁忙,我總覺得他旗下的公司多不勝數。他只瞥了一眼這些令人厭煩的賬單,就對簿記員說:「把錢付了吧!」 我們公司也聘用這位管子工,每次收賬時,我都認真地檢査賬單,仔細核對每一項收費,每分錢都不放過,盡量替公司節省下來,決不會像我的鄰居那樣簡單了事。毫無疑問,今天許多年輕人也和我持相同的觀點,那就是檢查賬單體現的是一種執行能力,可以避免讓老闆的錢流進別人的口袋,因此,必須認真負責,比花自己的錢還要小心謹慎。我篤定,這種簡單隨意的做事方式,肯定不會取得生意上的成功。
08. 有時候,將情緒排除於商業決策之外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是我們必須有意識地抵制這種情緒,特別是在決策的時候,要快速行動但不要採取危險的解決方式。先問問自己:「這有商業價值嗎?我這麼做是不是為了情感上的滿足?」當你不再需要問自己這些問題的時候,你就成了一個理性的管理者。通過經驗的積累,你會知道許多不斷發生的重大事件,它們會使你的情緒在進行決策的時候忽高忽低,把情緒波動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將會顯著增加成功的機會。
09.在商業經營中,獲得成功最基本的要素便是遵從已建立的高級的商業法則。確定明確的方向,研究並堅持他們認為正確的運營模式。不要滿足暫時的和眼前的優勢,不要妄想一夜成功。如果你不滿足獲得小小的成功,就不要把精力浪費在一些不會取得大成就的小事上。在投入一項事業之前,要看清如何通向成功之路,要有遠見。很多聰明的商人在賭上全部身家,投身某一行業之前,對這一事業的前景研究甚少,甚至沒有任何研究,這一點讓人十分詫異。認真研究你的資金需求,增強應對可能開支的能力,因為風險不可避免。對於真實的情況,任何時候都不要自欺欺人。只是抱著賺錢念頭的人是不會獲得成功的;你需要擁有更大的雄心。商業領域的成功並不神秘。偉大的工業領袖曾反覆告訴我們一個簡單而顯然的事實,即不誠信經營,就無法獲得廣泛的信任,也就無法獲得永久的成功,這才是我們所珍視並為之奮鬥的真正資本。如果你圓滿地完成每天的任務,忠實地按照我所提及的這些商業法則運營,保持清醒的頭腦,你便能獲得成功。
·守財之道·
10. 不論在商業領域還是在其他領域,耐心都是一種美德。
11. 儘管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我都要理智地對自己說:「現在只是小小的成功,不久你就會失敗,不久你就會跌倒。只是開了個好頭,你就以為自己是多麼了不起的商人了嗎?當心,不要昏了頭——慢慢來。」這些內心的思想鬥爭對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我擔心自己不能守住事業上的成功,因此不斷告訴自己,不要得意忘形。
12. 還有另一種人,他們從來不清楚自己的狀況。很多聰明絕頂的人財務狀況混亂,並不真正知道生意的盈虧,因此很難應付這種不明智的競爭。在生意不景氣時,人們總是不願意麵對現實,研究自己的財務狀況。從一開始,標準石油公司的管理者便清楚而準確地記錄每項收支。我們知道自己賺了多少錢,並且哪裡賺了,哪裡賠了。至少,我們不會自欺欺人。毫無疑問,我的商業理念是保守的,但商業的基本原則會一代代傳承下去。有時,我會覺得我們這些思維敏捷的美國人,即便精力充沛,卻未必能夠參透商業管理真正的基礎和精髓。我一直強調坦誠面對自己的實際情況的必要性:很多人以為不去想這些現實情況,就可以逃避過去,但是自然法則是無法逃避的,越早地意識到現實情況,就會處理得越好。
13. 這裡我想再次提醒一下生意人,要坦然地研究自己的現實狀況,面對事實,而不要選擇逃避。如果管理方法上有問題,就要清楚地認識到這個事實,然後採取相應的改正措施。違背自然法則是不會成功的,忽略自然法則的存在是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