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細菌還沒有被發現的古代,中國人喝的是熱開水

2023年09月17日01:40:04 歷史 1105

在細菌還沒有被發現的古代,中國人喝的是熱開水 - 天天要聞

中國人對飲水的熱愛與許多其他民族不同。很多國家都愛冷飲,但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多喝熱水,少喝冷飲,不要喝生水。大人說生水裡有看不見的細菌來嚇唬我們。那麼在遠古時期,細菌還沒有被發現的時候,中國人就喝熱水了?

當然是用來喝酒的。中國有句俗話:「與其釜底抽油,不如抽湯不沸」。這裡的「湯」指的是熱水。在古代,中國人就開始喝熱水了。當然,他們不知道喝熱水對健康的好處。更多的是為了供暖需求。聰明的中國人很早就製造出了可以燒熱水的陶器,比世界上許多國家早得多。也是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基礎之一。

在細菌還沒有被發現的古代,中國人喝的是熱開水 - 天天要聞

夏天不需要喝熱水取暖,但陶罐也可以用來準備不同的食物。然而陶瓷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很容易破裂,從而熄滅火,而火在當時也是非常珍貴的。幸運的是,中國的冶金技術後來也發展起來,青銅工具和後來的鐵工具都能夠提供加熱熱水的工具。

在歷史書上,我們可能會看到「湯架」、「大鍋」這樣的術語。相比之下,西方的情況就很慘了。游牧民族的冶金技術長期以來一直沒有發展起來。他們只能吃燒烤,喝熱水。容器。

進入文明時代後,中國人分為兩個層次。一些貴族家裡,火燒了很長時間,但相當多的普通老百姓卻吃著冷飯冷盤。原因是,作為一個農業文明社會,我們已經耗盡了燃料。城市居民無法隨時隨地獲得木材。農民們在田裡幹活,最後砍下來的柴火用於冬天取暖。它已成為直接煮沸飲用水的一種方式。奢侈的活動。

在細菌還沒有被發現的古代,中國人喝的是熱開水 - 天天要聞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井水還是當時未受污染的河水,都略帶甜味。水煮沸後甜味消失,所以人們不願直接將水燒開飲用。但茶的流行改變了這一切。

唐朝時期,日本僧人圓仁來到中國,曾形容中國人「不做湯吃,長年只吃冷盤」。這說明當時的中國人並沒有喝很熱的水,但到了宋元時期,喝茶的風俗在中國人中盛行,南北茶樓、茶館、茶樓林立。來自長江。喝茶的同時,還需要燒開水來沖泡茶葉,以便再次飲用熱水。

在細菌還沒有被發現的古代,中國人喝的是熱開水 - 天天要聞

重要的是,這種神奇的藥劑有某種獨特的味道,完全彌補了普通井水和河水煮沸所損失的甜味。即使是貧困家庭也要喝茶,哪怕是最差的茶,才能保證「平庸的一餐」。不管你喜歡與否,茶不僅以其功能保護了中國人的健康,還引導中國人養成喝熱水的好習慣。但由於沒有理論支持,如果你實在不喜歡喝茶或者當地沒有飲茶文化,那你就喝涼水吧。清代乾隆年間,馬戛爾尼代表團訪華時,記載了天津人民飲用白河水的情況。由於河水渾濁,不敢直接飲用。相反,他們添加明礬並將其與竹籤混合。這種簡單的方法可以使河水變得清澈而不那麼臟,人們可以不加熱就可以飲用。

在細菌還沒有被發現的古代,中國人喝的是熱開水 - 天天要聞

也就是說,如果不喝茶,中國人還沒有喝白水,尤其是熱白水的意識。西方科學技術直到民國時期才傳入中國,中國人才明白喝熱水的重要性。一方面,知識分子揮舞旗幟,呼籲人們多喝熱水。另一方面,政府也在大力推廣這種低成本的環衛方式。

當時,原水含有細菌、熱水更健康的常識逐漸進入中國人的意識。新中國成立後,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的重視以及能源資源的增加,終於讓中國人民廣泛喝上了熱水。工廠、學校甚至農場都配備了開水設施。帶一壺熱開水回家,成為那個時代美好的回憶之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魯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魯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聯魯慕迅同志治喪小組5月9日發布訃告,湖北省文聯離休幹部、省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一級美術師魯慕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8日凌晨2時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歲。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 天天要聞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文 | 極耳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不過儂曉得伐,伊原來還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舉辦「DIVA演唱會」的阿姐,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而這也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當天的演唱會,阿姐誠意十足,除了換造型,全程沒有下場。她唱了《勇敢的...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聞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個延續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開國君主必定上膺天命,獲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續數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順民心,得到了民眾擁護的正當性。而真正贏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後代的文獻中,成湯被描繪成一位體恤民眾、寬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 天天要聞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1945年5月8日24時,法西斯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開始生效時,由於時差原因,地處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國還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而位於柏林以東的蘇聯等國,已經是5月9日。因此歐洲各國將5....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 天天要聞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中國歷史上有一些著名商人,有部分符合散盡家財且未得善終的情況,以下列舉三位比較典型的: 呂不韋: 生平事迹:戰國末年衛國商人,他以「奇貨可居」聞名,通過扶持秦異人(後改名子楚)登上秦王之位,自己也官至秦國丞相,權傾一時。在執政期間,他組織編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 天天要聞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本文載《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聚地方人才 育方誌碩果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程 爽地方志是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承民族文脈的重要基礎,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地方志部門作為開發利用地方志資源的主要部門,在推動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隨...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 天天要聞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 翔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周原是西周王朝的發祥地之一。傳統觀點認為周原位於今陝西關中地區,然而,綜合水文地理、自然資源、歷史文獻與文化傳承等多方面線索,可提出另一種可能:周原的地理位置或許並非局限於傳統認知中的陝西岐山周原,而是涵蓋了今四川綿陽一帶。綿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