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是怎麼打贏襄平之戰 為什麼說鮮卑慕容的崛起和他有關?

2023年09月15日12:32:03 歷史 1203

本文內容來自於網路,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


公孫淵卑衍大敗後,撤回襄平城,與司馬懿展開了一場圍城死守的決戰。司馬懿毫不留情地圍堵襄平城,展現出長期圍困的決心。

然而,公孫淵的一次決策卻讓整個戰局陷入了徹底的被動局面。他放棄了遼隧,使得魏軍得以與襄平城互相支援,形成了一種緊密的合圍態勢。這不僅讓魏軍能夠對襄平城實行攻勢,還威脅到了魏軍的糧道,使其糧食供應受到威脅。

司馬懿是怎麼打贏襄平之戰 為什麼說鮮卑慕容的崛起和他有關? - 天天要聞


司馬懿看到公孫淵放棄遼隧後,心中鬆了口氣,開始全力圍攻襄平。然而,戰況並不像他預想的那樣順利。遼東地區連降暴雨,導致襄平城外地勢平坦的地方水深數尺,魏軍的營地被水浸泡,士兵們倍感苦不堪言。面對這一局勢,一些軍事將領建議移營,但司馬懿堅決拒絕,並斬首提出此建議的將領,以穩定軍心。

司馬懿是怎麼打贏襄平之戰 為什麼說鮮卑慕容的崛起和他有關? - 天天要聞


襄平城內的守軍誤以為魏軍會因大水而退卻,因而鬆懈了警惕,甚至敢於出城放牧和砍柴。這種囂張態度引起了魏軍將士的憤怒,他們渴望前去劫取城內資源,但司馬懿嚴令不許。

這一戰局的變化讓一些將領感到困惑,因為司馬懿以往的作戰風格都是迅猛進攻。有人詢問為何這次的圍攻如此緩慢,司馬懿解釋說,這次的關鍵在於敵我糧食情況。魏軍糧食充足,而公孫淵的軍隊則飢餓,只要堅持圍困,時間一長,敵軍必將崩潰。

司馬懿是怎麼打贏襄平之戰 為什麼說鮮卑慕容的崛起和他有關? - 天天要聞


然而,洛陽的朝臣得知遠征軍遇到大雨後,紛紛上書請求撤回司馬懿。但曹叡對司馬懿仍然充滿信心,相信他能生擒公孫淵。曹叡之所以如此信任司馬懿,是因為他知道司馬懿在戰爭中的出色表現,相較於毌丘儉,曹叡更加信任司馬懿的軍事才能。

儘管大雨給魏軍帶來了困難,但也使得糧食運輸變得更加便捷。青州的運糧海船利用水位上升,直接抵達襄平城下,而城內的公孫淵軍隊則面臨糧草短缺的問題。


大雨停歇一個月後,司馬懿下令發動總攻。魏軍採取各種攻城方法,晝夜不停地進攻,城內的糧草幾乎耗盡,遼東軍的士氣崩潰,紛紛出城投降。

公孫淵也失去了抵抗的勇氣,請求解圍。但司馬懿拒絕了這一請求,並斬殺了公孫淵派來的使者。公孫淵又試圖派人送人質,但司馬懿再次拒絕,並表示只有降或死的兩個選擇。最終,公孫淵決定突圍,但司馬懿迅速出兵擊潰了他的軍隊,公孫淵被斬殺。


襄平城失去了主帥的指揮,迅速被攻破。司馬懿下令屠城,屠殺了七千多名十五歲以上的男子,並收集屍體築起京觀。公孫淵所任公卿以下官員也一律被斬首,將軍畢盛等二千多人也被處決。這一血腥的鎮壓措施,使司馬懿確保了遼東地區的穩定,但也讓漢人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大幅減弱,為後來鮮卑高句麗等異族的崛起創造了條件。


司馬懿的軍事才能和果斷決策,不僅穩固了魏國的統治地位,還深刻影響了遼東的走勢。他以一己之力,改寫了整個戰局,為魏國的勝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路,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路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法之名》煽動霸凌,教唆醉駕,禹天成緣何從老師到惡魔? - 天天要聞

《以法之名》煽動霸凌,教唆醉駕,禹天成緣何從老師到惡魔?

學校門口,老師靜靜看著一群混混圍毆學生,不僅不制止,反而露出了會心一笑,揚長而去。被揍的學生叫江遠,他爸是東平市政法委書記,他就是因為這被壞人圍獵的,而圍獵他的人竟然是一名學校的老師叫禹天成,後來下海經商成了東平最大的黑社會組織頭目。從老師
湖北鶴峰縣:清廉文化賦能文旅新活力 - 天天要聞

湖北鶴峰縣:清廉文化賦能文旅新活力

在武陵山區的懷抱中,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不僅坐擁「中國仙本那」屏山峽谷等絕美自然風光,更承載著華夏大地獨樹一幟的容美土司文化等深厚文化底蘊,尤其是清廉文化在這裡源遠流長,底蘊厚重。近年來,鶴....
冒功者,就該被永遠釘上歷史的恥辱柱,遺臭萬年 - 天天要聞

冒功者,就該被永遠釘上歷史的恥辱柱,遺臭萬年

本文是歷史架空小說,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對號入座,那就是做賊心虛。看得懂就看得懂,看不懂就是看不懂了。我國隋唐時期,百濟恃仗高句麗支持,多次侵犯新羅,二者結為世仇,戰爭不斷。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百濟與高句麗、靺鞨聯合攻打新羅,連續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