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人士」大戰官軍——盛世崩塌的序曲:清水教王倫起義

2023年09月12日07:37:07 歷史 1915

乾隆三十九年,山東爆發了以王倫為首的農民起義,這是乾隆執政以來發生的第一次較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雖然這場起義時間不長,規模相對於後來的農民起義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但也正是這場起義給康乾盛世敲響了喪鐘,預示著清廷的統治的嚴重動搖,由於這場起義帶有濃厚的宗教性質,也稱「清水教起義」。下面就來說一下這次起義。

‬兵戈聲聲自南來,攪碎乾隆千秋夢

在我國的山東和直隸一帶,很久以來就在民間秘密流傳著白蓮教,而王倫起義就是由白蓮教的分支——以王倫為首的清水教組織和發動的農民武裝起義,據《臨清寇略》記載「聲言飲水一甌,可四十九日不食」,故名之為「清水教」。而其教主王倫是山東陽谷縣人,據史書記載,其人「貌魁岸,性狡獝,多力,有拳勇」,區區幾個形容詞,剽悍之氣躍然紙上。其又通文墨,曾經做過縣役,後來因事被開除,遂自學醫術,到處行醫治病,這人性情倒是很慷慨,替窮苦人家治病經常不收報酬,如此行俠仗義,所以人緣那是相當好,在陽谷壽張一帶建立了很高的威信,老百姓「均感其惠,願為義兒義女以報德」


「武林人士」大戰官軍——盛世崩塌的序曲:清水教王倫起義 - 天天要聞

《臨清寇略》

據秦震均所著的《守臨清日記》記載,王倫大概是在乾隆十六年入清水教,在給人行醫治病的同時,肯定也在大量傳播教義,像王倫這樣「人格魅力」四射的人,傳教肯定是事半功倍,十餘年間,教徒遍及壽張、堂邑、陽谷三縣,甚至勢力還滲透到了當地官府,「縣役營衛紛紛歸教」,這也意味著王倫在官府裡面也有情報網,這也給一開始起義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從清水教的性質來看,它不僅有著濃厚的宗教色彩,同時也是尚武氛圍厚重的武術團體,「每村有賊目數人教習槍棒」,而其核心成員也以義氣相結納,頭目樊偉、孟燦、顏六、楊壘、李旺、烏三娘等都是好勇善斗之人。如楊壘,「多力,賊中妄稱萬人敵。每跨白騾,持白蠟桿槍」。再如烏三娘,「有膂力,工技擊」


「武林人士」大戰官軍——盛世崩塌的序曲:清水教王倫起義 - 天天要聞

《臨清寇略》記載王倫麾下頭目資料

乾隆三十九年,山東壽張等地「因今歲歉收,地方官妄行額外加征」,當地官府與民眾矛盾大大激化,不斷發生零星的反抗運動。清水教的發展進入更快的車道,這種情況當然引起了當地官府的注意,壽張知縣沈知齊決定先發制人,令差役搜捕教徒,但當地的官府早就被清水教勢力滲透,據《守臨清日記》記載,書吏冀盤佑、壯役王士爵、劉煥立即將消息透露給王倫。又據《剿捕臨清逆匪紀略》載,王倫在得知消息後,立即派首領孟燦到堂邑通知另外一頭目王經隆起義,約定於8月28日同時動手,「二十八日有風雨,是時正好動手」。8月28日凌晨,王倫在壽張縣黨家莊、王經隆在堂邑張四孤庄分別舉行武裝起義,通過裡應外合的方式攻陷壽張縣城,殺死知縣沈齊義,王經隆亦率堂邑的起義隊伍前來壽張與王倫會合。起義大幕就此拉開。


「武林人士」大戰官軍——盛世崩塌的序曲:清水教王倫起義 - 天天要聞

《守臨清日記》

‬烈火烹油,綠營、駐防(駐防八旗)皆披靡(附壽張、陽谷、堂邑、臨清所在位置圖)。


「武林人士」大戰官軍——盛世崩塌的序曲:清水教王倫起義 - 天天要聞

《中國歷史地圖集》

在王倫攻佔壽張之後,設置元帥、先行、國公等官職,後向陽谷縣進發。九月初二日,對陽谷發動進攻,「有內應,遂入城」,典史方光祀與其侄子反抗被殺。而此前壽張被攻克時,游擊趕福前往兗州總兵惟一求救。惟一慌忙出兵300餘人(這是《臨清寇略》的數據,《守臨清日記》為70到80人)與趕福救援壽張,但中途聽說壽張已破,敵在陽谷,便拚命奔向陽谷救援,在陽谷南門與起義軍展開會戰,沒成想一敗塗地,游擊趕福被殺。從史料上看,在這個時候,清軍已經過於依賴火器,本以為可以輕易擊敗起義隊伍,沒想到起義隊伍敢打敢拼,鎮壓清軍肉搏能力不足,被打的大敗虧輸,從「騎兵被創而奔,步兵無生還者」之語來看,明顯是潰退的時候,騎兵光顧著逃跑,沒有顧及後面的步兵,算是結結實實來了一個大敗仗。經此一役,王倫義軍士氣大振,民間有歌之云:「黑烏如雲覆牆屋,紛紛豚犬聚山谷;振臂一呼壽張破,橫刀躍馬入陽谷。游擊死,總兵生,兩人同陣不同心,惜哉誰救趕將軍。」,起義軍一路作戰,隊伍發展到2000人左右。


「武林人士」大戰官軍——盛世崩塌的序曲:清水教王倫起義 - 天天要聞

《臨清寇略》


「武林人士」大戰官軍——盛世崩塌的序曲:清水教王倫起義 - 天天要聞

《守臨清日記》

起義軍在陽谷也並未久留,大概在九月初四日,起義軍就攻克了堂邑。起義軍大概是在九月初五抵達只有距離臨清四十餘里的柳林庄。初七日,山東巡撫徐績率領撫標400名、河標100名(此根據欽差舒赫德奏報,後來查明共640名)前來剿滅起義軍,結果中了起義軍誘敵深入之計,被起義軍包圍,據舒赫德密奏,綠營兵當日失敗的情形,是在慌亂之下亂放火器,等到近身肉搏戰的時候又是發生了大潰退,幸好惟一率兵接應,才得以突圍。面對只要武器只有槍刀、鐵叉、鋤頭的起義軍,打了這麼大一個爛仗,實在是丟人到家了。

《軍機處檔案》:是日對敵時,適正遇大風,官兵望見賊影,即將槍炮放盡,及至賊人蜂至,徐達抵禦,賊遂將徐績圍住,幸惟一帶兵接應得脫。

此役據《欽定剿捕臨清逆匪紀略》載,綠營兵陣亡9人,逃跑未回者高達148人,可見清軍潰退並非虛言。值得一提的是,徐績為了文過飾非,其奏摺滿篇鬼話,說什麼在小鄧家莊「殺賊百數十人」,又在張四孤庄「殺賊百有餘人」,後來被欽差舒赫德證明是子虛烏有的事。


「武林人士」大戰官軍——盛世崩塌的序曲:清水教王倫起義 - 天天要聞

《軍機處檔案》


「武林人士」大戰官軍——盛世崩塌的序曲:清水教王倫起義 - 天天要聞

《欽定剿捕臨清逆匪紀略》

在柳林戰勝之後,王倫乘勝進攻臨清。臨清城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大運河中段的戰略重鎮,「州綰轂南北水路咽喉」,臨清城分為新、舊兩城。當起義軍來到臨清的時候,據《守臨清日記》記載,清軍防守臨清的兵力有福將葉信所帶綠營兵250人、參將烏大經所帶綠營兵140人、民勇800多人。由於舊城年久失修,不利防守,清軍遂集中兵力於新城,舊城遂於九月初七日為起義軍輕易佔領,起義軍在運河上建造浮橋三座,夾河聚守,並以車三百輛填塞街口,以拒來犯之敵。期間嘗試用各種辦法攻擊新城,但始終不克,與新城守軍形成僵持。

九月十二日,兗州總兵惟一帶綠營兵250人,德州駐防八旗城守尉格圖肯帶滿八旗兵250人,共500人前來增援,結果又被義軍打敗。據兵丁夏榮所說,德州滿八旗兵逃回80多人,綠營兵則逃回7到8個人。而據事後調查,滿八旗兵戰死43人,還有15人失蹤,綠營則不詳。又《守臨清日記》描述,清軍在輕進之下,被起義軍埋伏沖斷,「彼此不相顧」而戰敗。主將惟一、格圖肯連臉面都不要了,分別跑到了東昌夏津。此役之後,起義軍的聲望也達到了新的高峰。


「武林人士」大戰官軍——盛世崩塌的序曲:清水教王倫起義 - 天天要聞

《守臨清日記》

‬孤守一隅,陷入絕境。

但在起義軍在臨清與清軍相持的時候,危機也迅速來臨。乾隆皇帝對此次戰敗實在是怒不可遏(臨清舊城失陷、運河堵塞,已經讓乾隆惱羞成怒,駐防八旗戰力如此之拉,又一次對乾隆的心情構成了暴擊),將惟一、格圖肯軍前處斬,以正軍紀,「臨陣退避,為國法所不宥,惟一雖系五福之子,格圖肯雖系宗室,而既經干犯軍紀,若復曲為寬貸,則此時進剿,何以勵眾,將來命討,何以用人?」


「武林人士」大戰官軍——盛世崩塌的序曲:清水教王倫起義 - 天天要聞

《欽定臨清剿捕逆匪紀略》

在起義爆發之初,乾隆皇帝以為起義軍不過是群烏合之眾,不足為患,當地的駐防八旗和綠營可以迅速控制事態,將王倫起義鎮壓,沒想到山東巡撫徐績這一幫人天天發「大本營戰報」,從勝利走向勝利,明日殺「賊」百餘名,後天又殺「賊」百餘名,但這事是越鬧越大,直到起義軍攻佔大運河中段重鎮臨清舊城,事態越來越向炸裂的方向發展。

九月初十左右,乾隆皇帝終於認清現實,「綠旗駐防等兵,既未足恃」,決定命舒赫德率領禁旅八旗火器營健銳營1000人南下鎮壓起義軍,九月十七日又派御前侍衛春寧帶吉林索倫兵50人由京師趕往山東趕赴舒赫德軍前效力。舒赫德九月初十到達德州後,就定下了三路圍剿的計劃:舒赫德率禁旅八旗健銳營、火器營和吉林索倫兵,由恩縣、夏津直逼臨清;山東巡撫徐績由東昌直逼臨清;直隸總督周元理率直隸清軍經故城、油坊前進。

而王倫也意識到臨清不可再攻久留,想要渡河西進前往直隸,但在直隸清軍的堵截下,流於失敗,王倫麾下驍將楊壘戰死,只能退往臨清舊城。


「武林人士」大戰官軍——盛世崩塌的序曲:清水教王倫起義 - 天天要聞

《欽定剿捕臨清逆匪紀略》

在義軍不能流動,困守一隅的時候,王倫起義失敗結局就已經註定了。九月二十二日,舒赫德健銳營、火器營、索倫兵以及青州八旗、各地綠營到齊對王倫的起義軍展開圍攻(清軍兵力大概為3000多人)。起義軍500~600人在臨清舊城東南布陣,被青州八旗、山東綠營兵1000多人以火器擊敗,退入城中,隨即與清軍各路兵馬展開巷戰

而舒赫德徹底斷絕起義軍通往直隸之路,又派禁旅八旗300人、吉林索倫兵30人前往塔灣圍剿這部分義軍,據舒赫德奏報,此地義軍約有1000~2000人,終因戰力差距過大抵抗失敗被打散。值得一提的是,起義軍戰力相比於精銳清軍仍然低下,舒赫德麾下的30名索倫兵追著1000多人的起義軍打,一路上還射死了100多人。但也由此可見,此前被義軍擊敗的綠營兵和德州駐防八旗兵戰力拉胯到了慘不忍睹的地步。


「武林人士」大戰官軍——盛世崩塌的序曲:清水教王倫起義 - 天天要聞

《欽定剿捕臨清逆匪紀略》

起義軍在臨清舊城陷入巷戰,逐屋與清軍爭奪,舒赫德也派乾清門侍衛伊琳、委署翼長保倫、侍衛音濟圖帶領滿漢官兵與義軍死戰,在激戰中王倫的弟弟、朴刀元帥楊五相繼戰死,王倫見大勢已去,在原河南巡撫汪灝的院落中舉火自焚,從其死前的做為來看,不得不說王倫真算是條硬漢。「……我隨勸王倫投降。王倫說:『我寧可燒死在樓上,斷不肯投降。』隨將堆積亂紙壞木令人放火,眾人不肯動手,王倫即自己放了火」。其他義軍首領孟燦、樊偉等均在被捕後身亡。


「武林人士」大戰官軍——盛世崩塌的序曲:清水教王倫起義 - 天天要聞

《軍機處檔案》

王倫起義雖然規模不大,但卻是清代統治危機的一個表現,其對清王朝的統治權威構成了嚴重的挑戰,說明各種社會矛盾走向尖銳,清朝統治開始無可挽回的走向衰弱。

引用文獻:《欽定剿捕臨清逆匪紀略》、《軍機處檔案》、《臨清寇略》、《守臨清日記》、《聖武記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何為土崩?何為瓦解?為何天下最大的禍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 - 天天要聞

何為土崩?何為瓦解?為何天下最大的禍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

——《資治通鑒》 這樣讀第22漢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徐樂上書曰:「臣聞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古今一也。」——《資治通鑒·漢紀八》土崩瓦解 ,這是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據說最早出自《鬼谷子·抵畔》: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
才女上聯招親:南北廣濟濟南北,6歲小童的下聯,讓她羞紅了臉 - 天天要聞

才女上聯招親:南北廣濟濟南北,6歲小童的下聯,讓她羞紅了臉

說到對聯,那可真是用途廣泛:春節有春聯;賀壽有壽聯;喝茶有茶聯。另外,婚嫁、喬遷、生子、開業,都有相應的對聯。而用對聯來定姻緣,也是古代的文化人樂此不疲的雅事。今天我們就講一段,對聯招親時發生的趣事。才女招親西安城內有兩條廣濟街,一條叫南廣濟街,一條叫北廣濟街。
華夏5000年,有名的戰將有哪些? - 天天要聞

華夏5000年,有名的戰將有哪些?

華夏五千年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在此期間,湧現出了許多有名的戰將,他們在戰爭中表現出色,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裡列舉一些比較著名的戰將:李廣:西漢著名將領,以騎射精湛著稱。曹操: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統一了北方。
春秋歷史 晉國(九)——晉襄公 - 天天要聞

春秋歷史 晉國(九)——晉襄公

公元前628年,雄才大略、「取威定霸」的一代英雄晉文公撒手人寰、壽終正寢,其子公子歡繼位,成為新一任的晉國國君,史稱晉襄公。
猶太預言家預測第三次世界大戰:上帝將親自復仇? - 天天要聞

猶太預言家預測第三次世界大戰:上帝將親自復仇?

猶太教教士埃利亞胡·金預測,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原因可能是上帝認為還有一些對非猶太人未清算的賬。那麼,這場戰爭將被視為救贖的開始,上帝將進行復仇,所有非猶太人以及那些給予猶太人痛苦的人都將受到懲罰。這個說法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和猜測,究竟上帝是來消滅猶太人還是幫助猶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