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在戰場不爭氣,英國「翻臉無情」,威脅驅逐10萬烏難民

2023年08月04日18:18:13 歷史 7864

文/一落山川

烏軍的反攻遭遇重挫,這使得俄烏衝突仍看不到盡頭,但西方國家對烏克蘭援助的熱情和耐心即將耗盡。

據環球時報消息,當地時間8月3日,部分英國保守黨成員向當局提議,當前在英國境內約20萬烏克蘭難民中的一半必須在2025年9月之前「被驅逐或遣返」,除非蘇納克政府採取行動為這些人提供長期安置計劃。

烏軍在戰場不爭氣,英國「翻臉無情」,威脅驅逐10萬烏難民 - 天天要聞

據悉,俄烏衝突開始幾周後,倫敦方面以「維護歐洲共同價值觀」和「發揮人道主義精神」為由啟動了兩項援助計劃,向逃離戰爭的烏克蘭難民發放為期三年的簽證,使他們能夠暫時居住在英國。此後,已有超過18萬烏克蘭人申請了這些簽證進入該國。然而,俄烏衝突遲遲沒有結束,英國國家統計局今年7月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即使回到祖國是安全的,仍有半數烏克蘭難民希望可以長期留在英國。

有關消息引發了英國公眾的強烈不滿。不難想像,除了少數具有特殊技能的高素質人才外,大多數背井離鄉的烏克蘭難民長期留在英國,只會擠壓當地人民的生活資源,蠶食英國公民的利益。在此背景下,一些英國議員敦促首相蘇納克採取行動,「澄清」相關計劃。英國高級議員鮑勃·西利表示,此事的透明度將有助於難民家庭,尤其是方便那些有孩子的家庭正確規劃他們的未來。

烏軍在戰場不爭氣,英國「翻臉無情」,威脅驅逐10萬烏難民 - 天天要聞

事實上,儘管他的「官話說得很漂亮」,但其言下之意旨在向這些難民提前發出預警——別想賴著不走,早點做好離開的打算。另據英國《每日電訊報》披露,如果這些難民不願意回到烏克蘭,倫敦當局計劃將他們「打包」送去非洲的盧安達。

我們知道,烏總統澤連斯基早就呼籲這些流亡在外的烏克蘭人回國參軍,如果英國在戰時背景下將這些難民驅趕回烏克蘭,他們的下場可想而知。此外,如果蘇納克政府把這些人裝船一股腦送到盧安達,本質上與殖民時期帝國主義國家「販賣奴隸」並無區別,是對人權的蔑視。

何況,這些煽動戰爭並送槍送炮來延長俄烏衝突的國家,有義務接受在戰爭中失去家園的人。至於英國,該國表面上是援烏最熱心的國家之一,但其接受的難民數量實際上卻是最少的。眼下,倫敦方面釋放出「驅逐難民」的消息,這與該國地緣政治問題上的「挺烏」立場形成鮮明對比,暴露了烏克蘭只是西方地緣政治棋子的事實。

烏軍在戰場不爭氣,英國「翻臉無情」,威脅驅逐10萬烏難民 - 天天要聞

話說,英國「翻臉無情」讓人想起最近東歐五國要求延長對烏國農產品出口禁令,這激怒了澤連斯基,他憤怒地批評此舉「不符合歐洲的共同價值觀」,烏波兩國還因此事衍生的口角爭端互召大使。不得不說,在現實利益面前,西方所謂的「共同價值觀」不過是空話,就連一直被西方輿論所津津樂道的「人道主義精神」也會被拋之腦後。在這種情形下,西方對烏支持還能持續多久呢?

另外不可忽視的是,由於國家貧弱,烏克蘭人口在戰前就已經迅速減少。如今,這個命運多舛的國家又失去了大量相對年輕、處於孕齡和受過教育的優質人口資源,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損失。即使戰爭結束,這也將嚴重影響該國未來的重建和經濟復甦,而衝突持續的時間越長,這種人口流失的情況就越嚴重,澤連斯基政府真的應該好好考慮烏克蘭的未來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張天蔚病逝,享年71歲 - 天天要聞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張天蔚病逝,享年71歲

7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員、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編委會主任、編審張天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6月29日21時19分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逝世,享年71周歲。張天蔚老師長期從事編輯出版工作,潛心編審、躬耕出版工作,把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他所熱愛的出版事業,為上海交通大學出...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 天天要聞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據外交部網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方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一段時間以來,菲律賓個別反華政客出於一己私利,在涉華問題上採取了一系列惡意言行,損害中國利益,破壞中菲關係。中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中方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 天天要聞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時,香港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香港特區政府高級官員、香港行政會議成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及社會各界代表出席儀式。 在活動現場,香港警察管樂團奏樂,護旗方隊用中式步操護送國旗和區旗入場。隨後,現場全體肅立,國旗...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 天天要聞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今晨8時許,伴隨著一大廣場國旗護衛隊鏗鏘有力的步伐和整齊劃一的動作,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人員肅立致敬。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辦的「頌歌獻給黨」系列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融合了莊嚴儀式、文藝匯演、文物見證與紅色體驗等多種形式,深情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