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初,他倆也曾如膠似漆,恩愛兩不疑。
後來為什麼他要把她的後半生毀了呢?
張大千說,「藝術為感情之流露,為人格的表現!」我卻覺得不盡然。
如果單看他和第四任太太徐雯波的愛情,確實是個才子佳人的傳奇故事,可是看看他前三任太太的結局,恐怕誰也沒有辦法說,這就是張大千的人格。
他的三任太太中,數第二任最慘。
01
張大千與黃凝素的相識相戀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是黃凝素因為喜愛書畫與張大千結識。
那時黃凝素15歲,正是情竇初開,天真浪漫的時候。
因為喜歡看畫展,黃凝素又一次在畫廊外面駐足的時候,被張大千看到了,他好奇地問姑娘,「你怎麼不進去看?」
孰料,黃凝素落落大方地說她沒錢。
於是張大千與畫廊老闆打了招呼,就讓黃凝素進去觀看,當她知道站在她面前幫她忙的男子正是畫家張大千的時候,驚喜交加。
之後她經常去看畫展,兩人越來越熟,感情越來越深,張大千便向黃凝素求婚。
因為兩人相差8歲,且張大千家裡已有妻子,黃凝素的父母自然反對,但黃凝素堅持認為,只要有張大千的寵愛,她就是幸福的。
於是兩人在1922年喜結連理。
另外一種說法是,黃凝素從小就被養在張大千家,張大千不喜歡原配曾慶蓉,卻與黃凝素感情越來越好,等她15歲時,便娶為第二房太太。
不管哪一種說法,可以確定的是,黃凝素長相俏麗,漂亮可人,曾被很多人稱為「晚輩眼中張大千最美麗的太太」。
娶了這麼一位美人,張大千自是喜愛非常。
他早期畫的侍女圖,其中很多是以黃凝素為素材的。
黃凝素不但有才識,還略懂書畫,兩人在一起如膠似漆,他畫畫,她研磨;他畫完,她欣賞,真正的夫唱婦隨,恩愛兩不疑。
據《張氏家譜》中說,黃凝素「善伺公意,甚得公歡。雖不善理家庭,而伺公書畫,俾公點墨不遺。」
雖然黃凝素不怎麼管家裡的事,但卻是張大千的心頭寶。
他外出採風也經常帶著她,還曾帶她去日本舉辦畫展,那些年裡,黃凝素確實過得幸福,孩子一個接一個地生。
有說她一共為張大千生了8個子女,也有另外的傳記里說她連生了10個、11個孩子。
足可見,張大千有多寵愛黃凝素了。
可是後來,隨著時光變遷,這份愛居然說沒就沒了。
02
那一年,張大千去韓國金剛山遊覽的時候,看上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小姑娘,兩人相見恨晚,張大千特意給她賜名「春紅」。
春紅會給他講七仙女的故事,天天陪伴服侍他,短短3個月時間,兩個人就難分難捨。
張大千很想帶她回國。
但是考慮到國內還有黃凝素,有點為難,於是他拍了一張自己和春紅的合影,附加一封信寄給黃凝素,問她的意見。
試問,哪個女人看見愛人和別的女人在一起拍照能好受?
況且,張大千還在信里寫了一首詩:
「依依惜別痴兒女,寫入圖中未見狂。
欲向天孫問消息,銀河可許小星藏?」
這就好像說,你是我最愛的銀河,但我發現了一枚小星也很可愛,我和她不舍分離,你是否允許我把她帶在身邊?
表面看,他還挺尊重黃凝素,實際上,這不是往黃凝素心口捅刀子嗎?
據一些書里的記載,黃凝素雖然回信同意了,但是語氣不情願,也有說黃凝素根本沒回信息的。
總之張大千思來想去,感覺春紅畢竟是異國女子,身份也低,最終沒帶回國,臨行前留給她一些畫,讓她去變賣。
黃凝素見張大千沒把人領回來鬆了口氣,但是他對她的感情已經日漸稀薄。
因為黃凝素生了那麼多孩子,又要撫養,自然沒有太多時間陪在張大千身邊,所以張大千很快又愛上了別人。
03
也許對他這個大畫家來說,沒有女人在身邊就是不行,或者沒有新鮮愛情的滋潤,他就創作得不起勁。
反正張大千的風流多情跟畫畫的熱情一樣旺盛。
1935年,張大千在北平舉辦畫展,遇見了一個唱京韻大鼓的女孩,該女孩叫楊婉君。
好像自古名人墨客都愛戲子、明星、表演者,張大千初見楊婉君便一見鍾情,他盛讚楊婉君:「楊小姐的大鼓唱得太好了,聽來感人肺腑,對我的繪畫有很大的啟示。」
楊婉君見到張大千渾身充滿了藝術大師的儒雅氣質,不禁也產生了愛慕之情。
兩人一見就似定了終身,以後頻繁接觸,越發愛戀對方,張大千似乎早已忘了十幾年前他傾心相待的黃凝素,也忘了難捨難分的春紅。
他立意要娶楊婉君為第三房太太,但是18歲的楊婉君,終歸比當年15歲的黃凝素更謹慎一些,她怕自己嫁到他們家受委屈。
張大千「坦誠」相告,說大夫人曾慶蓉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感情的,二太太黃凝素生了那麼多孩子,成天照顧孩子都忙不過來,肯定不會為難她的。
不知道黃凝素如果站在他們面前,會不會忍不住哭訴,為他養育那麼多兒女沒有換來愛護與珍惜,反而成了被拋棄的理由……
想必她有苦也只會往肚子里咽,因為張大千不知怎麼說服了她,竟讓她主動寫了份帖子給楊婉君,大意是,她沒時間照顧大千,妹子要是來了,她感恩都來不及。
楊婉君見張大千的二太太都這麼說了,自然沒有後顧之憂,歡天喜地嫁了比自己大18歲的張大千。
可悲的黃凝素從此之後被「打入了冷宮」,親眼見著自己的夫君與楊婉君天天出雙入對,出去各種應酬,到處旅遊。
從前屬於她的甜蜜,全都成了別的女人的。
不知道她還記不記得她死活要嫁給張大千時說的話,只要有張大千的寵愛,她就會幸福,可是沒有了寵愛,她自然什麼也沒有了。
她的幸福只維持了13年。
張大千對她的愛還沒有13年。
當然,楊婉君被愛的時間比她更短,也不過8年,張大千又愛上了第四房太太。
這些都是後話,彼時,黃凝素的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沒人在乎她的感受,偏偏她學過知識,不是大夫人那樣的封建女子,她不甘心被痛苦吞噬。
她開始沉迷於打麻將,然後認識了一個比她小很多的男人,那個男人很會討好女人,會聽她說話,會懂她的寂寞。
黃凝素就這樣紅杏出牆了。
重新感受到幸福的黃凝素堅決要離婚,但是張大千不願意。
對黃凝素的「不懂事」、「胡鬧」,他煩心得很,正好這時候他認識了14歲的徐雯波。
黃凝素應該冷笑了吧,她抓住他「誘騙」少女的罪過要求離婚。
她得償所願了,可是命運並沒有厚待她。
她第二次選擇的男人依然離她而去了。
黃凝素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此後何去何從都沒人知道。
從她執意要嫁給張大千那一刻起,就註定了悲劇,她不是徐雯波,成不了張大千最後一位太太,只能成為替他養兒育女的犧牲品。
把自己的全部幸福都押在一個風流多情的男人身上,註定會失敗。
不知張大千可曾有過,哪怕一刻的自責,他對不起3個女人,尤其是黃凝素。
他是國畫大師,500年才出一個的才子,卻不是一個好丈夫,好父親。
「藝術為感情之流露,為人格的表現!」
如果是真的,他的人格應該配不上他的藝術!
順手點個【贊】+【在看】+【分享】吧,您的認可是我繼續前行的動力!
*註:部分資料來源於張大千的多個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