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縱觀歷史,古羅馬的文明,是世界文明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西方文明其中一個重要的源頭,是古羅馬文明。
古羅馬興起於義大利半島,歷經了3個發展階段,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吸收和借鑒先前發展的各文明古國的經驗和教訓,完善其自身社會體系、政治制度,教育醫學等多個方面的內容。
古羅馬文明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借鑒,古羅馬文明在借鑒的過程中,亦不斷探索加創造、創建了屬於自己的民族族的獨特的文明。
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瘟疫是極為不可忽視的一個重大問題。
天然獨厚的優勢使然
古羅馬所處的位置優越,位於地中海汪岸,交通便利,氣候適宜,以此得天獨厚的條件,古羅馬海外貿易的發展繁榮,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生產力水平普遍的提高。
對外擴張的版圖擴大,商業貿易的活動得到了極大的促進,統治者不斷地緩和貴族與平民的矛盾,社會體系和法律制度在逐漸的完善。
同樣,社會治理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規模化。
隨著社會制度的完善,社會逐漸穩定,人們對物質方面的追求欲一定程度的降低,對精神方面的渴求增加。
藉此機會,教育、藝術、醫學、倫理道德、等學科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瘟疫對人類是一場極大的災難,瘟疫造成的後果是極為嚴重的,瘟疫會導致勞動力的銳減,以至於對經濟造成衝擊。
瘟疫對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會導致社會陷入混亂與恐,慌之中,瘟疫會促使軍隊士兵質量下降,從而對國防安全造成影響。
瘟疫對社會發展,每一方面都會造成一定的破壞,對於西方世界的瘟疫問題,黑死病第一時間浮現於我們的腦海中,人間煉獄莫過如此,同時,中世紀的黑死病反覆發生,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災難。
但在古羅馬時期,很少發生瘟疫,其背後有哪些原因使然呢?
古羅馬的基礎設施較為完善:
古羅馬水資源較為豐富,一方面是因為古羅馬傍水而建,台伯河流經古羅馬,另一方是因為古羅馬是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濕潤。
古羅馬的山丘還有許多溪流和山澗,古羅馬的水資源流動性非常的強,流動性強的水流,不易被污染,古羅馬人飲用的水是較為乾淨和衛生的。
水資源豐富,陽光適宜,植被的覆蓋率就會增加,植被對空氣有一定的凈化作用,有利於減輕環境污染的問題。
古羅馬環境是較為乾淨和衛生的,水資源過於豐富,易引發水災問題,古羅馬人很早便意識到了,所以建立穩定的供水系統,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程。
歷經數年的建設,古羅馬擁有了完整的供水系統,古羅馬的供水系統供水量可達到百萬立方米,幹線全長600多公里,全城各地得到了覆蓋。
古羅馬這一基礎設施的建設,有利於防患水災,利於居民用水便捷、乾淨衛生,在建設的過程中,為失業的民眾提供了就業的機會。
古羅馬人極為重視個人的衛生問題,因此他們發明了公共廁所,隨著公共廁所的出現,對環境的污染會減少,環境的美化程度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除此之外,古羅馬人的一個習慣,影響著另一種基礎設施的發展和完善。
古羅馬人比較愛洗澡,有的古羅馬隊抓住了這一商機,他們建設了一些浴場。
浴場的出現,能夠有效滿足古羅馬人的需求,隨著浴場的興起,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會設置許多的浴場。
隨漸地,浴場的形式得到了創新,設置冷、熱水沐浴,滿足每一個人不同的沐浴要求,在浴場中也逐漸出現了一些娛樂設施,例如商店,圖書館、藝術館、購物中心等等。
浴場不再是簡單沐浴的地方了,浴場里包羅萬象,滿足人們的需要。
古羅馬的基礎設施逐步地完善,有利於城市的穩定與發展,利於環境的乾淨衛生,能夠更好的防範瘟疫的發生。
古羅馬醫學教育發展繁榮
古羅馬的醫學發展,與古希臘和東方的醫學發展有著較為密切的關係,古希臘和東方的醫生,將自己先進的醫學知識帶到了古羅馬。
這些醫學知識在古羅馬得到了廣泛的傳播,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促進了古羅馬醫學教育的發展。
古羅馬醫學教育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私立醫學教育機構,這樣的方式主要針對於少數的學生,主要針對於家裡有條件,可以使學生去學習的。
另一種方式是官方建立的學校,這樣的方式適合於大多數的學生,官方建立的學校有政府資金的支持,營利性的目的性較弱,並且政府會進行選拔,選擇優秀的醫生作為老師去教授學生,教學的質量具有一定的保證。
古羅馬醫學教育要求學生,既要掌握理論知識,又要學習實際經驗、對學生醫學方面的要求較高,這樣有利於人才的培養,以及促進醫學教育的發展。
教師教學的方式多樣化,因材施教,教師不會墨守成規,以過去的古老方式教導學生,這樣的方式對學生的思維塑造有極積的作用。
隨著醫學教育的發展繁榮,古羅馬人對疾病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對瘟疫的防範亦有了更多的方法,因此古羅馬很少發生瘟疫。
古羅馬擁有較為完整的公共衛生體系
古羅馬的公共衛生體系,主要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預防。
因為古羅馬的基礎設施較為完善,有利於保持水資源的於凈衛生,古羅馬人很重視自己的衛生問題,經常性沐浴,古羅馬人將預防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之中,他們確實做到了預防疾病的發生。
另一方面是治療,古羅馬特別重視醫療的發展,隨著醫學教育發展的繁榮,醫學的相關理念深入人心,健康對於每一個人都很重要,沒有健康的身體,即使有很多的金錢亦是無用。
醫療方面的基礎設施逐漸的發展完善,對醫生具有一些特別的優待。
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給予醫生公民權,這一特權既有利於吸引醫療方面的人才,促進古羅馬醫療事業的發展,又有利於提高醫生的社會地位,鼓勵更多人學習醫學。
古羅馬所擁有的較為完整的公共衛生體系,有利於防範瘟疫的發生。
結語:
古羅馬很少發生瘟疫,主要有三個原因:古羅馬的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古羅馬醫學教育發展繁榮,和古羅馬擁有較為完整的公共衛生體系。
這三個原因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完整的公共衛生體系,是外在的條件,統治者對這一方面尤為重視,投入了人力、物力和財力。
這樣的建設,無疑是正確的決策,有利於環境的衛生乾淨,極大程度上阻止了瘟疫的發生,統治者對醫學教育發展的支持,有利於提高人們的醫學防範意識、增加對瘟疫的認識。
基於這三個原因,所以古羅馬的瘟疫很少發生。
參考文獻:
《羅馬人的故事》
《人的行為》
《自由憲章》